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老编:你好!我是一名来自广东的高中生,我们这里也有自己的校刊,我还在里面担任一个小小的职务。我们的队伍由十几个和我一样爱好写作的“文学青年”组成,作品种类很多,诗歌、散文、小说……可是精品很少,我们缺乏和外界的文学交流,所以提高得比较慢,真希望我们喜爱的  相似文献   

2.
闫晗 《中学生百科》2023,(29):18-19
<正>余华、莫言、苏童和王朔,四个作家一起去意大利参加文学论坛。主办方给作家的主题是“你为什么写作”。余华写的是,自己不愿意做牙医,想不上班,写小说还归自己。莫言写的是想给自己买一双皮鞋,写小说发表就有稿费了。只有苏童实实在在地说他当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里面如何热爱上了文学,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但等到前面三人演讲完毕之后,苏童死活不愿意念他的稿子。他说:我太愚蠢了,我怎么会说我热爱文学才走上文学道路!我应该也跟你们一样,瞎编一个。  相似文献   

3.
刘震云弄文学时间不算太长,但他一步一个新台阶,作品日臻成熟,客观上占据了新写实小说派“领衔主演”的位置。对刘震云的小说,有着不同的议论。有人说他的小说是现实主义的深化,具有当年契诃夫的流风遗韵;有人说他的小说是批判现实主义,具有独特的“震云风味”;也有人说他的小说是对现实主义的反叛;还有人说他的小说属于自然主义。近期阅读了刘震云较有影响的几篇小说,认为刘震云恰是介于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的“蝙蝠”。是耶,非耶?这固然要靠他的作品本身去作解答。  相似文献   

4.
何立伟 《初中生》2018,(16):4-5
若从1983年我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小说处女作《石匠留下的歌》算起,我写作年龄已有34载.又若从我1981年在《星星诗刊》发表组诗处女作《希望》算起,则我的写作年龄三十又六.总之,绵绵久矣.我从当年的文学青年,转眼间便成了文学老人,常常就给人写序了. 如今我要出一本自选集,笼而统之地检视一回自己的文学足迹,这序便不由别人来写,还是我自己来.所谓甘苦寸心知,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5.
作家声音     
正刘震云自称魔幻和幽默是从结构中来的根据作家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改编的同名话剧日前登陆北京国家大剧院。刘震云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作品不是‘魔幻现实主义’,而是‘现实魔幻主义’——写的好像都是现实,但作品体现出来的意蕴却是魔幻的。"关于写作风格,刘震云谈到,有人说我的作品是"特别幽默的高级黑",但是仔细阅读他的作品,语言都是特别质朴的,写作也非常的直,并不幽默。"把一个并不幽默的人当成世界上  相似文献   

6.
作家汪曾祺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有名的西南联大读书,是大作家沈从文的得意弟子。他从沈从文那里学到很多关于文学写作的学问。据我个人看来,汪曾祺的散文即使不能说超过他的老师,也不比老师的差。我以前细读过汪曾祺的小说,也写过几篇关于汪曾祺小说的研究文章。关于他的散文我没写过,但是我知道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很了不起。我写汪曾祺小说文体特色时说过,他的小说是“散文化”的。当然这话也不止我一人说过,评汪氏小说的人大都这么说,因为这个特点很鲜明。“散文化”就是不依靠情节,不编排故事,淡淡写来,味在其中。接着说到他的小…  相似文献   

