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业务》第六期发表张长起《加强中学新闻教学》的文章说,在这样一个新闻社会化的时代里,我们的学校,尤其是中学,加强新闻教学,培养具有较强新闻写作能力的中学毕业生,以适应进入社会生活后的需要,这是非常重要的。强调在中学里加强新闻教学,除了适应时代的特点以外,还有几点理由:一、新闻写作主要靠抽象思维(当然也有形象思维),而中学生已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这就具备了新闻写作的条件;二、中学毕业生走上  相似文献   

2.
新闻播音工作需要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为大背景,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实际,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播音工作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实现新闻播音工作的根本任务。介于此,本文结合新时期的社会特点,从三个方面对新闻播音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几年的新闻采写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做一个好记者非常难。这个职业要求你有激情、能吃苦、善学习、爱思考。几年来,我在新闻采写中始终坚持着这样几条: 一、充满激情,认真深入生活 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新闻记者眼里的生活,既涉及人又包括事。它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整个人生。我对生活充满激情,对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4.
有些县市报的新闻记者虽然生活在基层群众之中,但写出的新闻没有多少新鲜的感觉。原因是多方面的。忽略对新闻角度的选择是一个原因。 这里,笔者就自身的新闻实践,针对这个问题略谈一二。 1、立体透视 前年9月份,东台市南沈灶镇一位中学生在路上捡到一只装有1430元的钱包,当即送交了老师。这样的社会新闻,许多人是不屑一顾的:不就是拾金不昧吗?从这位中学生的举动中能否挖掘出新意?我去采访了。这位中学生拾金不昧后.在学校里听到的是一片赞扬声,而回到家由却遭到嘲讽。掌握到这些材料后,我决定由一个中学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新闻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形式,新闻的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手段等必然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6.
现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纸媒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获得重大提升,与之相对应的如何加强对于民生诉求的关注与反应,为社会大众与党委政府建立有效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今的工作重点.为了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民生诉求,纸媒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变革.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纸媒民生新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纸媒民生新闻为了能够有效摆脱这一桎梏,就需要加强改革优化,提升自身的质量水平,才能在融媒体时代下充分发挥纸媒民生新闻的功能.本文将对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纸媒民生新闻品质进行梳理解析.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人们了解生活、暴露社会问题、传播民生状况的关键途径,通过新闻,能够放大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此来解决问题,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以往的纸质传播逐渐转向了新兴媒体传播,因此,这也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工作者,也需要认识到社会改革的趋势,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特性,实现职业的转型,以此来适应新闻发展.基于此,本文便围绕新媒体时代展开探究,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转型与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21世纪的临近,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全新的时代里,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生产要素,带动社会生产中各种劳动形式向以脑力劳动为主和不断开发新知识资源的方向发展。新闻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新闻媒体是社会信息的总汇和传播的枢纽,又是知识的重要集散地,因此,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就必须加快新闻改革的步伐,以全新的姿态为知识经济服务。 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规律,树立新的新闻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带动经济、政治、文化、新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也…  相似文献   

9.
刘志奇 《新闻世界》2013,(10):169-171
民生新闻题材广泛,是一座新闻富矿,但我们要挑选最适合社会需要、群众需要、时代需要的东西。我们要选择让社会、群众、时代接受的东西,并产生良好影响,这样方能有益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0.
西方一位著名记者认为:“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水平。那么,他往往就是没水平。”新闻是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今读者已不是坐在办公室一杯茶看半天式的阅读,新闻的指导与宣传,已经不是读者的首选,对新闻的多种选择已成为可能。市场经济的时代,他们在公交车上、地铁里、上厕所的报纸。可读是读者的第一选择,也是首要选择。能否在新闻竞争中留住读者,笔者以为最重要的就是在这百字左右的导语写作里。笔者粗浅规类目前不能…  相似文献   

11.
王珩 《青年记者》2012,(19):36-37
新闻线人是近年来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和媒体竞争需要产生的一种社会职业.媒体进入市场化和商业化运营后,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直接体现在对新闻信息源的争夺上.如何在有限的新闻资源里挖掘到更广阔、更独家的新闻线索,如何在日趋残酷的媒体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都敦促媒体在挖掘新闻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下更大的工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媒体打出了“有偿征集新闻线索”的口号,于是就催生了一批以提供新闻线索为生的新闻线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实际工作中,新闻采编是一种技术性强、专业性强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就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不断的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升职业素质。因此,本文就针对新闻采编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加强新闻采编技巧,同时也提高新闻的采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社会变动的记录和反映,新闻与语言有着不解之缘,不仅在以文字符号为主的印刷媒介上是如此,即使像广播,电视这样的电子传播媒介也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语言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随着社会变动,语言要不断的“用工作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话来充实它的词汇”,语言的变化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这个事实客观上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一课题:怎样使新闻语言带有时代风格的特点? 也即如何更有时代感的传播新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新闻的定义和地位 “社会新闻”这个名词,在过去一段较长时间里,我国新闻界较少提及。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给社会新闻下定义——社会新闻是侧重报道世态人情、社会道德风尚、人们业余生活及某些社会性事故、犯罪的新闻。 这个定义主要是从报道内容上来讲的。事实上,我们也许还可以从报道角度上给社会新闻另下定义。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如此下定义可能会引起诸多争议,造成一个模糊概念,难以指导工作。 社会新闻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给它分成几类:社会生活新闻,社会道德风情新闻、社  相似文献   

15.
(一) 记者的素质,是记者的思想、政治、文化、业务、道德、作风等诸种素养的总和。素质主要来自社会实践,来自勤学苦练。它是知识的积累,经验和智慧的升华,任何天才也不能例外。时代在前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发展,社会生活要求不断提高记者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也是伟大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理论观点开创了无产阶级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新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和确立工作理念,以适应新闻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具体内容包括:适应时代需要,即要用时代要求来审视新闻工作;用好执政资源,即要将新闻媒介作为一种执政资源;做好媒介整合,即整合传统媒体、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重视能力建设,即要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做到内外统筹,即要统筹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报道;遵循新闻规律,即要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信息时代,图片作为一种媒介,正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新闻摄影作为其中的一种传播手段,正在悄声无息的发生转型: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开始追求审美价值。这是源于受众人群审美认知的不断上升,要求新闻摄影增强其艺术性。新闻摄影艺术化的趋向一方面使其前进,一方面也与其传统特征产生些许的矛盾。我们应正视新闻摄影艺术化的趋势,这是时代和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新闻工作者面对的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出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社会生活变化的频率日益加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出现的进步与改变,其速度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二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作用关系日益加强,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变动,其影响往往会超出行业与地域的局限,对广大领域发生影响。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民众对新闻深度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件,更需要知道这些事件发生的原由,不仅要知道这些事件对自己生存…  相似文献   

19.
陈海波 《新闻窗》2012,(1):83-84
新闻评论写作是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之一,在实务新闻学课程群构架中居于重要位置。在全媒体时代的语境下,新闻评论写作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需要与时俱进.从而培养出适应当代媒体环境、准确感知社会舆情、具备一定评论素养和写作技能的“准”新闻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技术融入并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创新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传统广播这一存在非常长久的媒体来说,就更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以更为全新的形象来服务大众,让大众所钟爱和信赖。作为从事广播新闻的工作人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想通过本文谈谈广播创新以及如何在新时代下发展广播传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