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不应被排除在有效式之外。真正的无效式是指不可能推出正确结论或不符合人的思维习惯的推理形式。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种假言推理各有四种有效式和四种无效式。三种假言推理的规则都应作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使之完整而严密。  相似文献   

2.
目前,逻辑学界在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推理形式上,仍然是说法不一,这不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实际上,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有四种推理形式,即肯定后件的形式、否定前件的形式、肯定前件的形式、否定后件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高校形式逻辑教科书中,推理规则是不够严密的,有的甚至是不正确的。本文就假言推理规则和选言推理规则谈些肤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仁。一、假言推理规则在有些高校逻辑课本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以下两条规则:l、a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b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2、。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我认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第一条规则,a,b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充分条件的逻辑特征是前件真,后件必然真;后件假,前件必然假。但第2条规则却是不严密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不防用真值表的方法来检验,用1表示真,…  相似文献   

4.
在逻辑学中,二难推理其实是假言选言推理,是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一个包含两个肢的选育命题构成前提的必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思考解决问题、辩论问题时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了人们解诀一个问题时左也不好,右也不理想,进退两难的状况。反映辩论问题时,辩论的一方提出两个二者必居其一的假言前提,对方不论肯定或否定假言命题的前件和后件,结果都对自己不利,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窘境。二难推理之所以叫“二难”正是这个缘故。《诗经·豳风》中有个比喻:“狼跋其胡,载踬其尾”。意即“老狼往前则踩住自己领下的悬…  相似文献   

5.
法律逻辑学教科书在理论上的表述上存在以下缺陷;没有阐述外延这个概念的贯通作用;没有指出A、E、I、O四种直言判断与八个概念的联系;对当关系的陈述太繁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后件真假组合关系中,前件假后件假的情况下,p→q却是真的,其理由在教科书中没有阐述;也没有指出假言判断三种形式的区别和联系;假言推理的正确式、错误式,没有作整体性叙述;没有说明肯定、否定概念的逻辑学含义;没有阐述正确三段论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没有阐述三段论的七个规则与三段论格规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逻辑学界普遍认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与后件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而实质蕴涵则把前件与后件仅仅看作一种真假关系,因此在蕴涵真 表中表示为真的却未必就是一个真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7.
自然推理系统中假设前提销去规则是指在引入假设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过程中,运用蕴涵引入规则构造一个蕴涵式,从而销去假设前提。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前后件之间的关系,只要构造的蕴涵式的前后件都为真,或者前后件都为假,或者前件为假且后件为真,那么这个蕴涵式的逻辑值就是真的,这样就可以销去假设前提了。  相似文献   

8.
回溯推理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逻辑方法,但是逻辑学界对回溯推理的认识并不一致,传统观点认为,回溯推理的逻辑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笔者认为,传统的认识有许多缺陷,应当对其进行改造,回溯推理是一种模态推理,并且给出了回溯推理的模态形式。该逻辑表达式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推理前提在形式上保真;二是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  相似文献   

9.
(一)对于演绎推理,一般逻辑读物都规定: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认前件不能否认后件,承认后件不能承认前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承认前件不能承认后件,否认后件不能否认前条;相容选言推理,承认一部分选言肢不能承认或否认另一部分选言肢;三段论,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就不能得结论。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推理形式就是错误的,亦即是按照这种推理形式进行推理,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也不必然是真的。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规定实际上只适用于结论是实然判断的演绎推理。倘若结论不是实然判断而为或然判断(即可能判断),那么,上述所有那些违反规则的所谓错误的演绎推理形式就都成为正确的演绎推理形式了。试看下述的一些推理:  相似文献   

