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得好:“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如余。”的确,一堂课如一乐曲,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袅袅不尽的余音。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好结语,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现结合教学实践列举几种课堂结尾的例子。一、归纳式总结这是一种常用的结尾方式,教师利用一节课结束前几分钟,简明扼要地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总览全课,查漏补缺,促进对知识的总体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例如,学习“…  相似文献   

2.
做好一篇文章讲究“凤头豹尾”,历史课同样要讲究“凤头豹尾”。更多的老师往往对导入新课精心设计,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一个好的结尾同样必要,它为整堂课划上完美的句号。下面要结合本人实践谈下课堂结尾的设计原则。一、总结知识原则如果把课始和课终比作“画龙”,那么课终就是“点睛”了。点睛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要总结概括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出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把本课内容联结起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例如在讲北宋《加强中央集…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 :“编筐编篓 ,难在收口。”一节课 ,如果结尾这个“口”收不好 ,也不能使这节课取得圆满成功。而好的结尾 ,能及时对当堂知识加以画龙点睛式的小结 ,使学生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获得明确的印象 ,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又能开拓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思维 ,引起他们对有关内容的联想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一般来说 ,课堂结尾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归纳总结这是最常用的形式。小结时只须寥寥数语 ,提纲挈领地归纳本课所学的知识要点、思想方法即可。例如“小数的性质”的课堂小结只需一句话概括 ,即“本堂课我们学的是小数的…  相似文献   

4.
一、归纳总结,提纲挈领教师以准确简要的语言,把当堂课所讲的内容做一番梳理,把重点、难点之处再突出强调一下,把知识结构与脉络理清,促进学生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这是课堂结尾的常用形式。例如我们平常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在地理和历史内容的教学中,就时常让学生对照黑板中的板书,简述地理位置、物产、风俗以及历史事件发生的诸要素等。有时还可根据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编成短语、短句、顺口溜。例如“桂林山水”一课用“桂林山…  相似文献   

5.
要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一堂课所学的知识,统揽课堂要领,领会科学方法和发展智能。探索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好的结尾会避免“虎头蛇尾”,起到“画龙点睛”或“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备结尾设计这一环节,做到心中有数。下面试述几种“结尾”法。1、小结法:一堂课结束时,教师以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挚领地归纳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如《氧化一还原反应》这节课可这样结尾: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判断本质变化物质2、对比列表法:对比易混淆的…  相似文献   

6.
巧妙的结尾不仅可以系统地概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如何巧妙地进行课堂结尾,从而达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呢?一、归纳式结尾归纳式结尾即是在一节课的结束时段,教师引导学生以准确简要的语言,归纳课堂学习的新内容,包括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梳理知识的结构,归纳知识规律和学习的方法等。如“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课结束时,我请学生自己讨论归纳:(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解题时应注意什么?通过归纳本课内容,使全体学生更…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上课也是这样,导入新课固然重要,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十分重视。我们在听课中发现,一些青年教师不大重视新课结尾的教学处理,说声“下课”,草草收兵。淡而无味,致使前面生动的教学效果冲淡不少;有的老师甚至新课讲不完,有头无尾地下了课,给学生造成潦草从事的不良印象,大大影响了效果。其实,一堂课的结尾,对全课有画龙点睛、总结升华、巩固效果、引导探索、指导作业等多种功效。因此,掌握新课的结尾方法,认真讲究它的教学艺术是十分必要的。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结尾。如: 1.归纳式结尾。一堂课讲下来,在学生印象中有时(或有的学生)感到内容多、头绪杂,理解、记忆负担都很重。学生通常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只是学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很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巩固。下课前,把本节课所讲内容,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一下,用时不多,收效却不小。一方面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明确知识重点,掌握主要方法,从而紧紧抓住本节课的“纲”;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在这种气氛中结束新课,就会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8.
<正>一堂优质课需要一个精彩的开头和一个完美的结尾。比起良好的开头,结课的艺术更加重要,一个优秀的结尾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归纳总结的艺术多数教师在结课时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采用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结课,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全面彻底的认知,且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井井有条地将知识点总结出来帮助学生记忆。若教师本身对知识点认识不够透彻或教学能力有限,就容易在归纳时出现错误从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 ,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而一个好的结尾 ,往往是对一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下面是课堂结尾的六种做法。一、画龙点睛 ,求概括性概括是课堂教学结束语的一种常见形式。一般地是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一定要抓住中心环节 ,画龙点睛 ,切中要害。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可这样设计结束语 :这节课 ,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学习分数和其它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还学会了一种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 ,这就…  相似文献   

