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博士后高于博士,譬如某电视剧里的对话: “你正在读硕士吗?”“嗯。”“你应该读完硕士再读博士, 读完博士再读博士后。”“嗯,我是这么打算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学位中最高的就是博士,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而  相似文献   

2.
我是电大的     
大仙 《教书育人》2009,(8):80-80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我们经常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读书交友,我说我是“电大”的,有人说他是“函大”的,还有人说他是“业大”的,也有爱读书的女青年说她是“社大”的,个别人说他是“工大”的——工农兵大学生。不像现在,本科生连香带臭满大街,还有双学士、硕士、双硕士、博士、博士后。  相似文献   

3.
1978年以来,我共招收培养了3届8名博士生、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3届15名硕士生。这些硕士、博士与博士后,都是高质量的。早在1984年,李政道教授称赞说:“侯伯宇教授培养了水平很高的学生。”4名首届硕士生中有3名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其中两名结业回国后被破格晋升为教授。85级9名毕业硕士研究生,有4名考取了博士研究生,被分配工作的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已毕业的两届5名博士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们都在难度高、更新快、竞争激烈的现代理论物理的前沿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在国内外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受到了包括扬振宁、李政道、R·Jacklw、B·Green等国际著名物理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日我们04级教育硕士研究生聆听了两堂别开生面的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育副厅长上的一课,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博士后”。他说博士后是博士更高一级的观念是错误的, 因为一般人以为博士后是博士以上的一个学位,其实博士后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博士在毕业的时候由于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就在博士站申请逗留研究一年,这样就成了博士后,而不是多读一年就学位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国家与国外一些国家一样,学位只有三个等级: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在教育界,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那么,我在这个报告会上就听到了不同观点的声音,副厅长说:“如果老师的那一桶水永远不换,那它就是一桶会逐渐变臭的水!教师应该像自来水一样灵活、清澈、干净,源源不断。”听着厅长那带有冲击力一样的话,使我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肤浅与无知。教师的教学素质既重要又必要。如何提高教育素质,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以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十分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今,硕士研究生当中学老师已经不算稀奇,但如果博士生毕业后能到中学当任课老师,在北京乃至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在人大附中,不仅有今年刚毕业的一名博士后来任教,而且还有9名博士担任着不同科目的任课教师。在人大附中多数学生都被博士老师亲自教过。人大附中的第一位博士教师是1999年引进的,这位叫彭晓的女工学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昨天记者在人大附中初中楼亲眼目睹了她为初一(8)班上数学课的情景,全班50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今年刚从北大毕业的化学博士陈瑞芝不但要教化学课,还担任高一一个班的班主任。另外还有几位物理博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师资队伍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是老教师的批量退休;二是新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硕士、博士开始进入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如十一学校有博士44名,硕士120名;北京四中有博士18名,博士后2名,硕士101余名.密云二中现有专任教师175名,其中硕士毕业教师已达到38人,占全校专任教师的21.7%.可见,硕士、博士进入基础教育领域正逐渐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7.
我是电大的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我们经常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读书交友,我说我是"电大"的,有人说他是"函大"的,还有人说他是"业大"的,也有爱读书的女青年说她是"社大"的,个别人说他是"工大"的——工农兵大学生。不像现在,本科生连香带臭满大街,还有双学士、硕士、双硕士、博士、博士后。  相似文献   

8.
我的外婆     
<正>外婆姓邓,名雪菊,生于1957年。她身材娇小,却有一张“明星脸”。外婆说,她年轻的时候可是村花呢。每次听她这么说,我总会捧腹大笑,说她吹牛。外婆虽然没有文化,但她的本事却不小。妈妈曾说,外婆十三四岁就给村里的副业队做饭,那时是按工分算报酬的,做的事情越多,工分就越高。  相似文献   

9.
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期间的三位导师,用他们的言行阐释了为师之道。乌丙安先生对我的影响是“美”,他的神情和妙语让我记忆犹新;黄淑娉先生带给我的是“真”,她的严谨和自律令我刻骨铭心;沙莲香先生带给我的是“善”,她的责任和使命让我懂得学者的社会担当。通过现身说法,呈现了导师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也在研究生教育的期待中揭示了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与使命。  相似文献   

