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关于矛盾的含义1.辨析: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互相排斥又互相斗争的关系。此观点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只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而忽视了矛盾的同一性,因为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是把事物自身矛盾双方对立性的关系仅仅理解为在事物内部存在是不妥当的,它也存在于事物之间。例如,学校里的教和学是学校内部的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而学校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2.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各有哪些表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对矛盾双方之间所有“对立”和“统一”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抽象与概括。…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谆谆教导我们: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学会照辩证法办事,首先就要求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来观察和处理客观的一切事物,这就是要求对事物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毛主席十分重视分析矛盾的方法,指出:“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毛主席为什么这么重视对事物所具矛盾的分析呢?就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都是不同性质的对立的东西的统一。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我们分析事物,如果离开了对其对立双方的分析,也即对事物所具有的矛盾进行分析,那我们就不可能了解事物。毛主席说:“事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等等)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而任何一个过程,都是由矛盾着的两个侧面互相联系又互相斗争而得到发展的。”②任何事物的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事物的这种发展的辩证过程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因此,我们的认识就必须反映这种客观过  相似文献   

3.
马列哲学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同时也是指导教改,提高教育质量的思想武器。我们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以下共识的。 1、学习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教改的必要性,掀起教学改革的热潮。 毛泽东认为“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毛泽东著作》下册766页)。那未,教学这事物矛盾着的“教”与“学”也必然是“又统一,又斗争”的。有的同志认为“年年讲教改,年年讲破除满堂灌,还不  相似文献   

4.
一、幼儿园和平教育的重要性“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两大课题,和平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争,多少儿童饱受了战争的残暴,甚至被炮火终止了不应该终止的人生。许多儿童由于战争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而受到疾病、饥饿的侵扰。人类一直在呼唤、争取和平,尤其是为了儿童而争取和平。陈鹤琴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指出:“使能永久地保持和平,维护儿上安全地发育和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积极建设者。这一个工作,在目前情况下,便是为儿童而斗争的最重要的工作。”宋庆龄也指出…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背景下.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承认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它强调矛盾的和谐性与竞争性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动力和源泉。和谐性与竞争性是事物矛盾问题在当代社会新的表现形式,是对唯物辩证法新的“说明和发挥”。量变、质变是矛盾的“运动”状态,质变是发展,旧东西灭亡新东西产生是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矛盾主体的“存在”状态即“和谐”状态。矛盾双方经过平等、公平、和谐竞争,促进双方共生共长、共存共荣、共存共赢,这也是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矛盾两个方面的关系 ,高二哲学常识教材是这样阐述的 :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多种矛盾 ,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而在每一种矛盾中 ,矛盾的双方也有主次之别。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 ,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这就是矛盾双方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性。笔者认为 ,看到矛盾双方的不平衡固然是正确的 ,但仅仅看到矛盾的不平衡是不够的 ,还要看到在矛盾双方的绝对的不平衡中存在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只看到或者只强调矛盾双方的不平衡 ,而看不到矛盾双方的相对平衡 ,这在认识上是不全面的 ,在指导实践时是有害的。首先 ,自然界处处存在着相对平衡。先…  相似文献   

7.
前面讲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接着我们就要进一步讲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讲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何互相联结又互相斗争,怎样推动事物的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只有弄清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懂得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才能自觉坚持斗争哲学,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哲学界通常有两种表述。一是把矛盾概括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二是把内部矛盾概括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即“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提法。这两种概括都肯定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但前者对矛盾未加限制,后者只指出了内部矛盾的作用。本文拟就第二种概括谈几点初步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9.
0 一点哲学的思考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实际工作中的片面性,其基本特征都在于违背了这一规律。不同性质的对立的双方是怎样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又怎样相互排斥、相互抑制、相互对立着,这是我们观察事物时应注意思考的问题,亦即从对立面的斗争、对立面的统一去观察和思考,思考得越清楚就越接近于科学,越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列宁说“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同时又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8页)。列宁的这一断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于我们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对于我们做好高校工作也不应例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电与磁的关系,就体现了这一规律.在一切电磁现象和电磁设备中,都充满着电流与磁场的矛盾斗争.一、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依存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一个意义,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电流与磁场正是这样,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实验指出,当导线通有电流时,放在旁边的磁针会受力的作用而偏转(图1),说明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它像磁铁的磁场一样.  相似文献   

