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心脏的结构”一节的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对“心脏”的观察,即我们演示心脏模型和学生分组解剖猪心来完成的。首先,在观察之前,我们要指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血管系统的枢纽。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心脏是怎样实现血液循环的?(或者:心脏的哪些结构特征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要求学生在对心脏的形态结构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时必须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找出答案。接着,指导学生分组解剖猪心。进行实验的时候,先观察外形,再实行解剖。告诉学生可以用手捏的办法区分心脏的前、后、左、右方位。并逐个剪开心房、…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实验大都采用猪心作为实验材料,但从市场采购的猪心,往往不够完整,特别是血管部分.尤其是肺静脉找不出四根,而心脏模型及挂图、课本彩图五等都标明有四根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即俗语所说一个心脏八个孔)。在我校同行及笔者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都曾多次遇到这个问题,有的学生也曾提出这个问题,教师仅从理论上解释一番.并未真正重视实物演示。在最近我区举办的演示实验教学比$中.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如何找到四根肺静脉)与全组新、老教师集体研究,一连解剖了8个猪心.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演示手段,终于取得了十…  相似文献   

3.
陈著成 《湖南教育》2003,(17):38-38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也是血液循环的起始和终止部分,对其结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着对血液循环的理解。教学中,我采用一看、二摸、三比、四做的四步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看。主要是看外形和结构。先把准备好的连有八条血管,并除去血管间的组织,让血管彼此分离开,其中一半已解剖好的新鲜的猪心,  相似文献   

4.
最近“观察与测量”这一节的教学,我花费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最后一道题是:“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我把它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课下去完成,以便在第二天上课时能省点儿力。  相似文献   

5.
“板书”过时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听了一节公开课,这位老师课前进行过精心设计,上课时“妙设”情景,课件上一幅幅图片美仑美奂,令人目不暇接,此时的教师俨然是一名导游,伴随着甜美流利的讲解,把学生和听课者瞬间从遥远的古代带回到了发达的现代,随着鼠标的点击,画面上出现了四个物品,教师让学生交流喜欢哪一个?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听了一节公开课,这位老师课前进行过精心设计,上课时“妙设”情景,课件上一幅幅图片美仑美奂,令人目不暇接,此时的教师俨然是一名导游,伴随着甜美流利的讲解,把学生和听课者瞬间从遥远的古代带回到了发达的现代,随着鼠标的点击,画面上出现了四个物品,教师让学生交流喜欢哪一个?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听了一节公开课.这位老师课前进行过精心设计,上课时“妙设”情景。课件上一幅幅图片美仑美奂.令人目不暇接,此时的教师俨然是一名导游.伴随着甜美流利的讲解,把学生和听课者瞬间从遥远的古代带回到了发达的现代,随着鼠标的点击.画面上出现了四个物品,教师让学生交流喜欢哪一个?而交流的同学都表示喜欢前两个物品.教师耐心地启发着学生,用期待的目光巡视着全体学生.终于有位学生读懂了老师的眼神,站起来回答喜欢另外两个……教师非常满意地点击出“正确”答案,并有条不紊地在黑板上张贴着事先准备好的纸条。  相似文献   

8.
美中不足     
《我们的身体》这节课结构合理,有许多可取之处。美中不足的是,第一部分教学欠佳。为此,特提几点意见,以供商榷: 1.导语要注意导向。从复习前课导入,这种方法很好,但只让学生说出“一个物体有几部分”还不够。我们复习的目的应该是借用前课学习的方法将人体分为四部分,因此,需要再追问一句:“几种方法?”让学生把“按能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程序设计及意图《水的浮力》一课,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操作、观察、讨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知道什么叫做水的浮力,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以及浮沉规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引出研究问题,以及对研究问题进行大胆推测、设计验证的方法是本课所要重点解决的。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1.设置悬念,以玩激趣。(1)上课时,首先我对两个经常看到的现象设置了疑问:树叶落到河里,为什么总飘浮在河面上?几个小朋友玩耍皮球,不小心把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聪明的…  相似文献   