10.
新课引入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 ,常言说 :“开头开得好 ,等于成功了一半。”由于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而课堂教学的结尾往往被忽视。其实 ,一节课艺术的结尾 ,可扬起学生的思维之翼 ,使他们对教学内容 ,遐想连篇 ,深思求解 ,或者有所启迪而渐悟其理。若草草收场则会使整个一节课黯然失色。一、归纳结尾法教师讲授完新课时 ,将本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概括梳理、强调重难点、指明主旨 ,快速重现新知识的脉络。如“直线的方程”一节可归纳为 :直线方程→→两个独立条件确定一条直线点斜式 y-y0 =k(x -x0 )斜截式 y=…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结尾,不仅是一个课堂教学的艺术问题,而且是关系到课堂效率高低、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就个人的实践,谈谈课堂结尾的几种类型。一、自然型课讲完了,教师马上用“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来结尾。这种方法,教师对如何结尾不要花精力准备,不论什么课都适用,但产生的效果不佳。它无助于升华、深化本节课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明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2.
朱红梅 《山东教育》2003,(11):23-23
种课堂结语,以抛砖引玉。1.“画龙点睛法”:即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自己要言不繁地总结出本节课所应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师加以修正,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概括能力。2.“承上启下法”:在总结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过渡到下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后主动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下回分解法”:在课的结束,能够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一至四个由易到难的题目,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呼应开头法”:根据目标教学原理,不仅在课的开头要明确出示目标要求,而且在课的结尾要一一作出反馈,落实到位。5.“引申铺垫法”:结语…  相似文献   

13.
课堂结尾,是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完美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教学结构严谨、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探究,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归纳式的结尾课堂结尾时,教师有必要将本节新授内容归纳、总结、进行梳理,使学生对整堂课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如:讲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后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归纳为: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样的归纳总结,使私有制、阶级、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明朗化,很容易…  相似文献   

14.
课的结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升华阶段,课的结尾是课内与课外衔接互动的纽带。一个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好的结尾能给学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一、提纲框架,形成知识结构一节课从开始到尾声,内容逐渐增多,在学生眼里显得无序、庞杂。如果老师能够以学习提纲或者以知识结构框架的形式把这些知识归纳整理,不仅可以使这节课的内容纲举目张、脉络分明,还可以突出内容的重点、明确知识的难点。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重新组合、编码,形成牢固的知识板块。例如初二物理《怎…  相似文献   

15.
课堂小结并不意味着一堂课的结束,而是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好的课堂小结,不仅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唤起思维、激发求知欲等教学效果,充满魅力的课堂小结将会"余音绕梁",使人"余味无穷".一、数学结课的基本类型1.概括总结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教师在小结时利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文字、表格或图形等对一节课或几个知识点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概括.这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而一个好的结尾 ,不只是对一节课的总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课堂教学再次推向高潮 ,并延伸至课后 ,直至课外。下面谈谈我在课堂结尾的粗浅做法。一、画龙点睛 ,求概括性概括是课堂教学结束语的一种常见形式。一般地是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任何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 ,它又是授课的中心环节 ,所以教师在说结束语时 ,一定要根据这一目的和要求 ,抓住中心环节 ,画龙点睛 ,切中要害。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 ,可这样设计 :这节课 ,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  相似文献   

17.
“阅、归、讲、问、练”五环节教学法是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种尝试。“阅”就是由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应学习的知识全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归”就是由教师指导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将知识进行浓缩。即掌握知识的重点。“讲”即由教师进行精讲。就是在学生系统归纳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一、巩固知识教师在讲授完本节课的知识后,适当的小结可以起到对所讲授的知识进一步巩固的效果。可以就不同的方面,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总结。1.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概括,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2.知识的归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可在小结时对知识进行归纳。如《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可以这样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个问题,其中的重点是元朝的棉纺织业、元大都以及漕运和海运。请同学看课本P117的思考题:“你认为元朝手工业最突出的成就是…  相似文献   

19.
课堂结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总结 ,扩展新旧知识联系 ,以形成系统的行为方式 ,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设计课堂结尾 ,可以统揽课题要领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 ,抓住要点内容 ,加深理解当堂所学的知识 ,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同时 ,也可以为后续课题埋下伏笔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俗话说 :“编筐编篓 ,全在收口”。一节课能否把“口”收好 ,对一节课的成败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 ,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呢 ?一、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课堂教学的结尾是一堂课结束的自然表…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要达到预期目的,开头固然重要,结尾更不可忽视。善始善终,才能算是一堂好课。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结尾方法。一、归纳法。一堂课的知识容量是比较多的,为了使学生当堂掌握,教师除了安排合理,讲授得法,适当分散难点之外,下课之前,将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当堂巩固所学内容,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我在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时,就采取了归纳式的结尾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方式的不同特点,从而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二、练习法。在下课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