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谁?他是《重庆森林》里吃着罐头凤梨数有效期限的惨绿少年:他是《心动》里一直深深爱恋小柔的浩君;他是《神偷谍影》里身手了得的商业间谍jackal;他是《堕落天使》里因失恋而变成哑巴的天使NO.3;他曾经是个再也没有激情的黑道老手,却又曾经用他的翅膀给世间女子扫去烦忧。他是谁?熟悉又陌生,仿佛给你100个他,你都永远无法把他猜透。好!今天,《Easy》就给你N个金城武!让你把他看个够!  相似文献   

2.
幸福在哪里     
美国教育家杜朗曾说过他如何寻找幸福。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得到的是幻灭;从旅行里寻找,得到的是疲倦;从财富里寻找,得到的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寻找,  相似文献   

3.
南极的对面     
那已是他在一年里失去的第六份工作。北风呼啸的寒冬里,他窝在滴水成冰的小屋里,向朋友诉说自己的沮丧。他拥有英语六级证书,第一家公司却认为他口语不过关;他是电脑二级程序员,第二家公司却嫌他打字的速度太慢;第三家  相似文献   

4.
他是《哈利·波特》里隐忍伟大、至死未改初心的勇士斯内普教授;他是《理智与情感》里温情、深沉的布兰登上校;他是《虎胆龙威》里阴狠又独具腔调的汉斯·格鲁博;他是《侠盗罗宾汉》里带着英式幽默却令人咬牙切齿的诺丁汉郡长;他是妻子眼中专情50年的好伴侣、朋友眼中的贴心好友、晚辈眼中的良师益友……他更是他自己——顽强地与癌症斗争了多年但依然敬业的杰出演员.2016年1月14日,他因胰脏癌于伦敦去世,享年69岁.艾伦·里克曼,愿他一路走好,在天堂依旧闪耀.  相似文献   

5.
最初记住陈坤是在《像雾·像雨·又像风》里,那双深潭似的眼睛里,有暗蓝色的忧郁,有无法掩饰的自卑与落寞,还有纯净,那种在西藏雪山才可以看到的纯净。后来就忘记了。娱乐新闻里没有他,绯闻堆里没有他,真的就忘记了。后来在《金粉世家》里看到了那个不羁的金家大少爷。那样的任性,那样的可爱。可以在葡萄藤上挂满野百合,可以阻塞交通想女孩子。他认真,他诚恳,他可爱,他叛逆。他狂妄而分寸得当,他冲动而心态平和,他依赖别人看他的眼神,他做他想做的他自己。后来看了《艺术人生》里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不肯流出来的泪水,就真的被他的隐忍的泪…  相似文献   

6.
他是央视热播剧《夺粮剿匪记》里那个人见人爱的别样警卫员“小土豆”;他是电影《决战刹马镇》里和林志玲、孙红雷对戏,令人捧腹大笑的“绿毛裤”;他是电影《建党伟业》中让导演一再加戏的爱国青年“匡互生”;他是电影《画壁》中跟随邓超一起进入画壁仙境的憨厚小书童“后夏”;他是湖南卫视热播剧《宫·锁珠帘》里让人爱限交加的“苏培盛”……他就是包贝尔。  相似文献   

7.
在棋场上,他有“小棋王”之称;在校园里,他有“灌篮高手”的美誉;在竞赛里,他是全国高中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银牌”获得者;在清华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的比拼之中,他最终选择了前者,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在水木清华里行走,做一名出色的“华仔”……他就是2006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毕业生董成博。作为一名全方位发展的学生,董成博说:“我也很平凡,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  相似文献   

8.
校长应当出现在课堂里——他是最优秀的教师;校长应当出现在走廊里——他是老师和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人:校长应当是校园里行走的文化符号——他是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凝聚者和代表者。不过,校长还应是常常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个人,因为,他必须有深深的理性思考,必须有战略的谋划和宏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校长应当出现在课堂里——他是最优秀的教师;校长应当出现在走廊里——他是老师和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人:校长应当是校园里行走的文化符号——他是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凝聚者和代表者。不过,校长还应是常常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个人,因为,他必须有深深的理性思考,必须有战略的谋划和宏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糊涂虫脑袋很小,身体很大,他是一只甲虫。 他有时住在篮子里,有时住在鞋子里,有时住在口袋里,因为太糊涂了,他老是搞不清自己应该住在哪儿;他有时吃米,有时吃塑料,有时吃玻璃,因为太糊涂了,他老是搞不清自己应该吃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精巧的神秘盒子,他们把最心爱的宝贝放在这个盒子里:有个小女孩让喜欢的娃娃和项链一起睡在盒子里,有个小孩把一支舍不得用的钢笔收在盒子里……小米是个普通的男孩,他学习不好也不坏,个子不高也不矮,在孩子群里,他总是显得有些内向,只是安静地、腼腆地笑着。每次孩子们显示盒子里的宝贝的时候他都有些不知所措,他是那样地害羞,况且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宝贝要收  相似文献   

