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读了《读者》这本杂志中的《你死了谁会哭?》一文,有很深的感触。文章记叙了“我”、妈妈和奶奶在上山去挖番薯的路上,看见有人出殡,前后左右围着许多人,他们都失声痛哭,一把鼻涕一把泪,那场面非常感人。奶奶说:“这人生前一定做了许多好事,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他送行呢?”当时奶奶还说了许多话,“我”只记得一句话:“你死了谁会哭?”  相似文献   

2.
关于《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中心论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 995年6月第 2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 (必修 )教学参考书》说 :“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既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也标明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如何彻底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教参》又说 :“文章开门见山 ,用一句话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作为引论 ,既提出了问题 ,又表明了中心论点 ,简洁明了。”也就是说 ,《教参》认为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引论的“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老师们在讲解…  相似文献   

3.
近读《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4期,一篇题为《上“没有把握”的课》的文章,感触颇深,不禁要为乐艳芳老师敢于上“没有把握”的课的胆识击节叫好。字里行间乐老师向我们表达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与不可预见性的特点,正是这种“开放”与“不可预见”才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难以把握”。我想乐老师撰写此文也绝不只是想向大家传达这一理念吧,所以尽管承认“没有把握”或是“难以把握”,但我认为还是“可以把握”的,而绝不是“无法把握”的。因此读罢该文,总觉意犹未尽,试就乐老师的观点接下去谈点“生成与预设”方面的拙见。说它“没…  相似文献   

4.
一次我上完《曹刿论战》,学生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学生说:“战争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残酷、惨烈、血腥,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我感觉不到这些,文章只说“齐师败绩”,我查的资料也只说“俘获甲兵辎重无数,将齐军赶出国境”.我怎么觉得这个战争不够野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曾有计划地探讨文章思路培养的问题。文章思路的培养问题,我过去一直不够注意、重视,因而在教学中不能自觉地抓好这一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代自序)》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就是说“遵路”才能“入境”;“入境”才能把握文章的精髓,领会文章的奥妙。学生也只有“遵路”“入境”,才能理解内容,激发感情,把握结构,学到技巧。一、思路问题的引起古人曾说,文章要有物有序。“物”就是指思想内容,“序”就是说文章要脉络分明,  相似文献   

6.
《打碗碗花》是一篇优秀散文,我们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理解文章主题,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帮助我们全面、深刻地把握文章思想含义。一课文节选自《散文》1980第3期《打碗碗花》。原文针砭动乱年代,反映新时代风貌。可分三部分:1.儿时,外婆说打碗花打碗、秃子花秃头,不让“我”摘、戴,“我”实验后知道这是迷信。2.成年,“四人帮”横  相似文献   

7.
《花未眠》一文的自读、自学交流已近尾声。教师点拨道:这篇以“花未眠”自然现象引发联想的说理文章,带给我们珍贵的美的启示。艺术大师罗丹不也说过“美是无处不在的”吗?请同学们搜寻记忆仓库,捕捉生活的“美”点,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描述吧。思考5分钟后,同学们陆续站起来发言:杨生: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街,我走在妈妈的后面。在一个十字路口,妈妈扭过头,叮嘱我看清前后左右的车辆。我没觉得怎么,继续走着。在一个拐弯处,妈妈又回过头看了我一眼,我好像明白了什么,继续走着。又到一个拐弯处,妈妈又回过头,我看见她眼里流出了一道美丽的光线…  相似文献   

8.
一、整体把握策略的引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教学中尤其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这里的“尤其”充分反映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 ,怎样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运用整体把握文章的策略呢?于永正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教学范例。他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始 ,紧紧地抓住“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 ,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 ,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一句催人泪下而又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让学生反复朗读 ;然后 ,在学完“谈《水浒传…  相似文献   

