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田园 《今传媒》2006,(12X):57-57
做了驻站记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都称做“无冕之王”。既然记在人们心目中那么重要,也能为人民做点实事,为何不去做呢?  相似文献   

2.
有位哲人说过,努力了你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只要你没有放弃,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当你翻开周青一叠叠厚厚的剪贴本时,你就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从一个对新闻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字、摄影左右开弓的小行家,其问的酸甜苦辣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仅去年一年,周青就在《解放军报》发表新闻稿件36篇。其中《一位营房科长的“面子工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26日上午8点,石泉县档案馆迎来了两位慈眉善目的老妇,其中一位热情地向另一位老人介绍:“你赶快把你的情况说给他们听,他们会很快给你查你要的档案。我的档案就是她们查的,我的钱都领到手了。”  相似文献   

4.
相传,从前有位画家画了一幅《牧牛图》,让裱糊店老板给裱一下,店老板见这幅画画得非常逼真,牛和牧童的神态跃然纸上,便爱不释手,把这幅画藏了起来,另外模仿复制一幅裱好。画家来取画时一看,发现不是自己的原画,而老板说是原画。两人争执不下,结果到官府去打官司。县官问画家:“你说这幅画不是你的,有什么凭据?”画家说:“我画  相似文献   

5.
凌翔 《航空档案》2005,(6):34-38
乘过海轮旅游的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几艘体积小巧的军用艇只如离舷之剑向前飞速“滑去”,很快便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这如诗般的画面,熟悉内情的人会告诉你:这类飞速航行的军用艇只就是享誉中外的中国导弹艇。导弹艇是排水量在500吨以下.以舰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水面作战舰艇。  相似文献   

6.
<正>看过肖景志的画,你会惊叹,为什么他会捕捉到自然界那么美妙的瞬间。在他的画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林中有婆娑的光影在闪;潺潺的溪流仿佛伴着春光哗哗作响,跳跃的松鼠在落叶上觅食……一幅幅作品使你仿佛走进了人间的仙境,而他却说,如果你在山林里住上几年,细细地品读,你也同样能感受到这一切。13岁时,肖景志跟随林口县一个中学的美术老师,学习了两个月的素描。在那里,老师不仅教他绘画的基础,而且  相似文献   

7.
晖蠔 《新闻天地》2008,(9):15-15
15位演员用身体和现代舞的技法演在特制的画布上完成一幅中国山水作品。颜料有两种,黑色颜料和蓝色的消失颜料,前者用来演绎山水,后者则用来绘制云彩,云彩会在与画布接触两分钟后消失。舞蹈完毕,画布上呈现出一幅完整的中国山水画。  相似文献   

8.
太阳很快乐     
上周做家教,辅导孩子看图作文。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就一幅图写五句话,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最后一句,他写道:“太阳很快乐。”那幅图上,鸟儿在鸣唱,猴子在蹦跳,鱼儿在戏水,孩子们在打闹。如果我是太阳公公,我也会因为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快乐。我当时夸赞他:“好好努力,你会成为一名文学家。我喜欢你的‘太阳很快乐’。”  相似文献   

9.
《新闻世界》2008,(2):54-54
曾有人问一位老人:“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说:“我会的,因为医生要吃饭。”又问:“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又说:“我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吃了吗?”老人则说:“我会尽量扔掉它们,因为我要活命。”  相似文献   

10.
《大观周刊》2006,(40):20-20
左边是一张生气的脸;右边是一张平静的脸。 请站起身来,将报纸贴在墙上.退后几步,远处再来看这两幅图片,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在祖国西北边睡的新疆军区某通信连,近两年来,先后有60多件战士的书法作品在军内外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80多篇(幅)新闻作品和文艺作品被军内外报刊电(视)台刊(播),有12人复退后被地方报刊、电(视)台和县市文化馆、宣传部录用。要问这些成绩是怎么来的?你了解一下连队团支部为了战士成才开展的“三个一”活动,就会拉直你心中的这个问号。两年前,通信连团支部针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做了一次以“训练之余,你还想学些什么”为题的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战士都愿在服役期内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能。出于对团员青年渴…  相似文献   