10.
一、注重实践。让学生多动手 教学《各种各样的茎》这一课时,我们特别注意让学生边探索边实践。上课时,老师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什么是植物的茎,并说一说茎的一些外形特征。通.过学生自行探究,知道了“树干、树枝、秸杆”都是植物的茎。接着,教师把学生带到课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于上学期听了两位新教师的课。一位新教师了解到这个班的纪律较差,于是刚上课就宣布:“在这节课结束前,我们要评一个红花少年组,下面老师就看哪个组的同学最遵守纪律。”此话很见成效,大多数学生在上课时都有良好表现。下课前,我正猜测这位老师如何开展评比,谁知他却说:“这节课大家表现都不差,红花小组我们就不评了。”到了“以后”,学生对他的话也就不再理睬了。另一位新教师上课时,提问必喊几个尖子回答,于是,举手者寥寥。他大概也发觉这样不妥,就在课堂上反复动员:"大家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说错了也不要紧。"小学…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一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提出几个问题,以便上课时听课更有目的性.学生在课前自学司南版《物理1》(必修)中“学习运动、空间和时间”这一节内容时,有几个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提出了参照物和参考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的问题.笔者还是按照习惯,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对课本上参考系的定义不能理解.  相似文献   

13.
1 无准备的实验课  小学实验课 ,说起来简单 ,看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难就难在课前准备 ,一节实验课的效果好坏 ,准备至关重要 ,要打有准备的“仗”。古人云 :“有备无患” ,如果课前准备充分 ,课上必然会打胜“仗” ,做起实验来 ,就无任何故障和隐患。就是一包火柴、一根小棒、一节导线…… ,都要在课前准备齐全 ,并还要做课前实验 ,把隐患和故障消除在课前。如九册第十课《测量太阳的高度》 ,所要的实验制作材料 (量角器、细铁丝、小块泡沫 )特别简单 ,易找易做易成功。假如说 ,课前教师不先找、先制作、先实验 ,上课时去找 ,时间不允…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学习,取得较好效果。首先,让每个学生课前自制两个完全一样的纸板三角形,上课时按教材图例师生共同演示,有的学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数学教师,教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后,上了一堂颇具特色的复习课。课前,他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小刀,并用纸制作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每人所制作的正方形边长各异。上课时,在复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周长的计算后,他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你们能把手中的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这当  相似文献   

16.
<正>怎样的课堂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数学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四个要点,在此与各位同仁探讨.一、目标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凡是效率问题都要与目标挂钩,离开目标也无所谓效率.教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一节课并不是热热闹闹就行了,而是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让学生有收获,包括知识的、能力的,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目标服务的,  相似文献   

17.
看了《江苏教育》2005年第3期有关我校的调查报告,倍受鼓舞。本人工作十多年来,一直参与“四了”的教学改革活动,现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一、准备“赛跑”——珍惜时间用每天一节40分钟的数学课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讲了、练了、评了、收了),不把任何作业带到课外,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在课前做的事绝不在课上做:发下课堂作业本;检查教具;写好小黑板,并按上课时出示的前后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日子,有幸听了两堂“漫话探险”的语文活动课,一堂教师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分小组合作准备,上课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操作,分小组竞赛,学生气氛非常活跃,而且设计精美,环环相扣,精彩迭出。另一堂课则是教师自己辛辛苦苦做好了丰富精彩的课件,上课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两堂课,方法和设计大相径庭,令人反思不断。我也试着采用第一种方式上了一堂文体知识复习课,我一反平时老师边讲边练的方式,变“灌输式”为“活动式”。我把各种文体知识交叉融合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我把教学设计成了四个有趣的竞赛环节: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英语教师好比一个导演,而英语教师的备课本好比导演的剧本,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作为老师,不能只按以前的教学模式站在讲台上作枯燥无味的说教,而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感受语言知识的规律。一、课前互动师生互动首先是课前互动,让学生参与备课,乐趣多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要精心设计学生将承担的准备任务,比如,在教学肯定句变疑问句和否定句一节时,在课前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两套卡片,分别写上“She is a girl.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这两个句子的单词,…  相似文献   

20.
“圆的认识”这节课,华应龙、张齐华和朱乐平等著名特级教师都上过,教学刊物上关于这节课的文章更是不可胜数。在一次市级研讨活动中,笔者确定要上这节课,面对各种“设计”,彷徨迷离。我们的数学教育怎样才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这节课该如何定位?是模仿,还是另辟蹊径?2011年版课标最大的变化是变“双基”为“四基”,变“两能”为“四能”。这节课能否从“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人手来设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