9.
“课标”要求学生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最后的常春藤叶》属于第一专题“珍爱生命”,它与史铁生《我与地坛》共同构成了第一板块的“精神支柱”。编者说得很清楚,这一专题的所有文章“都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其目的是“启示我们学会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这个“磨”应该是磨细节、磨语言、磨前后左右的贯通照应;这个“磨”也应该是所有教学智慧的结晶。在上《我叫足球》这一课时,我有幸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几句话的真正涵义。在“磨”的过程中,“自己就像掉进了枯井的驴子,不断地抖落身上的‘泥土’。‘放下’,‘上升’,再‘放下’,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重新读了《水浒》,也看了文化大革命前评价《水浒》的部分文章。这些文章大部分是肯定《水浒》中宋江形象的,说他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但也有的说他是“葬送农民起义的叛徒”。我们是赞成否定意见的,而且要彻底否定,把那些美化《水浒》中宋江的外衣层层剥掉,看一看这个孔孟的忠实信徒、投降派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2.
刘大櫆说:“不得其神而徒得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自家于读时微会之。”(《论文偶记》)“神”即主旨,读书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不能只关注形式和方法。我们可从“课题…‘关键词”“重点句”等人手,教会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夜色朦胧     
读了《雨天的粮食》,让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是谈梁启超如何读李商隐那些难懂的无题诗的。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有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这就是说,阅读文学作品,有时是不能以读“懂”读“不懂”来衡量的,不能把它当成一个谜去猜,去找答案,而应该超越逻辑思维的层面,做整体的把握,方能领略其美,得到精神的享受。这篇《雨天的粮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最大的“谜”,就是粮所所长范建国为什么会发疯。  相似文献   

14.
教学《济南的冬天》进入尾声,我用一个问题来小结课文:“同学们,老舍《济南的冬天》使我们想起了哪一篇课文?” “朱自清的《春》!”几乎是异口同声。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文章的篇幅差不多,语言都很生动清新。有的说:“冬天过去就是  相似文献   

15.
读了贵刊今年第一期《家教面面观》专栏中关于“孩子气”的讨论文章,很有感想。究竟应怎样看待“孩子气”,确是我们家长必须把握好而又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我就曾为管严了怕压抑孩子,放宽了怕耽误孩子而为难。我觉得,“孩子气”是人心理发展的一种自然规律,谁也不可能绕过“孩子气”这个发展阶段一步跨入成年。所谓“小大人”,并非孩子心理发展水平的  相似文献   

16.
一次课间操后,一位女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向您借本书可以吗?”“借什么书?”“《班主任之友》!”她的回答令我吃惊不小。“你借这书干什么?这本书不适合你们读,你们也看不懂,看这干吗?”没想到她说:“我看得懂,这本杂志很好,我们都喜欢看。”“好?怎么个好法?”“我们都喜欢里面的班主任,喜欢里面的做法,如果都是这样的班主任,那多好!”她马上意识到说漏了嘴,便不好意思地补充说,“其实,你也是很好的班主任。”我当时无语。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事后,我问学生为什么都喜欢《班主任之友》。他们说,我们喜爱《班主任之友》,是喜欢里面的…  相似文献   

17.
心灵感应即文章湖南邵阳市二中陈显德若问中学生应该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我的答案是:心灵感应即文章。(一)文章是什么?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法言·问神》)。《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著名文学理论家蔡仪说:“...  相似文献   

18.
知耻杂说     
人贵有知耻之明。中国有个老词儿,叫“汗颜”。“汗颜”便是知耻的表现。“耻”与“脸”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我想,这时说的“脸”也就是当年鲁迅先生所谈论的“面子”:“面子究竞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想还好,一想可就觉得糊涂。”(《且介亭杂文》)当我初次读到一位中学生发表在《杂文报》(第1107期)上《是谁在教我们撒谎?》一文后,我的感觉岂止是“糊涂”,简直是为教学生撒谎者而汗颜,因为他们毕竞是我的同行。 那位中学生在文章中说:“从小,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已经能从容不迫地作弊对付上级检查团,而且弄虚作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上《石头》(鄂教版自然第三册)一课让学生讨论石头的作用时,我引导学生看图回答,像挤牙膏一样,好半天学生才回答出“石头能做房子”、“石头能修路”。这时,有一个叫刘拓的男生喊起来了:“老师,石头能吃”。顿时,教室里一阵哄笑,我也望着他不吱声。刘拓同学一见这情景,急了,连忙从书包里翻出一本《我们爱科学》杂志说:“不信,你们看,这不是能吃的石头吗?”我走上前一看,上面果真有一篇标题为《能吃的石头》的文章。我扫了一眼内容,原来文章介绍的是盐。于是,我笑着说:“老师真傻,怎么连这也不知道呢?”同学们听了我的话,…  相似文献   

20.
曹津源 《学语文》2004,(6):13-13
一莫顿·亨特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一篇融情境、意趣和哲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阅读时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三个问题去把握文章的主旨。一、文章两次写到“啜泣”(“我听见有人啜泣……”和“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 ,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产生了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