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转喻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主要从概念邻近性角度对转喻进行认知研究。他们从认知角度对以Jakobson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提出的空间邻近性转喻观进行了拓展。原型范畴理论转喻观则把转喻看作是以空间上"部分-整体"邻近性为原型的范畴。虽然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转喻认知研究对当前的转喻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仍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别+A"祈使构式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否定祈使句式,本文从语法转喻的视角探讨了该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概念转喻模型"结果代动作"是该祈使结构生成的认知理据,而构式义对形容词词汇义的语义压制是实现概念转喻具体操作的深层动因。"别+A"否定祈使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的构建有助于界定进入此构式的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新闻报道、网络论坛,甚至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等各种文字载体均出现了"门"族词语"繁殖"现象,并呈现有增无减势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转喻现象。作者运用英汉语料,从转喻的认知机制和过程来诠释和论证这一现象,以探索"门"族词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作者也探索性地提出了"门"族词转喻认知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假说,并主张其凸显的不确定性和复合性,这是对于原型理论的发展和案例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转喻的修辞功能研究逐渐淡化,认知属性的探究日益深入。转喻本质上是概念性的,是基于邻近性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下,转喻的研究经历了转喻视角化,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转喻的矩阵域观,内涵外延传承说,以及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转喻研究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的阐释。这一研究趋势也促进了隐、转喻的关系探索的深化,从最初的包含关系、两极观,到连续统,继而发展到转喻基础观,即隐喻的生成、建构或理解依赖转喻。  相似文献   

5.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义项的语言现象。目前,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已突破传统的词汇学研究范畴,拓展到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中。其中,原型范畴理论从宏观上为此提供了框架模型,而认知隐喻和转喻概念从微观上为一词多义提供了必要的理据。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采用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深入探究一词多义的普遍性、延展性,并简要分析其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各种理论的出现,为解读汉语网络流行语提供了新的视角。以"‘X精’格式""凉凉""上班996,下班ICU""我太南了"等网络流行语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理论、象似性理论、关联原则等方面,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形成、认知心理和构成机制,从而对汉语词汇的语义演变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一些学者主要从概念邻近性对转喻进行认知研究。这种转喻观是以结构主义的空间邻近性为基础,并从认知角度对其研究进行了拓展。但认知框架下的概念邻近性转喻观研究仍有一些不足,如未说明转喻是实体间关系还是域间关系,未澄清转喻是否必须要发生指称行为,未探讨影响常规转喻和新奇转喻形成的因素等。从概念邻近性角度对转喻定义不应忽视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的影响,概念邻近性转喻观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转喻是一种认知的模式,这种认知模式是以一个概念实体为参照点,为认知另一个在同一领域内的目标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转喻的认知往往通过凸现的部分或者邻近的部分来把握整体映射。本文探讨了转喻的认知、结构和功能,并且从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来解释转喻机制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倪捷鸣 《考试周刊》2013,(66):87-90
