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法替代     
正有些事,一旦遗忘,就再也不能挽回;有些人,一旦拥有,就再也不可替代。·1·我在这枯燥乏味的学习中,我总喜欢玩出点花样来,偶尔也会惊天动地。就这样一年、两年过去,只剩下短短几个月而已……小痴,顾名思义,喜欢发痴,她幻想与光良《第一次》邂逅,喜欢孙燕姿《直来直往》的性格,搭上陈晓东  相似文献   

2.
2001年9月4日《参考消息》第3版《小心明星陷阱》一文写道: “摄影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摄影师喜欢对女模特直接上下其手,一点也不避讳。一位女模特就表示,有的变态摄影师,甚至会趁着拍泳装照抹油的机会,直接把手塞进她们的泳衣里。”从上面文字看,该文作者显然把“上下其手”当成了一种猥亵行为。  相似文献   

3.
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小说,也想写小说。我祖父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熟得不能再熟。我父亲是个中学语文教师.早年也写过小说。这种家庭环境可能对我有些影响。我记得,我还没有桌子高的时候,家里就放着《红楼梦》、《东周列国志》、《野火春风斗古城》、《暴风骤雨》。我父亲喜欢书法,迄今在豫北一带,有很多人家的门匾、墓地的碑文,还有些桥梁上的铭文.都是我父亲写的。  相似文献   

4.
魏巍同志把新出版的《魏巍诗选》(以下简称《诗选》)送给我。欣然翻阅,爱不释手。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就很喜欢读他的诗,有些段落,例如《黎明风景》开头的小引,我喜其意境清新,始终都会背诵:  相似文献   

5.
有些梦,我如道今生已不可能成为现实,但梦毕竟还要做下去;我想阅尽天下令,只因年少时看到的培根的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一读诗使人智慧,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一”喜欢读书,喜欢《论语》的朴厚,《孟子》的堆放.《苟子》的严谨,《庄子》的飘逸;喜欢读书,喜欢唐诗的格律,喜欢宋词的清新,喜欢元曲的随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诗歌,为泰戈尔的《吉植沙利》、纪伯伦的《先知》的哲理韵味而沉醉,为惠特曼的《草叶集》浓厚的抒情色彩而共鸣.为艾略法的阳原》、由蒂文斯的《观察乌鸦的十三种方式》中那种绝望而心惊,三更…  相似文献   

6.
吴颖  周博文 《音乐世界》2007,(15):84-85
《求婚大作战》是一部让人看到后面有些干着急的片子,前5集你会觉得结局应该是皆大欢喜,可看了后6集之后,你越来越不确定,却是越看越有所感触,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不过,编剧在兜兜转转之后,让剧情峰回路转,令我们在看完的刹那懂得,原来转身之后,幸福就在那里。  相似文献   

7.
一石激起千层浪燕国材早在1981年12月初版的《智力与学习》一书第175页中就指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的就是情感、意志和性格。……”他在1981年5月10日写的“后记”中说:“我在教学之余,经过一年来的努力,终于又写成了《智力与学习》这本小册子。……我平素写作,总有些喜欢‘标新立异,自圆其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六年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十册课文《滥竽充数》有“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一句,有些老师认为这个复句是并列关系,有些认为递进关系,到底属哪种关系呢?  相似文献   

