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学期,我先后在班级组织了两次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目的的课外活动,一次是演讲会,一次是朗诵会,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演讲会是配合学习“两湖一山”先进事迹进行的。同学们在收听了“两湖一山”英雄们抢险救人的感人事迹报告后,心情非常激动,思想上受到很大启发和震动,纷纷  相似文献   

2.
巡阅使署是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一种特殊的地方军政机关。两湖巡阅使历经吴佩孚、萧耀南两任,见证了直系军阀的兴衰变化,明显反映出巡阅使设置上诸如因人设事等特点。学术界目前对于两湖巡阅使署尚少研究。  相似文献   

3.
省级行政区七字歌概括了我国原三十个省市区名称,最早流传的一首内容是: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 还有内台北上天。后来修改成如下内容流传至今: 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河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六年爆发的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高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如俄国一九○五年革命是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总演习一样,是中国一九四九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演习。这次战争在国民革命军占领长江中、下游以前,共有三个战场:两湖战场、江西战场和闽浙战场。史学界对两湖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一向很重视,并有充分的评价,这无疑是正确的和必要的;而对江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学者刘保昌的专著《地域文化视野中的两湖现代文学研究》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研究,打通了现代与当代,避免了时间的割裂,尊重了文学发展的连贯性;将湖南和湖北合并为整体感觉文化区,打破了僵化的省域划分标准,强化了地域人民的文化心理认同,打开了文学讨论的空间。面对两湖地区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作者采用了截取历史横断面式的三大板块结构,在时空坐标中精准定位,深入开掘两湖地域的文化心理及其历史流变,注重从文本出发,挖掘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以及作家独创性的文学史价值,系统地分析了两湖地区现代文学的美学风格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
两湖自古为荆楚之地,无论是历史、地理,还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于民风、民俗、语言,两湖都有诸多相通相似之处。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志士紧密联系,团结合作,互相支持,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主义诗篇。  相似文献   

7.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两湖地区涌进了大批西方传教士.他们建立教堂,办学校,设报刊,刊印图书,传播西方宗教知识,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拉开两湖地区近代化进程的序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近代西方传教士在两湖地区设立了一批出版机构及其出版活动.西方传教士在两湖地区的出版活动有其深刻社会原因,并对两湖地区社会近代化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时期,以黄兴、吴禄贞为首的两湖革命派,首倡中部革命思想;共进会与学社中的两湖志士为中部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们又进一步确立湖北首义,全国响应的战略。他们精诚合作、努力进取,进进扎扎实实的宣传、联络、策动,最终促成了革命条件的成熟,实现了湖北首义,全国景从的中部革命思想,中部革命思想是两湖志士大胆探索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辛亥革命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湖南、湖北历史上统称荆楚,唇齿相依。两湖革命青年在辛亥革命中同舟共济,相濡以沫。1911年武昌城一声炮响,湖北独立,湖南首先响应,樗着中国近代革命的第一次腾飞。  相似文献   

10.
海阔江宽任漂流王梅常听朋友们谈起,余杭有条黄金旅游线,叫作“一山两湖三江”,听来颇觉新奇有趣。然而,当我亲临其境游览了这一路绿水青山之后,才真正感受到如田园诗般的幽雅仙境之美妙。所谓“一山”,是指黄山;“两湖”即西子湖、千岛湖;“三江”则是富春江、新...  相似文献   