不同于以原型为中心建立辐射型多义网络的研究范式,THROUGH层级多义模型的建构不仅能够分析词义引申的认知理据,还能解释语境对词义的具化影响。此模型设定THROUGH有上位概念层与下位语境层。在上位概念层有一个主图式范畴及三个次图式范畴,分别表述为:"穿越"、"在……内部运动"、"在……内部扩散"、"运动至……边界"。位于同一概念层的主次图式之间是认知转喻的邻近关系。下位语境层是上位概念层抽象图式的具化引申,是上层图式范畴融于认知语境、认知操作实时推导的结果。此模型体现了上位概念层的开放性与下位语境层的动态性,下位语境具体义对上位抽象图式范畴的引申具有系统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对新生群体进行范畴化形成词汇的过程中,会运用到隐喻、转喻、连续转喻、隐转喻和类比等多种认知机制。其中转喻占70%,发挥着最重要的功能。在这些认知机制的综合作用下,语义原型范畴得到了扩展,不同范畴之间产生了互动,有些词汇还需经历再范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不同,其经验主义语义观主张语言意义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反映。认知语义学在遵从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者基本认知能力和其经验对习得新知识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原型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概念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情感具有基于生理变化的复杂的概念结构,这些生理变化构成了语言对其进行概念化的基础,语言表达式又通过隐喻和转喻形成表达此感情的概念结构体系.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模式,转喻经常用于"感情"范围的表达,同一感情范畴可以同时具有转喻和隐喻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转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密切相关。转喻的发展经历了从修辞手段到认知方式的转变。心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情感的发源地和精神活动的中心,英汉语中有关"心"的表达都异常丰富。该文以"心"为研究对象,从概念转喻的角度分析英汉语中"心"的惯用表达方式和概念转喻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名词再范畴化,是指由指称实体的名词转用为描述事物性状的形容词、突显整个活动事件参与者关系的动词、或者表达整体类别等抽象意义的不可数名词的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其本质在于认知主体以名词表达式所激活的认知域为基体对事体的不同侧面进行了不同的识解。识解操作凭借的是我们人类认知世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范畴代属性、部分代整体、特例代类属等概念转喻。转喻机制是再范畴化的词类的新的表述意义。再范畴化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中一种基本的认知规律,即基于原型效应上的范畴化,非范畴化,再范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类特有的"吃"文化造就了"吃+NP"构式极强的能产性。基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论及其核心观点:现实—认知—语言,"吃"的所有构式被分为原型义("吃+NP_f")和引申义(吃+NP_(-f))~①。所有的引申义都是以原型义为圆点,以转喻机制为其首选和核心机制,按照转喻→转喻、隐喻混合体→隐喻路径机制,由中心向四周辐射衍生而来;"吃+NP"构式的施事论元在随着原型义向引申义转换扩展中,也经历了从有生性到无生性的转换;根据"吃+NP"构式的演变机制路径之特点,我们对词典里"吃"的八种释义重新排序。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义学认为概念转喻是思维、认知推理的方式,在语言使用中具有普遍性。体验性是转喻具有跨语言可译性的认知基础,"语言-认知-世界"的多重互动和谐原则是概念转喻翻译的总体认知原则。研究提出三条转喻翻译的认知语义策略:(1)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建立转喻认知图式,实现创造性的翻译;(2)把转喻翻译看作是一个双重认知过程,传达准确的文化意义;(3)转喻翻译要在目标语中找到概念和形式的统一,实现源语和目标语认知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三个重要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以及框架语义理论,探讨英语多义词的认知本质以及认知机制,旨在构建英语多义词的多维认知观和拓展多义词的认知视角研究,以期对多义词的习得和教学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区激活和转喻化均属认知识解操作,两者区别主要在于:区激活是发生在概念内部的一种非转义现象,转喻化则是基于一种偶然的语境关联,牵涉两个概念之间的转义,属转指现象。转喻化源于概念之间的意义映射,而区激活仅涉及概念内部某一成分的凸显。区激活无须转移指称对象,转喻化则必须转移指称对象。转喻化实为"靶域包容源域"或"源域包容靶域"。两种包容关系受制于不同认知操作机制:前者为"域扩展",后者为"域缩减"。相比转喻化,区激活仅受制于"域缩减"这一认知操作机制。"区激活"定义的泛化不利于转喻化和区激活两类相关现象的深入研究,更会使其丧失应有的理论价值,故应将两者加以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认知科学的深入与发展,概念转喻视角下习语的研究也逐步展开、深入.本文认为,语言模糊性为概念转喻提供了可能,而同一认知域中概念的连续性及概念的拓扑空间则为概念转喻提供了映射基础.本文以含有人体名词"眼睛(eve)"为例,从概念转喻的角度分析了习语的形成机制及概念的连锁映射,同时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进行了对比.该研究将对习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对"转喻"的界定都是指语言概念的转换,主要发挥着修辞的作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转喻"的理解弥补了传统语言学中对"转喻"了解的局限,而是从语言识别的角度对转喻进行研究,从中可以明确,转喻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作为认知机制存在的。本论文针对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转喻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