12.
糊涂虫脑袋很小,身体很大,他是一只甲虫。他有时住在篮子里,有时住在鞋子里,有时住在口袋里,因为太糊涂了,他老是搞不清,自己应该住在哪儿;他有时吃米,有时吃塑料,有时吃玻璃,因为太糊涂了,他老是搞不清,自己应该吃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案例在我的班级(大二班),有这样一位小男孩儿,他叫王子(化名)。他的座位始终被老师安排在前排显眼的位置,即便这样,只要老师一转身,后来发展到只要老师的眼神从他身上转移,他就会跑到活动区角游戏(他会在很短的时间将活动区弄的一团糟、玩具铺满地)亦或是跑到小伙伴儿身边进行身体攻击;集体活动时间插嘴、尖叫故意捣乱的是他;进餐时间将米粒、点心扔向别人碗里、桌面、地面的是他;植物角种植的小番茄刚长出嫩叶被他连根拔起;鱼缸里的两条小金鱼被他从二楼阳台扔到了楼下;图书角里的书籍被他撕坏了  相似文献   

14.
反差     
林年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留守男孩,家住林家村23号。那儿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但他的生活里从不缺少快乐:他可以牵着自己扎的风筝在旷野上奔跑;可以在后山茂密的丛林里“寻宝”;可以在开满油菜花的田野里呼吸新鲜的空气……总之,他生活得无忧无虑。  相似文献   

15.
诗意地生活     
爷爷老了,七十多岁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岁了。他们的年代里,男子比女子大十来岁也属正常,总之,他们是走到一起了,然后就有了爸爸,再然后就有了我们。一户生活在农村里的平凡家庭。好像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一直是忙碌的。他扛着锄头出去侍弄他的农田、土地;他在园子里种菜,裁果树;他去  相似文献   

16.
王囡囡     
<正>王囡囡项颈里戴一个银项圈,手里拿一枝长枪,年幼的孩子和猫狗看见他都逃避。这神情宛如童年的闰土。每次读到鲁迅《故乡》中的闰土,便想起我的王囡囡。王囡囡是我家贴邻豆腐店里的小老板,是我童年时代的游钓伴侣。他名字叫复生,比我大一二岁,我叫他“复生哥哥”。那时他家里有一祖母,很能干,是当家人;一母亲,终年在家烧饭,足不出户;还有一“大伯”,是他们的豆腐店里的老司务,姓钟,人们称他为钟司务或钟老七。  相似文献   

17.
唾沫花     
南边五里是姥姥家 ,在深山里 ;东边五里是集 ,我跟随父亲去赶过集 ;西边五里是一个小村 ,追着大姐去看过戏 ;北边听说有一个小村叫老虎背 ,望到的只是崇山峻岭———小时候的世界便只有这么大。我那时常常痴痴地想 :外面还有世界吗 ?是啥样儿 ?有一天 ,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叫卫星的孩子从县城回来了 ,他到父亲工作的地方上了一段时间的小学。他的归来 ,如同现在的大牌球星荣归故里一般 ,颇受我们的羡慕和崇拜。众星捧月中的卫星仿佛是从天堂归来的天使。他说的县城口音 ,那么悦耳动听 ,他做的纸玩具 ,奇妙无比 ,他说的话 ,是圣旨一样的真理。夏…  相似文献   

18.
“小秘书”     
我班的顾雨全园闻名:把自然角里的田螺掐死的是他;从老师抽屉里拿糖吃的是他;集体教学活动时敲桌子、啃椅背的是他;午睡时朝被窝里吐唾沫的也是他。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儿童,我曾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踏破铁鞋”地去家访,也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过……然而,收效甚微。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矫正他的不良习惯了吗?俗话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冥思苦想总算有了一个办法。一天,我对小朋友们郑重宣布:  相似文献   

19.
<正>郑板桥是人们熟知的一位名家,相传在他10岁时候,他在私塾里读书,勤学好问,聪明伶俐,老师特别喜欢他。  相似文献   

20.
论葛利高里     
葛利高里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典型。历来对他有各种评价:四五十年代,流行过这样一些说法:“按社会地位上说,葛利高里是中农,是中农在大革命中的反映,”“他站在十字路口上,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脱离人民,滚向了反革命的泥坑。”到了八十年代,评论界的认识有所深化,“葛利高里正是在那些战争与革命的年代里反复动摇于革命和反革命之间,最后终于堕落成为反革命的独特的哥萨克中农的艺术象征”;“葛利高里是一个典型的中农代表”;“葛利高里是哥萨克部落制度的殉葬品,他的一生是哥萨克传统观念的俘虏。”笔者认为葛利高里是一个典型的“有弹性”的文学形象。归为一点的说法都欠妥,现提出自己的拙见,就教于学界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