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  相似文献   

2.
爱心家访在老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浑然架起一道五彩缤纷的心灵彩虹。它使我们走过了咸宁温泉的每一个角落,第一次弄清楚了不曾去过的一些地名:杨家脑、萧桥、张家湾、陈家湾、浮山大道、茶花路、温泉路、桂花路……一家家真心实意的热情接待,一番番和风细雨的情感交流,一场场深入人心的亲密接触,使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3.
柳芸 《福建教育》2005,(8A):60-60
那是五月的一个闷热的下午,天压得很沉。在昏沉的状态中,我走进了五年级教室。那节课上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过许多名师上这节课,我也想好好“实地演练”一番。说完导人语,我打开粉笔盒,一条拇指大小的蛇正蜷缩在里面,我尖叫一声冲出了教室,身后是一阵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4.
“老师,我不喜欢您!”纸条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犀利无比,似乎渗透着小力满腔愤恨。  相似文献   

5.
偶然的机会我改教了数学,由于一切都是生疏的,于是我每天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到二(1)班听贲老师的随堂课。我习惯坐在南墙边的第一张桌子前,这样觉着既听得到老师的,又能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反应。也许我没过多地留意,就在我身边,我的左侧面,一个小男生却在关注着我,也许他当我是一般意上听课“检查”的老师吧,感觉得  相似文献   

6.
教师家访可以直接彳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更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家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耐心倾听家长对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我并非不苟言笑,可以说我很乐观开朗。可是,当我接手五(1)班时。喜欢笑的我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前任数学老师告诉我:“这个班后进生占1/3,是很难调教的噢!”那语气像甩掉一个大包袱一样,轻松俏皮。可想而知,当时我的心情有多暗淡,接下来的情形谁都想象得到。  相似文献   

8.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  相似文献   

9.
从教记事     
从小城镇里调到大城市里教书,最让我感到困难的是家访。这可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什么街道什么巷什么小区什么楼道,让你一下子就懵住了,特别是对于人生地不熟的我来说。  相似文献   

10.
11.
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孩子能就近入学,关键问题是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加强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不断反思,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孩子能就近入学,关键问题是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加强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不断反思,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包军 《中小学管理》2003,(12):41-42
近些年来,我地有一大批农民常年在外打工或做生意,把孩子撇在家里,让孩子的祖父母或亲戚照料。上学期,我校120多名学生中,“留守孩子”占了有四五成。为确保这些“留守孩子”能够在校内外正常地学习和生活,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管理措施。1.摸清底数,建立“留守孩子”档案每学期初,我们都要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要求教师高度重视“留守孩子”的情况,在摸清底数的同时,全面了解“留守孩子”现有家庭成员状况、经济状况、父母去向以及其他相关情况,以此为基础,建立各年级“留守孩子”档案。2.坚持经常性的家访工作农村小学教育尤其需要家长的密切…  相似文献   

14.
家访回来     
张港 《教书育人》2004,(5):49-49
才初中二年,我就当上了知青,又是“知识”又是“青年”与我没有一样合乎。可那时全这样,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没过多久,队长叫我进了队部,队长说:“你麦割得好,到场部去,去教书。麦割得好,书也定教得好。”我竟然当上了教员。  相似文献   

15.
电话报喜     
放学的时间到了,我照例清点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看着站起来的又是那些经常拖欠作业的孩子,我的心里充满了无奈。眼看他们就要毕业了,如果就这样让他们走出校门,能算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吗?我掏出了手机,至少我要告知他们的家长。  相似文献   

16.
特殊的挽留     
马春兰 《宁夏教育》2004,(7):127-127
2003年9月,我告别了女友和她所在的那座充满巧克力香味并足能让我终身定居下来的城市,来参加了县举办的教师招聘考试。  相似文献   

17.
信念     
跋涉了十多里山路,来到了一个村寨前。房屋很多,都是吊脚楼。坡上隐隐约约传来读书声。“兰老师,上面就是学校,四年级班的同学们终于把你盼来了!”方老师喘着气,话里带着激动。方老师是上寨村小学负责人,五十多岁,是特意来接兰老师的。兰老师刚刚中师毕业,9月5日接到局里的分配通知。到了学校,放好行李,兰贵就拉着方老师去见学生。拗他不过,方老师带他来到四年级教室。“同学们,这就是你们的新老师。兰老师,你跟同学们见见面吧。”兰贵点点头,环视一圈:多纯朴的山里孩子!心里有一种无比的亲切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陌生的苗乡,陌生的学…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在一个偏僻的村小读书,那里只有一个姓彭的民办教师,他带了全校4个年级的课。记忆中,他削瘦的脸上总呈现着春花一样灿烂的笑容,这也使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欢乐。每次放学时,他会给粗心鬼去找伞,如果是大雨暴雨,他还会护送我们过河。趴在他结实的背上,我觉得老师比父母还好。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时,我被分配到皖北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教书,相爱多年的女友也因此与我拜拜。心情糟透了,我抱怨命运的不公,哀叹社会的不平,许多大学时不如我的同学大都留在了城市,最差的也进了县里的小学,有的还进了政府部门。开学都好几天了,我才极不情愿地带着简单的行李去报到。  相似文献   

20.
山里的孩子     
郑伟 《内蒙古教育》2000,(12):27-27
师范毕业后,我回到了交通不便的家乡,执起了村小的教鞭。几年的从教生活,十几里山路,上班下班,天天如是,年年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