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A.怎样正确理解复分解反应定义?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属复分解反应吗?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定义告诉我们:(1)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2)生成物是由两种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后生成的;(3)反应过程中元素原子团化合价都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中学化学教师认为“复分解反应”是只有酸、碱、盐之类物质才能发生的反应。这一点在去年上半年笔者参加的一堂关于“碱、酸、盐”的化学教学公开课时体现尤为突出。开课教师在讲到酸可以跟碱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以H2SO4 CuO=CuSO4 H2O、6HCl Fe2O3=2FeCl3 3H2O等四个化学方程式为例,并把它们分类为复分解反应。我们知道,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总共有四种,而且全部可以用拉丁字母形象地表示出来:凡是在形式上符合A=B C ……的化学反应统统可称为分解反应,反之则全部都是化合反应;而在形式上符合A BC=B AC的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错判与误写复分解反应,本文对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学习说三道四如下:"三"--即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对生成物所要求的三个条件.一是有沉淀析出;二是有气体放出;三是有水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这三个条件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其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并趋于完成.例:(1)Na2CO3+Ca(OH)2=  相似文献   

5.
6.
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涉及反应最多的一种类型.现从基本定义、特点、发生条件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剖析,以便正确、全面、牢固地把握此类反应.  相似文献   

7.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类型。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条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但由于教材中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只是从生成物方面作了说明,而没有涉及反应发生时对反应物的要求,致使多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只是一味去“交换成分”,出现连自己都不清楚错在什么地方的错误。本文以初中化学知识范围.对复分解反应的教学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四大基本反应之一,也是《酸碱盐》一章的重点。如何突破这一重点,学好复分解反应现导学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其定义为: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其发生条件为:(1)有难溶物产生;(2)有易挥发性物质产生;(3)有弱电解质(水、弱酸、弱碱)生成,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反应即能发生.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向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下面从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出发。简单分析一下常见的几种复分解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13.
复分解反应:这是初中化学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在学生学习无机反应时引出的,本文剐着重介绍有机化学中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多年以来,有机合成中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已赦广泛认可为最重要的催化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一直是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据此,文章对中考化学中的“复分解反应”的考查内容及其常见题型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16.
例1实验中学同学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 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7.
解析: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是否注明了反应条件;(3)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4)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A选项所表达的反应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没有配平;B选项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形式上来看是对的,但它不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C选项中的化学反应不能发生;因此正确选项为D。  相似文献   

18.
(1)含意不同 数学方程式是表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号两边的值相等;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它表明了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化学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及原子的数目均相同,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教学边际,从而产生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或理解不到位等问题。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内容的进阶、三种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三个方面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初中阶段"复分解反应"的教学边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