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揭示音乐作品的内容,富于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是每个演奏者追寻的目标。本文旨围绕扬琴击弦及其音乐表现力这个主题,阐述了扬琴击弦及其在演奏过程中的松紧把握、气息运用、净噪认识等问题的辩证关系,探讨扬琴不同侧重的击弦方式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扬琴作为与欧洲、西亚、南亚扬琴体系鼎足而立的民族乐器,有它独特的魅力。扬琴表现力的构成因素有乐器形制、音乐表现、技法发展、演奏形式、演奏者等等。这些因素互相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共同促进了扬琴音乐表现力不断向前发展。梳理和认识扬琴音乐表现的发展轨迹,对进一步突破乐器特性的局限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扬琴协奏曲《狂想曲》是一部集传统扬琴与西方体裁及爵士风格结合的开拓性现代作品.本文从中国传统乐器扬琴的历史由来、作品《狂想曲》音乐特点、艺术价值三大方面揭示扬琴中西合璧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深化和改革,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只关注数理化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艺术的素养,这对于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扬琴是我国艺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现代扬琴音乐的创作推动着我国扬琴作品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让大家熟悉现代扬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特点,并对现代扬琴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扬琴在中国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主要分为变音、转盘转调、筝、全律活马大等多个类别,从而让扬琴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扬琴艺术的叙事性对于扬琴内容风格的生动呈现,关于扬琴艺术叙述性的探讨,能够从根本上对扬琴艺术的结构、思想和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讨论,从而来更好地将扬琴作品思想呈现出来,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扬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周婷婷 《考试周刊》2012,(60):21-22
本文主要以近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史为背景,对扬琴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具体在对比近代中国传统乐器和外来乐器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扬琴的衍变发展.以及中国扬琴与近代音乐史发展特点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河教授创作的扬琴独奏曲《离骚》作品,富有戏剧性,是大量扬琴独奏曲中独具特色、手法新颖的作品。作品除了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演奏基础之外,更加注重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以情为根,感悟与心,从而增加扬琴音乐的内涵和深度。本文围绕扬琴独奏曲《离骚》的创作风格和演奏技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扬琴起源于中东、波斯一带,发展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相传明朝时期传入我国。"洋琴"最初流传于广东沿海一带,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代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的不断改进,由当年的"洋琴"转变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扬琴",这其中"洋""扬"二字的转变足以说明扬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足迹,中国扬琴是外来"洋琴"自我修善、民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本文将从扬琴体制的创新、演奏技法的创新、扬琴作品作曲创作的创新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音乐中的扬琴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发展的源流,通过历史、文献、技法等方面的细致分析,凸显广东音乐扬琴的独特地位和学术价值,并希冀以此研究抛砖引玉,得到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师范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扬琴教学也开始在各个师范院校中普及,成了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师范音乐院校扬琴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奏技能。还要具备未来胜任教学辅导的能力。在扬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应该在对学生演奏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以便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扬琴自明代传入我国,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早期发展中,扬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乐种性。本文从追寻扬琴的历史渊源入手,初步分析扬琴在中国的历史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未来中国扬琴的发展是否考虑可以从本民族中所蕴藏的,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的宝库中,充分吸纳营养以求得到更大、更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艺术院校的扬琴教学研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高等音乐学院以及50余所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及民族学院,都开设了扬琴专业。标志着扬琴教学从民间化、业余化转向正规化、专业化。笔者作为一名专业扬琴教师,近年来除了在艺术学院执教外,还对社会上有志于扬琴专业学习的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了初期培养训练,为他们顺利考入艺术院校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同时为扬琴专业不同年龄段人才“一连贯”的培养教育方法作了一些探索。一、扬琴教学要注重科学性、历史性、系统性扬琴在我国已有…  相似文献   

13.
黎学文 《留学生》2011,(4):62-62
《东欧扬琴音乐文集》是国内外著名扬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博士亲自选择并翻译成中文的、由东欧扬琴演奏家和音乐学家们撰写的一系列文章的专辑。是该学术领域的海外文献在我国第一本被翻译成中文并编辑出版的文集。  相似文献   

14.
扬琴本来是一种外来乐器 ,传到中国时间不过几百年 ,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中国民乐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其艺术成就还超过了国外 ,在世界领先。它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一是改进乐器 ,使它的性能得到改善。二是提高技艺 ,在许多扬琴艺术家的努力下 ,扬琴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提高。三是作曲家创作丰富的扬琴曲目 ,理论界开展了对扬琴的理论研究。四是国家重视人才的培养。总之 ,开放而不保守 ,是扬琴艺术发展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孕育千年,四川扬琴诞生和生长在这历史悠久的祖国大地上,四川扬琴属于中国扬琴流派的分支,曾经是一种说唱艺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然而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四川扬琴艺术的发展受到了冲击,发展停滞不前,为了使四川扬琴保持永久生命力,应对这门艺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使其继续焕发光芒。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时间进程不断延伸和音乐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现代的扬琴音乐作品得到了迅速蓬勃有力的发展,其中有了很多创新的各种作品形式。本文就扬琴曲《觅》进行详细分析,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程,乐曲特别的表现形式,新颖的音阶结构,独特的演奏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人们通过《觅》一曲对现代扬琴音乐作品达到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学习者更能得心应手的完成此曲的演奏。  相似文献   

17.
扬琴作为中国的民族乐器,从西方传入后与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相结合,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土壤之中。中国扬琴艺术在与中国音乐文化不间断的交流中,成文了中国民族乐器中具有独特表现力的一种乐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扬琴的演奏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审美追求。本文试图从扬琴的风格特征和音色美创造两个方面来探寻扬琴的音乐魅力,探索其音色形成的规律和其表现中所蕴藏的潜力,来更好地发展扬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扬琴现今已经发展成为独具中国传统民族特色民族乐器,关于我国扬琴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持不同所见,概括起来有几方面:古波斯、亚述古国起源说;欧洲起源说;中国起源说;印度起源说等。  相似文献   

20.
孔庆丹 《文教资料》2009,(33):76-78
回首中国扬琴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发展成为八大传统流派、十大演奏技巧,以及拥有大量优秀乐曲和大批专业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的中国扬琴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除了常见的独奏演奏形式外.扬琴重奏、合奏及近年来出现的扬琴乐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