9.
我的珍藏     
我所有的藏书中,最爱的是一本已经有些破旧的《唐宋词三百首》。这本书其实不是我的,而是爷爷送我的礼物。小时候到爷爷家玩,我就喜欢东翻西找,发掘稀奇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件事:学生时代学一篇《粮食》的文章,课前阅读时,我们都感动得流了泪,后来经老师一分析,反倒无动于衷,泪流不出来了。叶老所说的这种现象其实是很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有些文章,学生自己看时,津津有味;而一旦教师把段意、主题、技法这些东西程序般地一讲,学生反倒不怎么喜欢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深思。语文教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中确实存在着对有些课文喜欢,对有些课文不喜欢的情况,学过以后,尽管情况有所改变,但《为人民服务》、《种子的力》等,部分同学仍然不怎么喜欢。毫无疑问,《为人民服务》、《种子的力》这些文章,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语言文字都堪称楷模。它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几十年来一直在鼓舞人们奋斗不息,今后也将继续熠熠闪光。那么,一些学生又为什么不喜欢呢?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些文章讲的都是大道理,说的都是过去的情况,里面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即使老师为我们讲了许多,我们还是弄不懂其中的深刻道理。”细细揣摩学生的话,觉得里面有许多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BEST Words     
《音乐世界》2012,(18):152-152
人总会失误的。我不喜欢有些人把谁供奉成神一样,而一旦失败马上就把他说得一文不值,这样不好。我真的觉得网络让我们生活很方便。但是很多人随心所欲的开心了就把你夸上天,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荣生教授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引发了人们对语文教学内容建设的热议。有些老师认为:一篇文章一旦选人语文教材,教学内容便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即一篇课文应该教什么,应该是相对确定的。也有些老师认为: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文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学内容不是唯一性的。教师所开发的教学内容只要指向课程目标,就应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张俊 《教育文汇》2013,(2):42-43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中节选了莫言长篇小说《红高粱》中的一段文字——《罗汉大爷》。学生都说非常喜欢这篇课文,但又认为文章语言“粗糙”,有些语句甚至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有些爱,看似浓烈而狂热,却只是扎在手上的一块碎玻璃,一旦爱消失了,把玻璃拔出来,不过留一个伤口,过些日子也就痊愈了。而有些爱,看似静默而平淡,却是一根扎在心头的刺,早已刻进了灵魂,所以当爱消逝后,那关于爱的痕迹却无论如何无法被抹除。 本期主题为“韩国爱情文艺片”,参考电影为《八月照相馆》《雏菊》。  相似文献   

16.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不少的“流行语”,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就经常“遭遇”一些“流行语”。例如教学《捞铁牛》、《司马光》、《曹冲称象》等课文时,不少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总喜欢问上一句:“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课堂顿时又变得紧张而活跃起来,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七嘴八舌,争相发言。但是,在评课中,这个“流行语”却往往因其“流行”而招致不少非议。有些认为讨论这个问题不是语文课的分内事,有些认为学生发言的热闹是虚假的热闹,有些认为应该让学生在课外讨论等等,总的说来,课堂上讨论这个问题似无必要。本文就以此为例,就究竟应该…  相似文献   

17.
我很喜欢看《奥妙》。《奥妙》的栏目虽然很多,但我几乎都可以记住.像《开心读图》《奥妙俱乐部》《来解之谜》《带你逛世界》等等。就拿2009年12期《奥妙》来说吧.我超级喜欢《北极离奇刺客》.也喜欢《泰国学校:宗教、科技、炒股一个都不能少》。如果说最不喜欢看的郡篇,我会选《谁毒杀了光绪皇帝》这篇,  相似文献   

18.
我与郭敬明     
一次去朋友家,第一次读了小四(郭敬明)的书《幻城》。 从此便知道了卡索、蝶澈、片风、梨落……第一次接触那些华丽精致得有些不真实的句子和残缺得让人落泪的结局。然一后就开始喜欢这样的文笔,喜欢这样的风槐那种落满一地星光的忧伤。  相似文献   

19.
太极情缘     
世界上有些事情,你一旦用心接触,就会喜欢。太极就是这样,只要你敢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就很难不喜欢它。与太极结缘,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必然。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的人,工作时间一心扑在教书上,业余生活也喜欢读书,少有其他活动。曾经,看见打太极拳的人,我总是远远观看一会儿。自愧自己肢体僵硬,认为这辈子不会与如此高雅、时尚的健身运动有缘。长期读书、教书、文字排列的生  相似文献   

20.
詹金龙 《师道》2009,(1):41-41
喜欢淘一些跟教育有关的电影看,就是想着能从中悟出一些所以然来。近日看了美国电影——《大象》,感受很深的。尽管片子就叙事而言有些杂乱,但作为一部出色的关于教育心理的片子,它还是给了我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