11.
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一分为二”,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扫除林彪、“四人帮”制造的混乱,坚持辩证法观点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同志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什么是“一分为二”?“一”就是矛盾着的统一体,对立面的统一性;“二”就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两种因素、两种趋势;“分”就是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以及分化、分解和转化。简言之,即统一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具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倾向,正是由于这种矛盾才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可见,“一分为二”首先是表示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的绝对性。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一个统一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对立双方互相联结、互  相似文献   

12.
[文题一]一提到战争,一般想到的就是炮火硝烟、枪林弹雨。其实,只要留心,战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类与自然的较量从未停止,“非典”曾让我们措手不及,“海啸”、“禽流感”让我们防不胜防……这是另一类“战争”。我们呼唤和平,向往宁静,希望一切战争远离人类。请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满分思维方向]这是一道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作文。因为我们远离战争,从来没有体验过战争生活,只从书本、电影、电视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要写好这篇文章,只有依靠平时的阅读积累,依靠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可以把人与自然之…  相似文献   

13.
一、“和谐”内涵的文化解读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承袭和发展这一思想,首先必须弄清楚“和谐”的文化内涵。在传统的文化中“和谐”往往被认为是事物产生和生存的根本条件。史伯在原始五行思想影响下提出“和实物,同则不继”。《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哲学意义上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即对立面的和谐协调乃“天下之达道”。史伯反对事物的单性,“声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它认为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同学对“矛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模糊认识,这些模糊认识已经成为大家学好唯物辩证法的绊脚石,必须予以澄清。【模糊认识之一】矛盾就是对立和斗争。【评析】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统一即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把两者割裂开…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如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充满着矛盾与对立,而矛盾与对立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所以“有比较才有鉴别”,即一定要经过将此事物与他事物的比较,才能区分他们的异同、高下、优劣,从而逐渐去认识它们各自的属  相似文献   

16.
斗争哲学不是只讲斗争,不讲统一;和谐哲学也不是只讲统一,不讲斗争。关键的区别在于,斗争哲学强调斗争是要达到旧统一体的破裂,实现事物的转化;而和谐哲学虽然也讲斗争,但斗争是为了保持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斗争哲学是强调质变的哲学,是革命党的哲学;而和谐哲学是适应量变的哲学,是执政党的哲学,它强调质的稳定性。1964年爆发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是斗争哲学与和谐哲学的对立,是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在哲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矛盾”这一概念,是高二哲学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的内函比较陌生,所以,在对“矛盾”概念的理解上,往往产生误解。下面针对学生在理解这一概念时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试加以分析说明。一、有的学生认为;矛盾双方既然存在着对立,因此,所有的对立都是矛盾的对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对立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  相似文献   

18.
论静     
本文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提出质疑,认为静止的本质是位定。它有停止、过程、态势等基本特征,并有振荡与安稳两种类型。在认识静止时,应知道它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产生静止的原因有二:一是矛盾双方斗争力量相等;二是矛盾双方处于调和之时。指出没有静止就没有物质、也没有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更没有事物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哲学,依照罗素的解释,“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从这段话里,我们感觉到文学与哲学一样,也是“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一片无人之域”。文学与哲学应当是一对连体婴儿。依柏拉图的看法,“哲学家是一个爱‘洞见真理’的人”。他指出,假设有一个人爱好美的事物,他决心去看一切的新悲剧,去看一切的新图画,去听一切的新音乐,这样的一个人并不就是一个哲学家,而只是一个文学家、艺术家,因为他只不过爱好美的事物,而哲学家则是爱着美的自身。仅仅爱美的事物的那个人是在做梦,  相似文献   

20.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旋律。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首本世纪的和平运动与和平研究,对我们认识当代的世界发展,探索其今后动向,都有积极意义。一、“和平”究竟是什么?“和平”作为“战争”的对立物,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基本理想之一。早在人类古代文明中,就存在着朴素的和平思想与理念。尤其古代东方文明,朴素的和平理念有十分绚烂的表现。千百万黎民百姓,把求安宁、盼友善、谋和谐的希冀,凝聚在“和平”的概念里。几乎所有的国家、民族和集团,都声称自己热爱和平。虽然如此,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战争却连绵不断。即使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