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挫折和逆境。有的人身处逆境倍加努力.并在与逆境的抗争中锻炼了才能,发展了智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人碰到挫折便悲观失望.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由于精神紧张而导致心理障碍。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他们在生理上日趋成熟,心理上却比较幼稚,又大多为独生子女。大多在非常顺利和备受宠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所以抗挫能力普遍较低.在突然的打击和挫折面前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这将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应对挫折、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挫折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遭遇挫折,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首先要认识到挫折对我们人生的作用,其次要学会怎样接受挫折,最后要在接受挫折的同时,学会怎样面对挫折。只有当我们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处理好人生中的逆境时,才是真正的成长,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相似文献   

3.
朱淑益 《考试周刊》2013,(56):190-190
<正>挫折商(Adversity Quotient)通常指人们面对逆境或挫折时,掌握面对挫折、转化逆境的能力,一般称为逆境商或挫折商,也简称AQ。它是衡量人在面对逆境和挫折时控制情绪的能力。高挫折商的人面对逆境时,不会退缩,始终保持高昂向上的士气,把逆境当做激励前进的推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现代幼儿家庭生活水平一般较高,孩子的成长环境较优越,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大发脾气。如何提高孩子面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解决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管轶钟 《甘肃教育》2023,(16):53-57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赏识教育,也需要挫折教育。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动力。挫折教育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增强其抗挫折能力。施教者应以关爱为出发点,把握好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度”,让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行,使幼儿既能在取得成绩时认清自己,也能在身处逆境时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社会的激烈竞争,给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社会发展和变革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许多挫折。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实施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的抗挫折的能力,使之以良好的心态和过硬的本领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社会的激烈竞争,给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社会发展和变革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许多挫折。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实施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的抗挫折的能力,使之以良好的心态和过硬的本领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胡元 《时代教育》2014,(11):125
俄罗斯莫斯科263中学一高年级学生劫持人质事件震惊世人,联想到中国学生独生子女多,从小习惯应试教育,家庭溺爱等问题,提出加强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应对能力,学校要加强课堂教育和实践训练,建立专门的困难挫折教育课程,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学生的困难挫折教育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要配合,家长应有意地创造机会,适度地给孩子一些挫折和困难,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生活,在挫折中成长。  相似文献   

8.
一、挫折的两面性与挫折承受力 (一)挫折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中学生若对挫折处理得法,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意义。首先,挫折能激发学生的行为力量。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身处逆境但却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夙愿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就是挫折这种内驱力驱动的结果。其次,挫折能增强学生的承受力。学生历经的艰辛、遭遇的挫折比较多,挫折经验就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顺境可以给人以愉悦,而逆境的教育同样可以锻炼人的心理,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当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把目光锁定在挫折教育对学校学生培养上,他们认为,挫折教育应用得当,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比“关怀式”的教育更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为了让学生能有一个完美的人格、健康的身心,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否则,将来我们的学生就会在艰苦、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在困难和挫折的风浪面前难以应付。一、正确认识挫折  相似文献   

11.
论高职生逆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剧烈的当今社会,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逆商的高低。逆商全称逆境商数,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亦可理解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高职生是未来社会骨干力量,增强高职生的逆商,意义重大。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及其逆商的现状,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端正面对挫折的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加强学生人格锻炼等以提高高职生的逆商。  相似文献   

12.
就人才成长境遇而言,顺境固然求之不得;逆境也未必就是坏事。道理虽浅显易见,但对于80后的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因家庭背景、文化起点、性格爱好等差异,加之耐挫折教育的滞后与缺失,导致学生因荣誉、利益及情感等挫折而退学、自杀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孙晓燕 《考试周刊》2014,(60):161-161
逆境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每个人都在不断认识逆境,在战胜逆境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如何面对客观存在的逆境,帮助未来的一代"独生子女群"逐步具备逆境中成长的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从逆境中获取前进的力量和勇气,完善人格,本文对此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应“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挫折和逆境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挑战,是成长的重要机会。七年级学生自小升初后,随着环境变化和学习难度的加大,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当面临的挫折超出其目前所能应对的范围时,学生容易焦虑、沮丧、痛苦,甚至灰心丧意,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多数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面对挫折和逆境多数表现出束手无策。为分析其遭遇挫折逆境的整体情况笔者随机对北京市通州区台湖中学、运河中学和第三职业学校的152名学生进行了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的学生认为自己曾经多次“遭受挫折、陷入逆境”。因此,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中学生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一、关于抗挫折教育的理论挫折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百年来,心理学者对挫折心理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多数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面对挫折和逆境多数表现出束手无策。为分析其遭遇挫折逆境的整体情况,笔者随机对北京市通州区台湖中学、运河中学和第三职业学校的152名学生进行了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的学生认为自己曾经多次“遭受挫折、陷入逆境”。  相似文献   

17.
《文山学院学报》2014,(6):61-63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体育教学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挫折教育和中学体育教学的特征进行了诠释和分析,然后对中学体育课实施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最后论述了中学生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会被挫折轻易地打倒,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缺乏应对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研究挫折教育,探讨耐挫力形成的条件,分析认识挫折后的种种适应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一、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入手,在教育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挑战1.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冷静对待挫折,对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遭遇挫折并不是命运的“不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人都会遇到挫折,所以一定要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这样,当他们真正遇到挫折时,就不会不知所措。同时,正视挫折还应懂得辩证地分析困境,在比较中认识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所以,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要做生活的强者,必须接受各种挫折的挑战。2.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办法。仅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比如,在许多情...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挫折情境难以避免,为了人一生的成长,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挫折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人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段历程。如何看待挫折、如何承受挫折、如何战胜挫折、如何抵御挫折,正是人们常说的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当今高速发展、高度竞争的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要做到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来说都不是件易事,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