7.
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给美国学生上英语写作和美国文学课,咋听起来有点不大自然。包括我的美国同事也以为我在学院教授数学或电脑,当我告诉他们我是教美国文学和写作时,他们的惊奇则溢于言表,随后附上一句他们常用的“哇呜”表示钦佩。我以前在中国的同学和同事对我在美国的教书经历更是充满好奇。他们想知道我是怎样拿到这份教职的,在美国教书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学生从我这里修课跟修其他美国教授的课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8.
鲁迅主张学文的也要学点自然科学。他对爱好文学的青年说:“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后来,他指导一位文学青年读书时,把他这一主张说得更具体,他说:“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鲁迅这一主张,是鲁迅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鲁迅提出这一主张,在当时主要是为了打破封建思想对青年头脑的禁锢,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具有革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陕西教育》2013,(11):48-49
在2013上海书展上。一向低调的著名作家韩少功出现在多个文学论坛上。他说:“我经常把写作比作谈恋爱,不能天天谈,要有情绪的时候才谈。所以我不需要每天每月都写作,我也可以做点别的事,办杂志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我觉得写作只要维持一种规模就可以了,多写几本也不是不可能。每个作家都需要有自己的角度,我没有办法取代他们的角度,他们也没有办法取代我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刘震云早期的小说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列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文学”皆可。作品体现出一种“消解英雄”的英雄情结。作品中的人物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往往以柔性和韧性突围。作者擅长运用古今交融的手法演绎现代生活,体现根植人心的官本位文化。刘震云早期的小说创作受到其审美心理定势的制约,体现出作品内涵和风格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 :“我们作文 ,要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巴金把自己写的书叫做讲真话的书。清代黄遵宪曾指出 :“我手写我口。”清代诗人江氵是说 :“一切文学皆贵真 ,真情作诗感动人。”许多作家们都说 :“小说不是编故事 ,小说就是说生活。”细细品味 ,都觉得这些话实在是写作经验的真传。“说生活”,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真实地再现生活”或说“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说真话 ,说实在的话 ,说自己的话”是针对十年动乱所流行的说空话 ,说假话 ,说套话的不正之风提出来的 ,说真话就是要写真情实感 ,不作违心之论 ,说实在的话就是要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鲁迅因格式的特别和表现的深切而影响着整个中国现当代小说创作.在刘震云眼中,鲁迅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民族反思精神,但也存有缺乏文学特质的遗憾.所以刘震云在学习与贴近鲁迅小说传统的基础上,还分别在小说表达色调、叙事视角和立场、艺术形式以及历史创作观等方面进行发展与拓新.刘震云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来追求小说在思想上与文学上的统一性.尤其在创作后期,刘震云走上了发展创新甚至颠覆鲁迅传统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倾心写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的人物繁多,故事复杂琐碎。从内容来讲,它分为上部"出延津记"和下部"回延津记"两个部分。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一句顶一万句》的叙事可以划分为表层叙事和深层叙事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这是告诫初学写作的文学青年的,对我们语文教师从事作文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启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关键要引导学生去“读”、  相似文献   

15.
在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吴摩西与老詹和老詹的教堂图的关系是值得寻味的关系,应是这部小说里亮点中的亮点。刘震云是一个非常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比较倾向于叙写生活中的常事,当我读到吴摩西时,我希望看到更高一点的亮光,能照亮我们。如果能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照亮我们,这个照亮也许比一直是天国的圣火照亮我们更有生活的意味,也更具有文学审美。可喜的是,这点亮光一直都没熄,一直都伴随着吴摩西,一直都埋藏在他的心里,他有可能不知其所以然,可他却感到他的心至死都倾向于它,系于它。  相似文献   

16.
前两天,学校的门卫大爷问我:“怎么最近没在报纸上看见你的文章呀?”面对大爷的关注,心里有些发慌。是啊,很久没有写文章了,似乎在刻意躲避什么,原因自己也搞不清。昨天,看见朋友在博客中写道:”再也不写了,省得别人说俺文学青年。”我不免有些惋惜,朋友的文章写得优美洒脱,才思飞扬,不写真可惜。他怕别人说自己是文学青年,此种处境、心境与我何其相似!一个年轻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单位同事并不见得都会敬佩地伸出大拇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形之中的压力恐怕远远大于发表文章的成就感。如梦初醒,原来自己躲避的也是这些吧。  相似文献   

17.
问我对自己小说形式变化的预测,不,不,这不能预测。对我来讲变化只是需要,本能的需要,不是理性的。别人看来,我的小说形式变化很大,我自己则感到太自然不过了,这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创作不同于其它工作,是靠想象力吃饭的,所以每次要努力创造不同的东西。不同不是问题,如果一个作家老是用同一形式编同一个故事,那么他的创作生命也就萎缩了。我写小说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小说是什么,写的时候不能考虑这个问题,只能按着自己的需要写下去。说我的小说跟张爱玲有点像,不,我觉得不像。现在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写得好的就说是学张爱玲。对张爱玲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20世纪英国著名意识流作家伍尔夫的散文批评名作,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妇女与小说”,伍尔夫在文中提出了女性写作需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和每年500英镑的进项,同时也表述了“雌雄同体”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9.
刘震云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因口语化特征而独具特色,同时口语也被赋予了尽量多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刘震云小说文本的分析与解读,以刘震云小说“拧巴”的语言为切入点,体悟刘震云小说创作的艺术世界。在“众声喧哗”的叙述中,刘震云给我们的小说世界留下了无限的思索和无尽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的著名新文学作家王统照先生是我的嫡亲祖父,我从中学时代就爱读他的作品.他的著作等身,粗略估计约有四百万字,包括散文、诗和小说.我自然无力全读,只能沉浸在他的小说中,也化费了我少年时代业余的不少光阴.出自对文学的爱好,也由于对先人的孺慕,我读他的小说是很认真的,凡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请教老师或前辈.但是这也难以消除我读他的书时吃力的感觉,觉得不如现代书读得流畅.这是为什么?我想也许是我的知识太浅薄,文学修养太差的缘故吧?久而久之,我发现同学青年中也有人有类似的感觉,甚至有一个青年冒失地说过:“这句话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