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桂云 《山东教育》2006,(12):41-42
调查表明.学习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影响数学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我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七化”手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兴趣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当智力因素恒定时,挖掘与培养这种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有明显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在教育实践中,我觉得挖掘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而课堂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阵地”,教师只有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培养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这对进一步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军 《广西教育》2008,(29):41-41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等。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如能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他们的思维活动就会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  相似文献   

7.
袁兴会 《成才之路》2010,(18):22-22
学习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而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和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特别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当前以至今后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学生只有当他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兴趣时。才想学、爱学,才能使他们乐学、会学;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枯燥无味的数学.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也得不到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从课首、课中、课末、课后做了初步尝试.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必趣。  相似文献   

9.
智力因素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 ,而不是智力因素。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相似文献   

10.
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本文从生活背景、课堂导入、多种教法和体验成功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活动中,除了使学生在观察、思维、记忆、想象、注意等投入全过程外,也要重视培养他们学习的意志、情感、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作为活动始终的催化剂,虽然不能直接介入学习活动,但却能促进和推动智力的充分发挥。在学习活动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积极乐观的情感和强烈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巨大力量。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要开发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中,心理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就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智力因素并不悬殊,导致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胡秀荷 《吉林教育》2005,(10):26-2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数学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着重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要培养暂时的兴趣,而且要使这种兴趣长期地保持稳定,不会因某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那么就要对学生进行稳定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生对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当作一件礼物来接受.”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智力因素.而且还涉及非智力因素.兴趣就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一个。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参与的热情.才能在学习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刘艳仿 《考试周刊》2014,(35):60-60
数学学习是最纯粹的逻辑思维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探索知识的生成与应用过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等行为.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非智力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兴趣是诸多因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过程中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将学生引入到一种认知矛盾的状态中使之主动学习.这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捷 《考试周刊》2012,(88):84-84
在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成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智力因素,二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及学生的个性特征。而在小学阶段,兴趣是增强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是驱动学习的内驱力.所以要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就成了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当前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习有问题的学生,不是智力特别差,可怕的是他们缺乏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那该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有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高,有的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而有些学生则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甚至厌学、辍学呢?虽然这里面因素很多,但学习兴趣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作为一个中学数学教师,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都知道学生自主的学习是最可贵的.而学生能自主的学习,学习兴趣是最主要的动力之一。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对数学的学习更要必趣的支持。作为一线的教育实践者.笔者就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