12.
向菲 《新闻三昧》2005,(9):14-17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有两名身负命案的逃犯在我的陪同下自首,此事被各家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我似乎成了一名“传奇”女子。几个月来,被提问频率最高的就是两个问题,“你是如何让这两个逃犯相信你的?”,“难道你不害怕吗?”。我想,人们之所以会在这两个问题上疑惑重重,原因在于,许多人眼中辜海军和袁炳涛的第一身份是“杀人逃犯”,带着这样的“标签”,在人们眼里他们就是凶恶的、危险的、良心泯灭的、不可靠近的。而在我眼中,他们的第一身份是喜爱我节目的忠实听众,其次,他们才是“在逃犯”。因此——  相似文献   

13.
《视听界》1997,(1)
未来的电视机遥控器上,会增加一个“打印”键。当你看到屏幕上显示出喜爱的景物时,按一下这个按键,你即时可得到一幅打印出来的图片。你可复制你所喜  相似文献   

14.
《兰台内外》2010,(2):61-61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档案馆近年开展了两次档案资料收购工作。其一,1999年3月,徐州市档案馆接待了一位民间收藏家,他向档案馆展示了其在古玩市场上发现的两幅日占时期徐州地图。这两幅地图印刷于1941年1月(昭和十六年一月),由满洲日日新闻社发行,系日本在徐州领事馆特务机关专用图。  相似文献   

16.
一位深谙书艺的将军到某坦克师视察工作,交给师长郭廷年一项非军事性任务:“潍坊有个跟你同名同姓的书法家郭延年,他的‘板桥体’飘逸古拙、大气若虹,你设法找到他替我求一幅字。”郭延年含而不露地一笑:“保证完成任务。”然后打开书橱,铺开宣纸,横笔而立,一幅几可乱真的板桥名作“难得糊涂”立时跃然纸上。知道部延年是个军事指挥人才的人成千上万,但知道他同时又是个书法家的并不多。郭延年专事“板桥体”,是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板桥体”研究专家王一新,被其韵味独特的“六分半书”所折服。这位习惯于在铁骑上横刀…  相似文献   

17.
夺命手机     
一部手机导致了一位毕业刚一年的大学生之死。为什么?是生命太脆弱,还是机器太冰冷?当追溯完这场悲剧的两位主角——富士康公司和孙丹勇的发展历程后,你会得到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一顿晚饭一个人花一千元港币到底是太贵还是太便宜?这得看你是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顿饭了。假如你是一般食客,你或许会觉得这简直是穷奢极侈;但你若是一个餐饮业的行内人,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一餐的取价恰到好处,甚至物超所值了。庄祖宜就是如此一位内行人,全靠她,我才知道香港星级餐馆真是艰苦经营,在那里吃饭实在是太过“划算”。而这位香港内行人,居然是个台湾女子。  相似文献   

19.
一位画家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挂了幅画:偌大的白纸上只在中间偏左的地方有块黑渍。有人不解,问之,画家答道:“黑渍是痛苦,白纸是快乐;许多人只看到了痛苦却并未看到快乐。”有人不以为然反问道:“既然如此,何不把黑渍去掉?”画家答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 多么豁达的画家,多么深刻的哲理啊! 当人们每日来往穿梭于都市的灯红酒绿中,为金钱、权利。地位、欲望而奔波的时候,当人们睁着日渐蒙尘的双眼、戴着痛苦的有色镜观察快乐的彩虹的时候,他们是否还拥有一份画家似的恬谈的心境? 且让我告诉你另一个故事:在昔日…  相似文献   

20.
朋友李汉是个玩艺术的人,玩得很前卫,圈里的朋友给他写过一首《尿迹中诞生的维纳斯》诗: 你要想玩艺术就去找李汉 李汉这家伙喜欢上公厕 李汉这家伙在尿迹中寻找美 李汉这家伙在尿迹中诞生了维纳斯 有一天李汉真的给你送来了两幅摄影作品,一幅题为《维纳斯诞生之一》,一幅题为《维纳斯诞生之二》,他说都是在公厕的墙上拍摄的,两幅图片都参加过艺术巡回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