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数理化》2007,(2):36-36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瑰宝,不少对联与数学结缘,成为佳联妙对,我们在欣赏这些对联时,既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提高了文学修养,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项瑰宝.不少对联与数学结缘,成为佳联妙对.我们在欣赏这些对联时,既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能够提高文学修养,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对联辑注仲向平周恩来自幼能诗善文,他一生撰写过不少对联,用以寄情、抒怀、言志。他的对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精炼,感情真挚,颇多脍炙人口之作。读之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他的革命一生。笔者穷多处搜求,将周恩来的24副对联略加注释,以飨同好。浮舟沧海...  相似文献   

4.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历来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其中,有不少名联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背景材料。请结合以下对联和所学知识回答1~7题。  相似文献   

5.
对联的出句和对句,多为两字以上,其中以五字和七字的对联居多,一字联则是字数最少的对联,属对联园地中的珍品。一字联看起来简单,但要对得工巧却很不容易。[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建春 《师道》2009,(7):55-55
对联是中华艺术之瑰宝,用途十分广泛,既可抒情,又可述志。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借用对联,能收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寓“联”于教,方式不少——可用作导语,可在课中穿插,可用于小结等等。  相似文献   

7.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有不少与数学“结缘”的妙对佳联。我们在欣赏这些对联时,既能提高文学修养,又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真是一举两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一、数字入联有一副赞扬教师的长联是这么写的: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  相似文献   

8.
讽刺联是对联的一种,主要用于讽刺丑恶事物,谴责反动统治。借助讽刺联,可起到其他文体难以起到的作用,而得辛辣、谐趣之妙。我们看看下面的对联: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艺形式,对联深得人们的喜爱。不少作家对对联也是情有独钟,他们巧妙地把对联穿插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居室联就是其中独特的一种。《红楼梦》中的居室联,皆非随手敷衍,而是有深意的,衡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0.
鼠年品鼠联     
2008年又逢农历戊子(鼠)年。在绚丽多姿的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中含有鼠字,我们姑且称之为鼠联。有些鼠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饶有趣味。这里抄录几副,供读者诸君新年一乐。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有数不尽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且。对联是中考“文化品味”专题训练的子项之一。如何让学生顺利理解并掌握对联的知识以及快速应对,是个关键问题。为此,我特设计了一节趣联妙对欣赏课,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上图书馆、网络搜集趣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古人在对对联时,常常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嵌入联中,既显文采,又有智慧,于是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对联故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到了一家山村小酒店饮酒。这家酒店的酒虽好,但没有好的下酒菜。朱元璋便随口吟出一联:"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不料酒店的老板娘却是个善于对对联的人,忙接  相似文献   

13.
对联与数字     
春节快到了。又要贴春联了.同学们可能见过不少对联,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生活中的对联与我们学习的数学还有不少联系呢!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表现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从对联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少重要人物撰写的对联内容往往体现出党史的一个侧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读对联让学生学习一些党史知识,增强学生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 同学们,对联是我国特有的 传统文学形式。纵观中国文学 史,不少文人墨客,如王羲之、苏 东坡等,都留下了很多机智幽默 的妙对奇联。这节课,我们也来 对对联。 二、对一二字联,了解对联 字不重复、词性相同的特点 师:我的上联是:白。 生:黑。 师:好,黑白分明。 生:红。 生:好哇,白里透红。 …… 师:上联是表颜色的词,下 联也要拿表颜色的词去对。这回 我的上联变了:白云。你拿什么 对! 生:蓝天。 师:蓝天白云,真是太美 了。 生:红日。 …  相似文献   

16.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一般比较短小,精 志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顶天立地、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警深遂,并能包含深刻的思想内容,同时又具有律诗对仗的艺术 6.鲁迅自题联:美,读来铿锵有力,易于记忆。对联既可明心言志,又可咏物抒 横眉冷对千夫指,怀,可歌可泣,文白相间,雅俗共赏,历来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 俯首甘为孺子牛。喜爱。不少对联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为背景材料,在学习的 上联“横眉”加“冷”眼,下联“俯首”并“甘”心。形象生动、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对联,不仅…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佳人西施比天下胜景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同学们,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学形式。妆浓抹总相宜。纵观中国文学史,不少文人墨客,如王羲之、苏东生:老师,南山对东海行吗?坡等,都留下了很多机智幽默的妙对奇联。这节师:大家说。课,我们也来对对联。生:东和南都是表方向的词,山和海都是名二、对一二字联,了解对联字不重复、词性相词,南山对东海,行。同的特点出示:西湖师:我的上联是:白。东海{南山生:黑。师:好,黑白分明。师: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了解到:对联上下联生:红。相同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生:好哇。白里透红。对…  相似文献   

18.
一字联     
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以五字和七字居多,一字联则是字数最少的对联,属对联园地中的珍品。一字联看似简单,可要  相似文献   

19.
文苑撷英     
<正>"东西南北"对联二则古人在对对联时,常常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嵌入联中,既显文采,又靠智慧,于是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对联故事。下面就列举二则,与大家一起品鉴。刘凤浩巧对乾隆刘凤浩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探花。他考中探花后,乾隆皇帝当面试他的才学。乾隆皇帝出上  相似文献   

20.
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具有诸多的美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古今名联进行教学,以吸引学习兴趣、加深课文理解、提高鉴赏水平、培养语感能力、积累写作知识.本文论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联的运用谈几点个人的尝试和看法,求教于大方之家。一、运用中学语文课文中现成的对联,把握文章中心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文章直接引用了前人的对朕,而且这些对朕在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抓住这些对联讲情讲透,也就抓住了全文的思想脉搏.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毛泽东同志引用解缙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