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法治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公民意识作为一个多元的结构性要包括独立的主体意识、积极的护法意识、正确的权利主张意识、自觉的义务履行意识、公平合理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的国家主权意识等多方面内容。由法律知识传授深入到法律价值重陶、变单纯的守法教育为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塑造新一代国民,对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转型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公民社会的内涵、特征、存在的必要性等方面阐述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公民意识教育能为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意识层的基础和能力层的保障、公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公民社会的奠基性教育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表现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公民意识既是公民个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础和公民社会建设的客观诉求。  相似文献   

4.
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加强法治意识教育、培育法治精神。一方面,公民意识的核心要素就是协调权利与责任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这也是对现阶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是构成法治社会的要件。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公民意识的重要作用。为此,就要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的自我认知,包括平等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公共意识、法律意识、监督意识等内容。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执政的基本方略,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公民意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法治、推进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等方式,提高全社会的公民意识,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乔治 《考试周刊》2011,(89):237-238
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理念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民意识的缺失和不足成为制约法治化建设的因素之一。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是法治国家制度的人文基础。体现为宪政意识、主人翁意识,核心体现为纳税人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应当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加强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法治建设呼唤公民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意识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内在动力及社会化基础,公民意识的缺失制约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必须在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健全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9.
法治国家的全面进步,法治社会的整体发展,良好、完备的制度建设是必要的基础措施,然而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意识却是不可忽略的推助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现阶段的公民意识仍处于启蒙阶段,这对法治进程产生了不小的阻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公民意识以及其对法治的诸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法治精神的合理内核努力塑造、推动公民意识的提高和成熟。  相似文献   

10.
公共生活领域的逐渐扩大、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民主政治进程的纵深推进,使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有关公民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沿着不同的学术路径进入了研究视野.然而,当前有关"公民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依然仁智互见,这必然从源头上干扰着中国特色公民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公民、公民素质、公民素质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应用,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由于一些网民公民意识的缺失,导致其公民素质差、网络行为失范,影响着网络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工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分析网络公民的主要特征和网民的公民意识缺失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网民的公民意识和素质培养,就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一个重要内容,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需要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一个普遍民众都具有较强公民意识的现代社会。文章在对公民和公民意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民众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以农民工和城郊失地农民为主体的城市新市民数量增长迅速,需要采取系统的现代市民教育措施,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技能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使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4.
公民意识教育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其教育的基础性、迫切性、重要性、可行性,使公民意识教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在具体工作中,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民的本质精神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本质精神体现在公民实存的历史和发展中,古代社会确立了公民的基本内涵,近代社会发展了内涵丰富的公民精神。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是传统道德教育实行转向并回应现代公民精神缺失的一种建构性策略,公民道德教育所要建构的就是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相契合的体系。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公民为对象,以培养“德性公民”为目的,以实现公民精神为宗旨的社会系统工程和终身教育体系。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不仅要以公民的本质精神作为着眼点,而且要针对公民本质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实存状况,确定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有效途径,并将建构的关键点放在提出实践措施上。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现状、影响因素,并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试论公民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和公民社会本是西方文明的产物,由于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公民社会还未真正形成,这使得国人的公民意识一直很缺乏。市场经济的运行带来了公民社会的形成,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也是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公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时代呼唤着公民意识,培养公民意识有两个着力点:一是提高公民个体的素质,一是建设公正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剖析公民教育的概念及其性质,分析公民教育的基本途径及效果;通过剖析新媒体的内涵及其特点,认为新媒体契合了公民教育的性质以及任务,在公民教育中可以大有作为。同时,作为新兴事物的新媒体,其发展还未成熟,其管理还不健全,其行为还有待规范。在新媒体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日益显现活力、凸现影响的当代,既要利用它们的优势进行公民教育,又要防范它们可能给公民教育带来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公共道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民意识强调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的统一以及理性精神,这对于加强公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明晰公民意识的内涵,以便在公德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全体公民的积极性,发挥全社会的力量,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公民教育思想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个重要论述,贯穿了他构建理想国的整个过程。理想国是他对日趋衰败的希腊城邦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而在构建理想国时表露出来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强大的理论魅力对我们今天的公民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