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丹 《浙江档案》2006,(7):60-61
浙江的藏书之风,史籍可考的是从三国、晋时期的范平、范蔚祖孙开始的。据吴晗、杨立诚、金步瀛等学查考.自晋至清末,浙籍的藏书家约有440余人.浙江的藏书楼约有200余处。综观历史.浙江这个人荟萃的土地上,藏书名楼林立,名家辈出,为保存和传播中国古代藏书化起着重大的作用。浙江古代藏书的化意蕴可从藏书活动的化地位、化理念、化品位和藏书楼的兴衰变迁等方面来体现。  相似文献   

2.
典藏工作提供业务管理信息初探刁春芝(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典藏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也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调控中心。在大型或综合性图书馆中,通常建立有独立的典藏部门,分工明确详细,在中、小型图书馆中,典藏工作则一般由流保部兼管,有专...  相似文献   

3.
略谈多途径提高图书利用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谈多途径提高图书利用率秦菊兰(重庆师范学院图书馆)目前,图书馆文献资料利用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文献管理方法、服务方式、服务态度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因素。怎样提高图书利用率呢?笔者结合我馆实际情况,略谈几点浅...  相似文献   

4.
朱贵玲  张捷 《图书馆论坛》1996,(5):77-77,21
图书排架探析──兼与“图书排架号论纲”一文商榷朱贵玲,张捷(天津大学图书馆)贵刊1994年第1期发表的陈一阳先生所撰*图书排架号论纷"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提出了有关图书馆业务管理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读后颇受启发.本文除了对陈文的某些提法有不...  相似文献   

5.
外文藏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当前外图书收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图书采访对策的三个方面反思,即如何看待机遇与挑战;如何看待传统操作方法与计算机意识;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图书馆的两个职能,提出应该以改革图书馆事业为出发点,使之跟上时代步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更多更好的文献资源信息服务,让图书馆在改革浪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买乐谱     
我平时喜欢逛书店,买回一些在书店里翻两页后就再也不会看的装帧精美的图书。看着我家如墙的藏书,本本崭新,养在深闺无人识,朋友们每每惊艳:“你这个小资真是暴殄天物啊!”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多少人都曾想以个人之力为几千年的中国藏书史作一个总结,但最终都知难而退了。因为他们发现,仅凭个人之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异常艰巨而浩大的工程的。令人欣慰的是,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多年来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们走到了一起,携手合作,经过3年多的奋力拚搏,终于伴着新世纪的曙光,向世人奉献上一部上下两册、8编110万字、集中展示从先秦到20世纪末叶中国藏书事业发展源流的巨著———《中国藏书通史》。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以中国的藏书历史最为连贯,藏书活动内容最为丰富,文化典籍的保存也…  相似文献   

9.
对图书采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图书采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图书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所涵盖的信息量为人们向科技进军找到了一把金钥匙,成为全社会实施"知识工程"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盘口壶,壶式之一,陶质、瓷质均有。西汉时期开始出现,经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延续至隋唐五代时期。盘口壶造型独特,有较为清晰的发展序列,常被作为判定年代的佐证。根据出土器物自名推测,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鸡首壶(也有盘口)可能称作"罂"。本文主要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盘口壶的出土情况进行初步的梳理,以建立科学的盘口壶年代序列,并对盘口壶的分布、功能及其他盘口器等相关问题有所探讨。三国时期盘口壶以矮胖型式居多,西晋的盘口壶与三国时期不易区别。东晋时,盘口壶向高大型发展;南北朝时期束颈较高,整体更协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盘口壶在很多地区都有发现,以南京为最多。盘口造型最初可能是出于实用目的,非实用的盘口则起到装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隋建国仅三十八年,但在图书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却是巨大的。隋在比较完整地接收前朝藏书的同时,又大规模地多次组织民间征书活动,并大量地抄书以扩藏量。隋整理图书活动从没间断,取得的成就也很大,因此对周边国家和大唐盛世图书事业的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隋建国仅三十八年,但在图书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却是巨大的。有别于他朝的是,隋受禅于前朝,建国没有经过大规模长期战争,加之统一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实行,以及统计者的重视和支持,图书事业非常发达。隋在比较完整地接收前期藏书的同时,又大规模地多次组织民间征书活动,并大量地抄书以扩大藏量。隋整理图书活动从没间断,取得的成就也很大。隋图书事业对周边国家和大唐盛世图书事业的繁荣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德弟 《图书馆杂志》2003,22(7):73-75,72
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北方自西晋后期,出现了五胡纷争的局面,官府藏书遭受巨大破坏。北魏统一北方后,在近百年汉化过程中,官藏活动取得很大成就,本文就此作了详细的考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医学图书馆面对文献的日益激增与信息老化频率加快的双重压力,应优化藏书结构,提高图书利用率,进行积极有效的合理的藏书剔旧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分析与采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一系列数据的统计、比较与分析,客观地评估本馆的藏书建设体系情况,同时针对图书市场的现状,就高校图书馆如何改进采购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藏书采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藏书采访工作,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首要环节,是能否满足新的历史环境下,读者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随着21世纪的临近,困扰公共图书馆界的难题依然存在:一方面,图书价格持续上涨,图书馆购书经费却非常紧张。图书市场发展变化巨大,出版发行物品种繁多,类型复杂;而另一方面,读者对书刊的需求出现了时效性强、涉及新学科知识面广等特点。这就给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有限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是公共图书馆采访人员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此发表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明了高校文库建设在收藏的基础上,应日益重视藏以致用,充分发挥三大功能,即宣传展示的功能、研究交流的功能、竞争激励的功能。并对文库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9.
应重视图书馆的文献采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97年5月,笔者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研讨会”,有两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黄宗忠教授提交大会的论文“论图书采访学”,这一题目尽管十分重要,但近年来鲜有人提起,所以听来似乎显得有些陌生。二是台湾著名学者王振鹄在大会的综合座谈的总结陈词中提到:“这几年来我们谈咨询谈得多,谈资源谈得少,所以我非常欣赏黄宗忠教授提出图书采访学理论的重建,这不只是一个学科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学科的发展和受重视的问题,而是图书馆基本发展的关键问题。”联系近年来图书馆的实际,这一分析显得十分中肯,一针见血,发人深  相似文献   

20.
藏书章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章上通常刻有姓名、字、号、乡里、祖籍、藏书处所、官职、鉴别、授受、告诫、记事、言志等内容。对于后人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以及鉴别古籍版本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