10.
自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先后向大专院校输送学子3.58万名,其中有500名获博士、博士后学位,有近干名硕士及几千名研究生,一直声播遐迩,名震一方。因此,会宁被誉称“状元故里”、“博士之乡”。在高科技人才荟萃的北京中关村,就有200多名会宁学子,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研一的我和《中国研究生》偶然相遇,随后陆续向《中国研究生》投稿,并作为通讯员、联络员开展活动,至今已近五年。五年,《中国研究生》陪着我从硕士读到博士,完成了从学生向"准教师"(师资博士后)的蜕变。五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转眼一瞬,我却见证了《中国研究生》的发展与转型,并陪伴她一起走过了五年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2.
刘老师     
刘老师是村小学的语文教师,七十多岁了,是一个不服老不服输的“倔老头”。听大人们说,刘老师是50年代的初中毕业生,那时初中生已经是“高级知识分子”了。毕业后,乡里想要他,可是村里的小学校缺老师,村小里聚集着附近七八个村子的小孩子,在老支书的劝导下,刘老师毅然回到了村小  相似文献   

13.
我妈妈爱唠叨,经常提起以前的往事。我向她采访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事情,她说,我就说一件事。那天,外婆带妈妈去看电影,摸着黑从家赶到村上。在村里的院坝里,两根竹  相似文献   

14.
郑文岭博士是在我的再三邀请下答应见我的,我想采访他是因为他从美国回国之后与妻子共同研究发明了中国第一枚基因芯片。跟不事张扬、不善言谈的郑博士谈了没几分钟,他就告诉我应该采访马教授,我有些疑惑地问马教授是谁?他憨厚地笑了笑:是我太太。商业阴谋令马文丽险遭不测1964年出生的马文丽有着足以令六十年代出生的女性惊羡的成绩:广州华侨大学医学肿瘤专业硕士、协和医科大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曾获扬振宁博士后奖励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百名杰出青年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郑文岭博士是在我的再三邀请下答 应见我的,我想采访他是因为他从美国 回国之后与妻子共同研究发明了中国第 一枚基因芯片。跟不事张扬、不善言谈 的郑博士谈了没几分钟,他就告诉我应 该采访马教授,我有些疑惑地问马教授 是谁?他憨厚地笑了笑:是我太太。 商业阴谋令马文丽险遭不测 1964年出生的马文丽有着足以令六 十年代出生的女性惊羡的成绩:广州华 侨大学医学肿瘤专业硕士、协和医科大 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曾获扬振宁 博士后奖励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中国百名杰出青年科学家奖。1994年在 获得优秀博士奖学金之后赴美国国家卫  相似文献   

16.
采访集宁市工业中学姚素兰老师是在连绵阴雨中的一个难得的晴朗的上午。姚老师坐在我的面前,开口就说:“下乡的时候,我是村里‘铁姑娘队’的队长。那时候我干起活来,比当地那些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还能干”的时候,我一点都没有怀疑。因为我早就从人们的反映和她说话时满眼光亮中读到了她的真诚。1999年,姚老师担任了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从红海子村转来一名新生———坐在轮椅里的小姑娘阎明凤。姚老师乍见她,心里咯噔一下,这有多麻烦。这样的孩子以后上下学、上厕所可怎么办呀?校长看出了她的犹豫,跟她做…  相似文献   

17.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有人这样一排列,就得出了“博士后”是最高学位的错误结论。 其实所谓的“博士后”,是我国教育制度中的一项内容,分“院所博士后”和“企业博士后”。我国博士后管理工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无悔真爱     
我与妻结婚9年,妻一直叫我“老头”,对此我从不厌烦,其实我们并不老,只因为妻说:“老,则老师,给人予智慧的启蒙者;头,即是起带头作用的人。老头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别人带来知识而受尊敬的人。”她因为我是教师而这样称呼我。倘若有人问我:“你们的婚姻在幸福的词典里如何称  相似文献   

19.
  蓉等 《广西教育》2014,(8):28-29
“如果当时没有老师的专业指导,可能我的大学梦就要断送了!”2014年即将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林莲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班上倒数,到后来考上大学,老师们给了我许多专业的指导,这对于我而言是一辈子的财富!”林莲清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特长生,直到高中才开始学音乐。她说,如果没有容县中学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不是学校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自己,她很难想象自己能考上心仪的大学,更难有机会成为一名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大学教师的职称主要分三级:助教授(相当于我国的讲师)、副教授、正教授(直译为“全教授”,通称教授)。一般任职5年后可申请晋升。由学校甚至院系自己作主,上级不定比例,也不限名额。大体说来,掌握还是相当严格的。我的女儿做“博士后”,她的导师是一位年近40岁的细胞生物学家。他先在美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做了两年“博士后”,又到德国跟一位世界著名学者做了两年“博士后”,回美国后在亚拉巴马大学已经任教3年,还只是助教授。他有“自己的”试验室,每年都能申请到一定的“赞助经费”,既可以带硕士生、博士生,又可以带博士后。他的名片上只是印着“博士助教授”的头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