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小学教师职后学历教育总政策的价值选择与政策问题教育政策是关于教育领域的政治措施,政治措施本身则代表或蕴涵着政府对于教育及其有关问题的一种价值选择。从世界范围来看,现在许多国家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已发展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学历要求逐步提高。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化,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教师学历要求的基本起点,并且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在中小学任教的人数不断增加。当代我国社会的转型是以过分集中的国家与政府权力下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的。社会的转型伴…  相似文献   

2.
教育政策的形成是一个利益博弈、整合与表达的过程,教育政策主体面对不同的利益诉求需要作出一定的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政策价值,经历了由注重补偿和适应向注重引导和超越转变、由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向重视教育能力的提高转变、由倚重单一培训模式向倡导多元培训模式转变、由培养和培训的二元分离向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变的演进路径。展望未来,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政策将从学历补偿走向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教师自我发展、从工作关注走向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教师个性关注、从职业提升走向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生涯设计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主要以教育学院的教育实践为依据,从历史渊源、法理逻辑以及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相互依存等方面论证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关系。指出适度发展学历教育,可以增强继续教育的实力,完全符合教育学院作为培训院校的职能定位。在认真办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仅可使其更加有效,而且符合师范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4.
自1984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经过了多次完善,2008年教育部又在官网上征求各方意见后,于9月颁布了新的《师德规范》条例。从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角度来看,这一措施,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师德建设上的一贯价值立场;合乎我国现行法律,符合学生与家长的需求;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5,(5):78-83
教师职后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与职后教育实施效果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当前,由于应试教育局面未得到根本性扭转,教育本质异化严重,教师职后教育实施状况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教师职后教育意识薄弱、功利思想严重、动力缺乏、学校顶层设计缺失、职后教育盲目性大、政府、高师院校、中小学和教师职后教育主体责任不明、制度或措施落实不力、教研组功能严重弱化、学习文化消极、氛围缺失等。对此,笔者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借助教研优势,推动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发展,关系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关系教育质量提高.教研在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上具有从职能到经验等多方优势.教师职后教育必须全面体察教师专业,深入体察教研本质.在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中,教研机构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职后教育问题,要从贡献智慧、贡献力量、履行分内职责的角度发挥功能优势,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基础教育的好坏又往往取决于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职后教育,强化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瑞典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典一直以高福利、高税收、高教育水准而著称。但是进入新世纪,瑞典的教育质量却有所下滑,这无疑与瑞典师资数量不足,师资质量下降分不开。为了摆脱师资建设中面临的困境,瑞典教育和科学部于2000年出台了新的教师教育政策。本文试图对瑞典政府颁布的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内容以及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正处于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职后教育包括教师学历的达标和非学历教育两个部分,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目标体系。学历教育是一种学历达标教育,非学历教育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包括新教师、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培训3个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追求是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30多年来,关于学历的政策演变是:小学教师中师化、专科化,未来将达到本科化;初中教师专科化、本科化,未来达到研究生比例化;高中教师本科化、硕士生比例化,未来达到研究生高比例化。为此,通过职后教师培训和职前教师培养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追求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价值理念为学历提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发展,最终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有的教师队伍成分比较复杂,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心。据江苏某县级市的调查,发现该市各类滥竽充数和有其名无其人、顶编开饷的教师多达1000余人,约占该市教师总数的10%。构建一个完善、开放、高效的教师教育体系已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肖晓玛 《教育探索》2003,(5):99-100
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已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因为它具有重要的普遍价值和特殊价值。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普遍价值主要在于:实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特殊价值在于:改变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主要内省自律的有效方式;是教师个体自我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后评价有绩效考核和促进发展两大目的,在时间安排上有试用期评价、常规评价和奖励晋升评价,在参与方式上有强制性评价和自愿评价。教师职后评价政策与一国的教育管理模式紧密相关,集权制与分权制国家在评价政策上差异明显。为保障教师职后评价的有效开展,各国积极推动确立发展与考核并重的评价观,建立专业化的评价队伍,开发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个人专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决策。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师职后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中小学语文教师是职后教育的主力军,其职后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体的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因此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后教育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一、职后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1.课程目标不明确,导向模糊 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薄弱环节。这是由于在职后教育阶段,人们对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不明确,更谈不上以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引导教师的行为,致使职后课程目标主要以补偿教育为中心,以获取学历为终端,忽视了教师在职后教育阶段的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愿望,课程目标整体呈现出“偏离素质教育目标而趋向学历目标;偏离实用目标而趋向装饰性目标;偏离主体性目标而趋向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目标”的现状,因此,职后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并且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初,教师流动政策限制放宽,教师流动成为教育领域一个重大的事件。由于当时中国经济改革的加快,尤其是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讲话”以后,沿海经济开放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大量人才,不少精明能干的教师离开学校走进机关、企业,大批优秀教师流失了。优秀教师的单向流动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它的出现与我国的教育制度的设计有没有必然联系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本试从伦理学角度对中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制度作一番审视。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日本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践和经验,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义,为我国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教育学院的教育实践为依据,从历史渊源、法理逻辑以及继续教育与 学历教育的相互依存等方面论证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关系.指出适度发 展学历教育,可以增强继续教育的实力,完全符合教育学院作为培训院校的职能定位.在认真 办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仅可使其更加有效,而且符合师范教育职 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价值取向变迁。研究发现:分别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两份《意见》,政策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一是从关注"社会价值"走向关注"人的价值";二是从注重效率走向注重公平;三是从关注社会外在需求走向关注教师内在需求;四是从注重知识培训走向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包含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部分。受条件限制,广西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培训长期滞后。借助于分析目前教师职业培训趋势,文章提出新形势下广西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的重要性,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