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评定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当前学生品德评定的情况令人担忧.有关统计表明,自前教师的评语中品德教育已降格为维系学校正常学习秩序和生活秩序的教育,老师们普遍重视学习方面的评定,而忽视了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质和学生特长的评定.学生评语常有雷同的现象:即群体中个体雷同、个体在不同年级的雷同.从初一开始,年年变化不大,给人以千人一面和惊人相似的感觉.一项调查反映,教师心目中理想学生观的差异、教师对学生了解程度的差异、教师对评语功能理解的差异及老师自身素质不高等,都是影响评语质量的因素.问卷显示,大多数学生最担心老师写评语时不了解自己,不了解情况.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品德评定,笔者认为首先学校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加强管理.要充分认识到中学生品德评定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定,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眼缺点,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并检查德育工作的情况,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做好中学生品德评定工作,也是贯彻落实《教育法》的需要.《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公正评价学生是维护和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因此,学校一定要加强学生品德评定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要把品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目的当今世界教育事业飞跃发展,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道德和心理因素在培养现代人才中的作用.一些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正广泛而有效地探索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和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现代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改革和研究必须沿着《决定》指引的方向,站在改革的前列,努力探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目的品德评定方法可靠性验证我们在学生品德评定指标体系研究中运用了学生自我评定、学生小组互评鉴定、教师指导监督的方法.取得了被试学生各项品德要素的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直接影响整个指标体系的定量化研究的结果.显然,对这一评定方法所取得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可靠性检验,从而证实评定方法的可靠与否.品德评定方法基本模式的建立过去,学生品德评定往往都是由教师凭经验、印象评出.这种评定的准确性过分依赖于教师的素质.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素质,评定的效度将大大降低,甚至完全评错.同时,这样的评价也不适应教育对象主体意识不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目的 当今世界教育事业飞跃发展,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道德和心理因素在培养现代人才中的作用.一些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正广泛而有效地探索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和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伊春市第二中学实验课题组表三自卑度测验班级参测人数自卑感很强有一定自卑感充满自信人数%人数%人数%实验班114494298484211174191对照班1165143975648289777表二耐挫折测验班级参测人数很强薄弱很弱人数%人数...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抓德育难,难于上青天”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深切感受。改革开放如打开一扇新窗,新鲜空气进来了,但苍蝇、臭虫也随之而来。邓小平说,改革开放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腐朽思想的滋生、社会风气的某些恶化。在学校具体表现为,学生不讲文明礼貌,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所在学校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些现象,教师们无不感到育人之难,有的老师甚至于见了调皮学生就怕,进教室就犯愁。…  相似文献   

7.
品德评定是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理应对学生品德评定方法及原则有深入的了解。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探索着各种方法,以期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定性描述为主,一类以量化测评为主。 定性描述通常以教师的评语、粗略的等级划分以及学生自我小结等形式出现,这类方法在评价学生思想品德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类评价过程中,教师、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体系进行参照,评价要求也无法统一,所以评价很难客观,不可避免地要带上主观片面性。而且,运用文字进行描述,很难把各个受教育者之间思想品德的差别区分开来,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8.
品德,又叫道德品质,即个人的道德面貌,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个人可以依据一定的行为准则产生某些有关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举动。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某一经常的、一贯的共同倾向,便是他的品德。品德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它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祖亮 《班主任》2004,(12):14-15
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做好,学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和道德品质,将来就可能难于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学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中学生品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课的考核和成绩评定合肥经济技术学院(23005)夏炳乐一、把平时实验的考核成绩作为化学实验课成绩的评定方法平时实验成绩是指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而得到的成绩,是对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及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  相似文献   

12.
外语能力评定与考核机制的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被"费时低效"的现象所困扰.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制定科学合理的外语能力评定与考核方法并坚决果断地加以实施,促使外语教学围绕着外语能力培养来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动手"的积极性,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
14.
学生的品德问题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学生全面发展勿庸置疑。然而,在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正处于调整、重构的过程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也无不受到影响和冲击,有些中学生的品德问题行为令人堪忧。重视学生品德问题行为的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已成为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合格评定”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肉制品生产与控制》行动领域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为例,分析了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了以"合格评定"为主的一种新的考核模式,以其达到使考核真正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因为它直接、具体、实践性强,并使学生处于独立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做好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动用其智能,也需要调动其品德  相似文献   

17.
教育工作,德育为先。中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抓紧抓好,要充分认识到搞好中学生品德教育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较高的道德素养,为他们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品德能力,是特指人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判断道德是非、控制道德行为的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认知能力(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杜会思潮的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审视、辨别现实生活中价值观念和道德现象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正确评价、控制、激励自身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能力)。智育需要培养能力,德育同样需要培养能力。增强学生的品德能力,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学校德育工作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学生品德能力培养,首先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客观要求。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由品德知识、品德态度、品德能力、品德行为等诸多层次组成的整体结构。各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是不可相互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与设想在近几年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和固有的说服力,加上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会取得较好教育效果的。因此,在改革教学的同时,我们积极改革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并采取了量化手段,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实行考评。针对的主要问题是:(一)在贯彻教育方针上,重智育,轻德育,以“一好”代替“三好”,片面追求升学率;(二)在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上,存在着“两多”、“一少”;“两多”即:一是章法规定多,除《中学生守则》外,学校还有学生“道德  相似文献   

20.
一人们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一种整体潜能结构,由诸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借鉴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我们可以把思想品德素质结构中的基本因素归结为“内容”和“行为”两个交叉的序列。内容序列通常包括政治觉悟、思想观点、道德准则、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等五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包含着丰富而带有时代特点的具体内容,体现出社会现实生活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客观要求。行为序列一般包括品德认识、情感态度、品德能力、实际行为等四个层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知、情、意、行”的行为目标系列,它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