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作为一种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新形势下的小学生养成教育,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性养成教育,寻找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生养成教育之道。一、正确理解素质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关系"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  相似文献   

2.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高对养成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最需要解决的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什么是“养成教育”呢?首先理解“养成”一词,就是通过抚养、教育使孩子成为合格的人。“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基本技能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养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同时,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不仅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一、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养成教育氛围开展养成教育首先必须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全校共识,这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要使全校教职工明确,养成教育是促进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全面提升全体学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其内容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把握养成教育的特点,顺应时代变化,捕捉中职学生需要,较好地处理养成教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一、养成教育———培养职业人才的冶炼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冶炼教育,其根本任务在于清除各种误导造成的污染,奠定良好的精神定势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为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效进行拓展精神空间和构建心理机制。(一)关于养成教育的目标人的行为是受精神支配的,是人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单有行为的“养成”是“养”而难“成”的。养成教育必须实行精神定势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双管齐下,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推动精神定势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以精神定势养成教育促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巩固升华。具体来看,养成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师德是教师的核心职业素养,加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关键所在,是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针对当前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存在的工作机制不顺畅、教育内容片面狭隘和教育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师德养成教育工作机制、"四个载体"丰富师德养成教育内容、"一份档案"完善师德养成教育考评机制、"三个体验"提升师德养成教育工作实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杜丽军 《文教资料》2014,(33):114-115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将受益终身。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他们的认知规律,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切实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一是良好的养成教育是促进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二是通过养成教育的多元主体实践活动,使小学生获得多元化发展;三是在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活动中可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四是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促进社会、家庭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一、养成教育对高中生具有特殊意义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过程.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还指出: “德育对中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这是对德育和养成教育关系的精辟论述.在广泛开展养成教育的同时,如何使养成教育促进德育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从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发展来看:养成教育的发生是和人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强迫性,而德育的发生则是和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认为这里的行为习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语言习惯,三是思维习惯。在养成教育方面,班主任的作用很大,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检验班主任工作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检验一个班级是否有朝气、有秩序、有凝聚力,要考察细节,细节最能考验一个班级的软实力。而软实力的形成源于好习惯,也就是养成教育,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年纪小,随意性大,是养成教育的起点,更应注重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0.
养成教育是一种习惯教育。抓好养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幸福,有利于提高国际形象。而养成教育,就是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金尧江 《天津教育》2021,(11):89-90
新教育形式下幼儿园课程改革是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基础,作为幼儿园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管理者,要贯彻新的管理理念,改善当前幼儿园教育管理问题,推动新型教育管理理念的贯彻落实;结合幼儿教育五大领域构建特色课程,丰富幼儿生活;同时从管理者和教师两方面入手,完善当前幼儿园管理体系,全面推动幼儿园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实质是管理育人,管理育人是高校育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管理育人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与新要求,管理育人的内容、方法及手段必须适应新形势,在继承中创新、改革中发展,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国家教育信息化中各要素的有序运行,进而实现教与学的变革目标的支撑与保障。近几年来.各国在其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中都将教育信息化管理视为重要领域。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出发.重新认识教育信息化管理:并将关注点聚焦于中观层次——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在分析、反思国内目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方面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接着重点分析澳大利亚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政策,以资为信息化管理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最后文章通过分析多国的发展经验、教训来寻找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新动向,预测我国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下一步发展是走向管理职责和领导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间,我国的公共管理经历了由传统公共管理向新公共管理的转型和过渡。"新公共服务"理论则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其核心理念是:政府的功能是服务而非"掌舵"。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审视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管理中的"末位淘汰制",可以发现它的诸多弊端,应该从教育管理机构职能转变、教育管理干部意识转变、教育管理政策导向转变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李鹏 《江苏高教》2021,(1):110-115
职业教育管理嵌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网络结构之中,这种“双重嵌入”决定了职业教育管理的制度演化是从外到内的嵌入式变革。在历史上,中国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在国家经济形势、社会矛盾和政策文件的推动下经过了四次嵌入式变革。但是,由于路径依赖、意识形态等多种原因,中国职业教育管理在组织架构、主体参与、权责匹配、运行机制和技术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现实问题。因此,在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管理需要嵌入在新的制度体系中,根据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和时代要求进行深度变革。  相似文献   

16.
学籍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籍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教学管理全过程,对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常规(普通、成人)高等教育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特点的比较与分析,认为学籍管理要不断进行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要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要为教育终身化、大众化服好务。  相似文献   

17.
教育管理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新的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对象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等,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高校教育管理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如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促进教育管理的人性化等,真正实现教育管理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教育管理创新是儿童艺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艺术教育管理创新首先要更新儿童艺术教育管理观念,其次要创新儿童艺术教育管理行为,包括明确儿童艺术教育机构内部管理职责、构建儿童艺术教育集团管理模式、构建儿童艺术教育教师培训模式和构建儿童艺术教育内部机制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需要“以人为本”。心理契约教育管理模式弥补了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它可以提高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创新教育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呈现出新特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经济转型期在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分析了当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提出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