11.
江凌 《培训与研究》2008,(11):90-92
近代湖北的编译事业起步于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年(1894)开办的湖北译书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又提议并创立了由两江和两湖地区合设的江楚编译局。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所编译的书籍特点有:一是以日文为媒介,翻译出版日本和欧关教育学书籍,以及实用的算学、武备、商务、农学等书籍:二是内容偏重教学理论书籍和教科书。这些教育书籍和实用书籍经湖北留日学生和日籍教师传播给两湖地区的新式学堂师生,并渗透到教育实践中,促进了两湖地区教育近代化变革。因此,近代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等编译机构和编译事业的兴起为湖北早期教育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代湖北的编译事业起步于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年(1894)开办的湖北译书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又提议创立了由两江和两湖地区合设的江楚编译局。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所编译的书籍特点有:一是以日文为媒介,翻译出版日本和欧美教育学书籍,以及实用的算学、武备、商务、农学等书籍:二是内容偏重教学理论书籍和教科书。这些教育书籍和实用书籍经湖北留日学生和日籍教师传播给两湖地区的新式学堂师生,并渗透到教育实践中,促进了两湖地区教育近代化变革。因此。近代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等编译机构和编译事业的兴起为湖北早期教育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江凌 《培训与研究》2008,25(6):47-50
书院所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历代书院硕儒云集,“书院本”校勘精审,质量上乘,版本价值较高。随着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兴起和繁荣,书院刻书业也逐渐兴盛起来。清代两湖地区书院刻书业的特点和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刊刻历代经史典籍、丛书、文集、名家读本,作为书院的教材和阅读参考书籍;二是刊刻大量的书院志、学规、章程、藏书目录等书院志书文献,为书院的教学管理及其基本建设服务;三是刊刻书院师生的读书札记、课艺等,反映书院师生的学术成就,为书院教学、科研服务;四是编修、刊刻地方志书文献,为地方文献的编纂、整理作出了贡献;五是刊刻硕儒巨著、名士文集、山长著述。为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4.
试论清代两湖地区书院刻书业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所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历代书院硕儒云集,“书院本”校勘精审,质量上乘,版本价值较高。随着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兴起和繁荣,书院刻书业也逐渐兴盛起来。清代两湖地区书院刻书业的特点和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刊刻历代经史典籍、丛书、文集、名家读本,作为书院的教材和阅读参考书籍;二是刊刻大量的书院志、学规、章程、藏书目录等书院志书文献,为书院的教学管理及其基本建设服务;三是刊刻书院师生的读书札记、课艺等,反映书院师生的学术成就,为书院教学、科研服务;四是编修、刊刻地方志书文献,为地方文献的编纂、整理作出了贡献;五是刊刻硕儒巨著、名士文集、山长著述。为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戊戌政变后排满革命舆论渐成主流.从地理空间上看,其时东京、横滨等地是革命舆论的中心.早期两湖留日学生及革命派人士筹办《游学译编》和《湖北学生界》,利用东京、横滨等地与长沙、武汉等媒介网络广泛建构革命舆论.分析两湖留日学生刊物,可见近代革命在地理空间有重要表现,地缘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地方行省办的报刊以及日本留学生在域外办的中国行省报刊,都印证了这一点,这决定中国近代报刊既有同乡意识,也有全国目光.留日报刊对政治建构及革命话语呈现的媒介镜像,特别是其中传播的政治想象及排满革命等民族主义情绪,其后果波及辛亥革命的基本历程.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12 0页 :“后来 ,两湖总督张之洞等奏请停止科举考试 ,普遍兴办学校。”清末张之洞曾任湖广总督 ,从未任两湖总督。尽管清朝湖广总督管辖之范围是两湖 (湖南、湖北 ) ,可却从未有两湖总督之官名。湖广总督是沿用历史上的习惯称法。元朝时设有湖广行省 ,湖广总督管辖湖南、湖北、广西 ,到清朝时广西已归两广总督管辖。而管辖两湖地区的 (湖南、湖北 )依然称湖广总督 ,而不称两湖总督。清末在张之洞之前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曾任湖广总督。在张之洞之后有瑞任湖广总督 (武昌起义时 )。查清朝历史职官表也未有张之洞任两湖总督之说 ,…  相似文献   

17.
近代湖北的编译事业起步于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年(1894)开办的湖北译书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又提议并创立了由两江和两湖地区合设的江楚编译局。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所编译的书籍特点有:一是以日文为媒介,翻译出版日本和欧关教育学书籍,以及实用的算学、武备、商务、农学等书籍:二是内容偏重教学理论书籍和教科书。这些教育书籍和实用书籍经湖北留日学生和日籍教师传播给两湖地区的新式学堂师生,并渗透到教育实践中,促进了两湖地区教育近代化变革。因此,近代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等编译机构和编译事业的兴起为湖北早期教育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是近代教育改革中最突出人物之一,他在建立新式学堂的同时,也对传统书院教育进行了改革.通过考察张之洞创办的经心、尊经、令德堂、广雅、两湖书院和存古学堂,可以清楚其书院改革思想嬗变,同时可以了解其学术思想、政治思想演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艰苦的抗战八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战时湖北、湖南后方手工业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勃兴的原因。通过比较两湖后方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异同,本文认为,在战时工业品异常短缺的背景下,两湖后方手工业与有限的机器工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坚持长期抗战,提升鄂西、湘西山区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均发挥突出作用,从而成为大后方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清末的二百余种秘密结社中有半数以上属于会党系统,其中以哥老会传布最广,势力最大。哥老会最早产生于乾隆年间,起初是四川民间的秘密结社,直到同治四年哥老会的名称才正式出现于清代官方文书上。太平天国失败后,随着湘军等军伍的遣撤和破产劳动者、无业游民队伍的激增,哥老会勃然而兴,活动于两湖、两江、闽浙、贵州、陕西、四川等地,多次举行过反清斗争,在辛亥革命中哥老会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东至福建,西到新疆,南抵云南,北达内蒙,到处留下了哥老会斗争的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