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道德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实道德表现出日益理性化的发展趋势 :在改造传统文化基础上弘扬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道德重建 ,重在吸收和创新 ;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 ,充分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 ;注重社会实际 ,探索道德建设现代化的路子。体现出了现实道德理性化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传统道德本质上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特殊主义”道德,现代道德本质上是超越人的自然联系的“普遍主义”道德,因此道德的现代化转型可以视为现代道德对传统道德自然基础的超越;道德的这一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和价值体现;人本化、普遍化、主体化、公共化和理性化是其基本内涵;在中国境遇中,这一道德转型尚未完成,推进自然道德的消解和现代道德的整体生成,是道德建设的现代性目标。  相似文献   

3.
熊瑛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125-128
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现实社会道德对网络道德具有精神动力功能、评价功能、指向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在虚拟网络上的延伸或再现。但是网络技术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网络道德也可以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美德,催生出新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而基于二者的这种辩证关系,加强现实社会道德教育,规范约束网络行为,是促进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道德赏罚即赏善罚恶,它是社会以利益作为对主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和调控方式。网络道德因其特殊性,虽不能套用传统社会的道德建设体系,但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最大的交点是网络中虚无的主体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人,网络道德建设最关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责任和自律意识,而从外在道德规范内外成人的自觉行为过程中,利益和道德的融合离不开道德赏罚。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中的道德自律的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当前道德规范的无序的影响;中小学、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偏颇;社会伦理资源的缺乏以及社会道德制约机制的不足等。加强大学生自律品质的培养,应从激发道德美感使之产生自律的需求和动机;通过自我观察与自省反思体验个体道德发展中的缺失和遗憾;以及培养道德抉择的理性化和自我约束习惯来强化道德自律的心理与行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媒在社会道德变化的积极作用是:大众传媒的道德理念优化了社会整体的道德价值;其道德权利意识提升了人在道德行为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良好德性提供了社会道德变革中的新观念;其解决道德冲突方式的创新为社会道德变革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和方式。大众传媒对社会道德的消极影响是:信息的泛滥与缺失导致了人们价值观的迷失;道德多元化导致了社会道德信仰的缺失;虚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冷漠,削弱了现实的道德关系;虚拟世界的反道德现象不断冲击着现实的道德生活;对大众传媒的瘾恋和错误利用导了致现实道德矛盾的增多。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现实道德事件频繁出现,不断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对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认清社会的道德现状,分析产生道德问题的原因,探索如何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无疑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道德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着眼于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建设理论中,以及在新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都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当前有关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文化建设问题的种种争论,也无不与之相关。以法治为依靠,建构最低和最高的道德标准,是最大程度地化解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一种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扬、教师的使命与社会属性等角度,分析了强化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从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西方思潮的影响、社会发展与国情变迁等现实,强调加强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紧迫性;提出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三维统一”模式;提出构建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10.
道德回报是否应该存在,在追溯历史,考察文化,放眼现实之后结论便出现。道德回报自古有之,今人逐步重视。道德回报是道德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道德回报符合人的本质的需要;是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调控力量;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社会中应该多一些道德回报,以此来挽救时代的英雄们。  相似文献   

11.
蒋灵达 《文教资料》2006,(11):10-11
电脑互联网由于其信息传播的特有优点,正在我国快速普及,成为一大媒体和信息交流工具。与网络的普及相伴生的是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由于当前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网络道德失范无论对于网络或现实社会都会产生恶劣的后果和影响。如何规范网络行为,建设网络道德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针对网络道德的现状与如何建设网络道德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论述,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强道德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而且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的国际自信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下,我们应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契机,探求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即提升国民素质,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重塑集体主义道德理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弘扬民族伦理精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凝练核心价值,构筑可持续的文化范式和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 ,道德随着时代的演进也发生着变迁。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成就与道德状况的不如人意这一反差 ,使得当今道德建设问题已成为一个极为紧迫的现实问题。道德建设关键要做好以下五点 :社会制度安排 ,加强立法和执法 ,优化社会环境 ,多元化的教育 ,加强舆论净化工作 ,挖掘、整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表明道德建设对我们这个社会至关重要。要搞好道德建设,就必须澄清以下五个基本问题:德治并不一定比法治重要,德治必须跟法治结合起来;观念道德并不等于现实道德,观念道德要转化为现实道德需要一个过程;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道德进步,离开了道德教化,经济发展就有可能成为新一轮道德堕落的罪恶渊薮,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将经济与道德统一起来;道德并不能最终制导权力,在一个权力本位社会里,伦理道德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权力的帮凶;道德与知识需要融合,无论以道德代替知识,还是以知识代替道德,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将知识与道德有机融合,才有利于"四有"新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共同实践领域。法律对于网络败德行为发挥着引导、教育、惩戒、制裁等作用。法治社会建设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特别的资源和路径。以“权利意识”和“道德底蕴”为重点的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有助于培育理性的道德情感;以执法和司法为主要形式的网络法治实施能有效提升公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强化其道德责任;以网络服务提供商、行业协会及网络服务使用者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参与网络治理将增强网络空间的道德自律性和道德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船山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其思想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理性化和感性化的融合,感性与理性必须是共存,缺失任何一个方面都具有不合理性。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无论外在的现实如何残酷,都无法改变船山的理想信念。在当代道德视域下,船山思想依然具有可实现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蓬勃发展的网络已经向现实道德提出了挑战,一些学者认为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的双重标准出现了对峙状态。事实上,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两者在各自发展区域内向对方靠近并融合,最终实现高度的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8.
蓬勃发展的网络已经向现实道德提出了挑战,一些学者认为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的双重标准出现了对峙状态。事实上,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两者在各自发展区域内向对方靠近并融合,最终实现高度的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在道德实践上往往处于两难的窘境,甚至出现人们知而不行或行之艰难的现象。现实社会道德环境的欠缺、人们道德信仰的游离,等等,是现实道德实践两难抉择的重要原因。而建立一个公正理想的社会环境,培养人们道德信念的内在机制,无疑是道德底线坚守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0.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行政伦理建设的认识过于理性化,认为它是建立在道德自律和为道德而道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片面、脱离实际从而不能有效指导人们道德实践的理论.只有走出道德自律论的误区,构建有效的行政伦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