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陈旧的德育思维方式是时代的呼唤和德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新时期学校德育要从道德理性走向情感体验,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从知识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外在他律走向内化自律,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适合德育活动的内容及"新三中心"的课程理念和使师生关系更和谐三个方面对道德体验学习对中职学校德育活动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分析了道德体验学习在中职学校德育活动中应用的措施,如教师转变角色、使学生成为道德体验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及建立能促成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平等交往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素质教育、学校德育自身的的缺陷失呼唤德育创新,必须构建全面、主体、开放、现代、自主的德育新观念,促进动静、虚实、明暗,开闭,引灌结合,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思想品德素质及学校德育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4.
德育工作的情绪化以及德育效能的低下一直是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问题,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理性程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就研究德育理性的原因、德育理性的内涵及表现、德育理性的特征、研究德育理性的意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德育工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论学校德育的人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方法上,一味讲求单向灌输;在德育内容上,与学生生活相脱离。教育的最终日的是实现对人生命价值的关怀,使人幸福。因此,人性化是学校德育的最终趋势。德育的人性化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它符合人的本性,也符合德育的本性。所以,学校德育要加强主体性,更新方法,使德育回归学生生活,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广州市第89中学的老师要求学生早上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并妥善保管好,等到下午放学的时候再将鸡蛋完整无缺地交到老师手上。当天,班上总共有40多名学生,只有10来名学生能将鸡蛋完整无缺地交到老师手上。这时,老师才缓缓道来:“一个鸡蛋,你们保护一天都这么难,可想而知,你们的父母辛辛苦苦将你们养育成人,每天要付出多少心血啊!”那一刻,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呆”住了,老师“趁热打铁”,语重心长地向学生们讲述了应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父母,热爱自己的家庭。这一种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体验美德的“体验式”德育不同以往单纯灌输“教…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一种对于理性的建构。知性德育的极端化导致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使德育走向抽象化、虚假化和失范化。生活德育在批判知性德育的同时,将德育泛化为生活的全部内容,把"知识"与"生活"割裂,使"生活"概念化、理想化和绝对化,跌入非理性的泥淖。实践理性德育汲取了生活德育论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肯定了知性德育论的合理成分,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使普遍的道德法则深入人心,成为人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8.
论学校德育的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使学校德育生活化。具体措施有: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师德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学校德育价值的研究,可以从学校德育价值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方面来展开。德育价值的主体是社会和个体(学生),但是,两者在德育价值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德育价值问题,这个范围的边界就是德育的目的;学校德育价值必然是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能...  相似文献   

10.
胡斌武 《教育导刊》2005,(12):11-13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演变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988年以前,系德育课程目标时期;90年代,演进为德育分段目标时期;新世纪,迈向德育目标系列化时期。德育目标的总体走向是:从社会本位走向人与社会的和谐,从依附个体走向独立人格,从模式化德育走向个性化德育。  相似文献   

11.
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囿于传统的教育章法,而应力求把创新思想贯穿其中,使之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这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赋予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客观要求。在这里,转变德育观念是先导和前提,实现德育工作手段、内容的创新是基础,也是关键,建立起新型 的德育机制则是条件,也是保障。  相似文献   

12.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体验"与德育有着密切联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本文试图在界定体验、道德体验的基础上,论述道德体验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我国目前学校德育的实践,从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改革中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暗示教育是学校德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暗示教育以其科学的心理学基础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提高学校德育效果,但其教育影响有正负功能,需要科学、正确予以引导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15.
龚晓珺 《成人教育》2012,32(7):87-89
当今高校德育的低效令人担忧.理性审视高校德育缺失合法化的历史症结,分析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对人的解放的现实呼唤,深入探讨基于生活世界的高校体验式德育的理论诉求和实践路径,以期探寻高校德育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6.
17.
提高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共建”的路向,社区导向的学校德育,可以很好地体 现这一路向。本文就此作了具体的论述,并就社区导向的学校德育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毕玉让 《中国德育》2007,2(3):62-63
在当前中学德育实践中,人们习惯采用的教育方式是灌输与教导。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式的实效性比较差。近年来的德育研究提出进行“体验式道德学习”,即让受教育者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被感动,从而引起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制导下,从关注学生个体成长角度来看,我认为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感动是增强德育实效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识、情感、思想与心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德育”正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因势利导,在“网络德育”阵地上筑起一道百毒不侵的长城,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情况,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在已有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对学校德育工作保障不力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国家权力机关立法这个新思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专门的学校德育法规之前,先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的学校德育法规。学校德育立法既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又可以为国家权力机关对学校德育工作发挥监督作用提供法律法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