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是有关世界观的学说,哲学的发展是人们不断对世界进行思考的结果。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思考的对象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古代是本体论哲学.近代是认识论哲学,现代哲学则关注对反理性和语言的研究。中国哲学不应只强调自身与西方哲学的不同,而应努力去思考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去进行创造。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哲学研究表现出哲学方法的统一化、哲学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哲学研究问题域的转换等国际新趋势.受此影响,国内西方哲学的处境化也出现新动向、表现出新特点.就研究内容来看,近年来西方哲学史重要领域的研究都有新进展,但专门针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应,西方哲学处境化呈现包括研究方法的转...  相似文献   

3.
德国古典哲学对现当代西方哲学具有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就其影响的广度而言,德国古典哲学所包含的不同体系以及不同体系的不同方面,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不同流派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就其影响的深度而言,可以说德国古典哲学规定了现当代西方哲学讨论的根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传统是活生生的,它通过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刺激作用而构成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强调现当代西方哲学之实现了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时,必须充分注意到两者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形而上学的含义在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发展史中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后转为哲学名词。在西方哲学中是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从黑格尔开始,才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  相似文献   

5.
重审西方哲学背景是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它意味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研究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而与西方哲学学科相交叉、渗透,意味着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西方哲学发展史的进程中加以考察,而且意味着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研究西方哲学传统本身,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西方哲学流派进行比较,使它们相互“对话”。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对待西方其他哲学流派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重审西方哲学背景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到整个80年代是第一个阶段,90年代后为第二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研究的重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近代哲学的关系问题上;90年代以来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在重新评价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学者们围绕是否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究竟应该从现代西方哲学中吸收哪些合理因素、西方现当代哲学对于近代哲学究竟有哪些继承关系等问题展开研究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纵观西方哲学史,天文学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每一次猜测性的假说和实证性的发现,不断地揭开了宇宙神秘面纱,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带来人们认识上的巨大变化,从而推动了哲学的产生和不断向前发展。天文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当之无愧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韩震 《教学与研究》2002,8(8):45-49
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 ,既是一个时间概念 ,也是一个性质概念。它体现着西方哲学家对笛卡儿以来哲学传统的继承与背离。现代西方哲学家离开了传统哲学寻求万物本原和先验认识理性的轨道 :他们或者抛弃理性 ,以非理性的意志、生命、直觉和情感作为领悟世界和人生的惟一途径 ;或者拒绝对世界本原进行形而上学的追问 ,只保留对经验现象进行理智理解的要求。不过 ,现代西方哲学仍然是西方哲学史的继续。  相似文献   

8.
比较与沟通     
以西方哲学作为标准,当然会得出"中国古代无哲学"的结论.但是如果把哲学定义为"文化的自我意识",那么,又会得出"中国古代不仅有哲学,而且中国古代哲学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结论.这是因为:第一,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是举世公认的;第二,中国文化不仅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而且这种自我意识还有自身的特点:它是一种内省的意识,因而与西方文化的自我意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宋卓 《华章》2013,(17)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变革,是在对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扬弃的基础上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及依据,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哲学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西方哲学的特点。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区别,又有联系或同一性。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我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是在对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积极回应,并提供对于特殊时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思想启发中开始的,更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实现了对自身的认识与反思后而融入中国社会的。当前,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从“适应中国社会”走向了“表达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西方哲学主动融入中国哲学新形态的建构中,成为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主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始以融入的方式开显自身的理论发展方向;产生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诸多理论成果。“积极应变、自觉反思、主动融入”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整体发展机制,由此也形成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2.
自西化运动开始的一百余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活动基本上是为中国哲学寻找合法性根据的过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除少数一两种属于传统中国哲学的方法以外,绝大部分方法的思想基础是西方的观念体系。这种以西方哲学的立场、流派、思维或方法对传统中国哲学进行解析和批判,实质上是以西方哲学框架体系剪裁和定性中国思想从而给中国哲学观点贴西方哲学标签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中国哲学的原生状态视而不见,传统中国哲学的生存性价值和超时空意义遭到了否定,因而中国哲学获得的“合法性”是被判定了“死亡”的“合法性”。一种哲学的“合法性”不在于它是否符合了某种外来的规范或标准,而在于它自身是否在现实社会还具有创生新思想的能力。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只能从中国哲学自身在现代社会的创生能力中得到证明,这应当是确认中国哲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标准。创生能力的根本标志就是新的中国哲学诞生——一种既不同于传统中国哲学也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哲学;是对两者超越的哲学;是能够与两者对话的哲学。一方面它必然表征的是现代中国人的独特思维方式、独特的语言,另一方面它又提供了值得全人类思考的东西,是属于全世界的。具体标志则应当是出现了可以与《论语》、《老子》、《庄子》等相媲美的哲学著作,出现了像孔、孟、老、庄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可以与当今世界强势哲学对话的新对话者。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基本不含家哲学。一种可疑的“个人-社会”两极模式,是导致这一盲点的直接原因。压制西方家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它们只能增进家哲学研究的内容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对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批判,其目的就是要摧毁西方传统哲学的中心假设——心灵好似自然之镜,进而摧毁西方哲学已有的哲学观和知识观。并由此展望一种无主导性的、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后哲学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问题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从整体上看,现代中国有关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囿于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缺乏中国哲学的自身特色。少数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将明清之际看作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发端点,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认识 ,首先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大背景出发 ,认识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其次坚持实践标准 ,从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去分析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是否是真理性理论 ;再次 ,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理解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去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哲学"一股指黑格尔以后的西方哲学,它既是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的延续,又表现出若干不同于以往的新趋向。一、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哲学对后代哲学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黑格尔哲学内在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这一矛盾的客观要求必然导致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分化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出现;黑格尔哲学是整个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源头和土壤;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研究黑格尔哲学无论对于学习、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是研究和评价现代西方哲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人本主义哲学 无论在西方或中国哲学界,都没有统一的人本主义哲学概念。目前我国哲学界谈论的人本主义,大多是指现代西方哲学中与所谓科学主义思潮相并立(而非对立)的一种思潮。 国外哲学界一些人士将现代西方哲学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现代西方哲学大部分流派,都在反对以心物作为出发点的基础主义、本质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在当前研究中国哲学史中 ,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指导 ,而且也要借鉴西方哲学中某些合理的研究方法 ;在比较研究中 ,要注意可比较研究的条件与前提 ,不可随意比较 ;治儒哲学必先治“经” ,要注意儒家后继者对“经”的继承与发挥 ;新儒学基本未突破“内圣外王”的模式 ,不可对新儒学作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