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浅谈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防范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防范心理教育既是当前社会生活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造成青少年学生普遍缺乏防范意识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的“短视症”和家庭教育的“弱视症”。当务之急是采取有力措施开展防范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3.
潘琼 《现代教学》2014,(12):7-7
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会思慧玩成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我们初步架构了会思慧玩的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开展"慧教学",引导学生们大胆地思考、智慧地活动,着力打造会思慧玩的童心课堂。一、"慧教学"让学生充满智慧教师"慧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慧学",教师作为"慧教者"应该教会学生的是一种学习智慧。以语文课为例,语文课课前预习是学生们必做的功课,教师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每一个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在学习新知识中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充当了孩子的主宰、保姆、看守或旁观者角色,而现代家庭教育要求父母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型家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省一所民办中学高一学生的元认知策略的问卷调查,了解高一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现状。其目的是调查高中阶段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中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具体使用情况,讨论元认知学习策略的使用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最后,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校外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提高校外教育管理和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校外教育应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来确定教育内容、方式;再次,承担校外教育任务的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要与学校保持经常联系,做到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7.
8.
9.
高一年的学习总是让学生觉得与初中是个莫大的跨越。是的,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再加上知识的较大的拓展,怎不让学生们又是欢喜又是忧?这时如果没有进行强有效的兴趣的培养,学生的新鲜感很快就会变成畏难情绪,学习活动成了苦差使。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教师却高谈阔论学习效率,那只不过是些一厢情愿的空话。难怪有些教师在辛苦了一阵子之后,回头想想却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因为收效甚微,又不去查根究底),只会扼腕叹息道:哎,如今的学生可真不好教。  相似文献   

10.
11.
开教研会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开“学研会”,很多人似乎不曾思考过,也不曾实践过。没有学生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没有学生对于学习的钻研与感悟,教师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因此,提高教学的水平,就应该加强学研,组织“学研会”。  相似文献   

12.
张永华 《上海教育》2009,(18):58-58
“南京行”社会考察实践活动是建平中学高一学生必修课。这一活动至今已进行了15年。有效的教育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我们必须“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游泳”。“南京行”社会考察实践活动正是这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一、“小”人物也有创造力——打破旧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这 已成为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又常常被忽 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创造力的认识上,“创 造力神秘论”的观点还没有被彻底打破。一提起创造 力,许多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到爱因斯坦、爱迪生、 牛顿等一些大科学家和大发明家,认为创造力是少数 专家学者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对常人来说似乎是可望 而不可及。其二是一些人虽然对这一问题有清楚的认 识,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迫于升学的压力,只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忍痛割爱了。仅把传授…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一物理第一学期半期考时,由学生自己出考卷考自己。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命题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做法.并说明其效果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刘霞 《中学教育》2003,(9):9-11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 ,三者缺一不可……。”(李岚清副总理语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学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体制等方面 ,不断创新 ,不断升华。十年来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特点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与时俱进 ,常抓常新。因而成效显著。我们的具体做法概括起来是以下五点 :一是有一套完整的教材 ,与实际相结合的家教教材 ,我们编写了从中预到高三共七个年级的家教系列教案 ,向学生家长分期讲授 ;二是确立家教…  相似文献   

16.
“潜在课”亦称“隐蔽课”,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 1968年率先提出。“潜在课”通常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 ,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 ,它对教学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促进或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它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 ,包括物质情境 (如学校建筑、设备 )、文化情境 (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 )、人际情境 (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等 )以及社会、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简言之 ,“潜在课”是学生在正规课程以外从社会、学校、家庭中受到的一切影…  相似文献   

17.
梁燕 《生物学教学》2005,30(5):27-28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教师必须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对学生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那么,在生物学教学中应怎样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19.
20.
活动是实施素盾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以其参与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为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健康的心理、职业意识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