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邵璀菊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146-148
作为自媒体的新宠儿,微信以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受到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伴随校园“微浪潮”的兴起,给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诸多冲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以树立微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提升思政教育者的微素养和微能力为根本,以构建微体系为着力点,将微信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导向,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核心和实质性的课题,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基本格调是积极健康的、务实向上的,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容低估,这与社会舆论导向的失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不响大有关系。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导向,必须把爱国主义作为基本主题,把集体主义作为基本原则,把社会主义作为根本方向,把社会实践作为根本途径,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为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6):8-12
微信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及其社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应充分利用微信技术,通过革新教育理念、借力微信平台、创新教育方式、净化微空间等措施,努力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今手机通讯技术快速发展和4G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微信作为手机媒体在现有社交媒体中是用户人数最多,用户在线活跃度最高的社交媒体。微信以其特有的功能吸引着大学生,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的日常主要的交流沟通工具之一。2014年7月,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发动广大党员订阅使用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的通知》,各高校应根据通知的要求利用此次契机,将微信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融合,从而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当前,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作为网络使用比较频繁的一族,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大学生理想信念产生迷茫、价值选择出现困惑、理性精神缺失、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出现矛盾。为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目标,加强文化引导,构建网络先进文化;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加强教育引导,形成教育机制;加强互动引导,形成联动思维,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李晓蓬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5):23-24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渴望投身社会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 ,他们重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主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大学生把人生的价值转向获取狭隘的自身利益上 ,出现了背离社会和集体利益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倾向。培养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首先要采用课堂学习与业余学习相结 ;其次要给他们树立学习榜样 ;再次要组织他们参与社会实践 ,进行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7.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6)
以微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内在运行逻辑,更有鲜明的实践价值。然而,在实际运行中,面临诸多困境,突出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含的政治性和潜隐性与微信所呈现的实然形态存在冲突、大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服务存在速度差、微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联合不到位。破解上述难题,应从微信息、微服务、微联合等方面着手,准确把握着力点、彰显隐性教育魅力,优化微服务质量、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强化微主体联合、形成隐性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8.
曲洪志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1):78-84
本文从社会价值导向的含义和作用入手,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几种主要的社会价值导向,并论述了社会价值导向多元化的危害和坚持 义集体主义价值志向的主导地位的重要意义。最后,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在层次性和发展的阶段性、正确理解集体主义的原则以及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利益分配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徐燕玲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133-135
微信作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要通过打造微信平台、加强监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者素质、加大对大学生教育的引导力度、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等措施,充分发挥微信的优势,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自2011年微信出现后,微信平台的发展势头迅猛,并在大学生网络通讯方式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微信平台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呈现为:倾向短小简洁的学习材料;倾向快速浅显的学习方式;倾向直观有序的学习任务;倾向互动参与性的学习方法。微信平台在大学英语隐性课程构建中具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信息的生动性、信息交互的时效性、消息内容的丰富性等优势。基于微信平台构建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可从"微"化课堂构建、"微"材料资源、"微"团队任务、"微"竞赛、"微"评体系、"微"资料库及"微"生活平台等方面实施,最终将隐性课程学习延伸到师生的"微"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孔超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4-77
以高校读者问卷调查为依据,了解读者对微信的接受程度及对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使用需求,提出建立基于微信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的总体思路。随着微信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对微信的运用会日趋成熟,微信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中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主要包含正文、摘要和文末超链接。研究和完善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策略,有助于拓宽对正文内容来源的认知,有助于合理选择摘要表达的方式,有助于强化文末超链接的有效推广,最终服务于高校信息有效传播的要求与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邢晶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1):6-9
XING Jing(Beijing Private Education Association,Beijing,100083,China)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没落的共同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传统文化的道德性、责任感以及国家对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关注度出发,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试图找寻如何在高校中展开申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音乐专业大学生中有相当部分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偏失,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观念上重专业轻文化,学习上重技巧轻理论,伦理上重个体轻集体,志向上重眼前轻长远。应坚持以德育为主线,指导他们理顺德与才、技能与文化、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林晓红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2):59-60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把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机构的作用;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他们掌握求职技巧,使就业指导工作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20.
高校应将文化育人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夯实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文化基础,确立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文化坐标。通过以爱国主义为主线、注重与历史结合、弘扬传统美德、正视文化交融、强调内外兼修等方面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