10.
统计假说不同于全称假说,从检验过程所经历的步骤来看,它需要进行合理的抽样和一些专门的计算方法,从检验过程所贯穿的推理形式来说,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都要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知识短文《演绎推理》中的“假言推理”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在这部分中,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还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尽管都有其正确的推理形式,但学生由于不易记清这些形式的前件与后件的种种关系,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因而仍然不易掌握。特别是对于一个错误的假言推理,不能马上判断出其是否错误;对于一个正确的假言推理,也不能一眼看出它属于正确。这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的逻辑教材及逻辑知识读本中,关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定义及有效推理形式的阐述,笔者认为多有疏漏甚至错误之处。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商榷意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关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定义 学习和研究假言联言推理,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假言联言推理。因为,有关假言联言推理的其他一切问题,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迄今为止,关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定义的表述,较为流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一个联言判断和另一些在数目上与联言判断的联言肢相等的假言判题为前提,并通过联言判断肯定或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推理。(《逻辑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28页)  相似文献   

13.
二难推理是假言选言推理中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特殊的辩论工具.传统逻辑学认为二难推理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肢数与假言判断个数相等的相容选言判断作前提推出一个简单判断或选言判断的推理形式.然而,二难推理的假言前提不仅有充分条件,而且有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选言前提有相容的,也有不相容的.二难推理共有28种有效推理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证了逻辑学界较为流行的“二难推理”的分类方法——以结论判断的类型作为区分“二难推理”简单式与复杂式的根据,是不科学的,并指出目前将“二难推理”分为简单式与复杂式是取决其结论,而分为构成式与破坏式则又取决其前提,这种分类的繁琐性。从而提出:应以“二难推理”所含假言肢的繁简为区分简单式与复杂式的根据;应以“二难推理”其结论是肯定或否定假言肢为区分构成式与破坏式的根据。最后建议将构成式和破坏式改换称谓为肯定式和否定式。  相似文献   

15.
归谬法是逻辑学上经常使用的反驳方法,为了论证被反驳的论题是假的,先假定它是真的,然后以它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极为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揭露被反驳的论题和论据是虚假的,荒谬的。 归谬法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式,否定后件必然否定前件的规则,就能证明对方的论题是不能成立的。它的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法律适用中,逻辑推理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有学者认为英美法系国家进行法律推理采用的是归纳法,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是演绎法,事实上两大法系国家进行法律推理所采用的基本逻辑手段是演绎推理,其推理方式有三段论式和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主要适用于查明案件事实和英美法系国家探求法律规则。辩证推理主要应用于法律规则缺失、不明确或冲突的情况下确定法律规则,其逻辑表现形式为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法律适用中,各种逻辑推理方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法律推理的逻辑工具。  相似文献   

17.
实质蕴涵并不违反直观。当P假时,无论P真或假,P~P都为真,这只不过是P假的强调说法;当q真时,无论p真或假,p→q都为真,这只不过是q真的强调说法;实质蕴涵分为退化的和未退化的两类,前者不能无矛盾地成为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推理的前提,因而不能在推理过程中实际起作用;后者可以重新定义为p←→p∧q,即后件含蓄地包含在前件中;实质蕴涵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操作方便性。  相似文献   

18.
准确表述转换关系有助于我们完整地理解假言判断前、后件之间的关系,完善逻辑学知识体系,有助于我们把握假言推理规则,正确进行假言推理。  相似文献   

19.
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关于二难推理的内容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把二难推理形式局限于充分条件假言二难推理,而将必要条件假言二难推理排除在外;二是对二难推理规则的提法似有不足。二难推理的全部正确推理形式应是八个,而不是四个。二难推理的规则仅仅是保证推理形式有效的规则,并不涉及前提内容的真实与否。深入探讨二难推理的形式和规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有规范实际思维、防止逻辑错误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茨  贾海燕 《考试周刊》2012,(17):173-176
四卡任务的困难一直困扰着心理学界。作者以大学生为受试,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材料,采用四种性质的内容,对个体的三段论推理和四卡选择两种任务下的推理效果进行了对比,通过经典式和展开式两种模式的呈现探索其困难的成因。结果发现:无论命题内容的性质如何,三段论和四卡任务的成绩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展开认知过程可提高四卡任务的正确率;在两种呈现情境下均有明显的匹配偏向,部分受试将充分条件理解为充要条件造成选择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