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了《新华日报》。这是我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报纸,它象一支火炬,燃亮着国民党统治区的茫茫黑夜。《新华日报》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目在武汉创刊,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在重庆被封闭,历时九年零一个多月。其中,在武汉九个多月,即从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起,至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止。本文所谈的就是这段时期《新华日报》在武汉的一些情况。《新华日报》创刊时,报馆在汉口府西一路一四九号(现民意一路大陆里口),是一幢两层楼的房子,共有两个门面。这里原是天津《益世报》的一个驻汉特派记者私人所办《壮报》的地址,只有一架四开的平版印刷机。这个特派记者眼看战事严重,准备到重庆去,想把房子卖掉。当时,我党听到这个消息,便派人去把房子、机器设备全买下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大无畏”的新华日报,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报纸。它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一日在武汉正式创刊,同年十月迁来重庆,直到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无理封闭为止,前后九年多的时间里,在重庆坚持战斗了八年四个月。这期间,新华日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宿迁日报社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协议签约仪式10月17日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为新加盟的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宿迁日报社揭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生出席仪式并讲话。据了解,省级报业集团和市委机关报实行报业资源整合,在中国报业是一个创举。宿迁日报是中共宿迁市委机关报,1996年创刊,并于2001年整合了宿豫报、泗阳报、泗洪日报和沭阳日报等4家县报,是一份富有活力的报纸。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服务导报、南京晨报、江苏经济报、经贸导报、《新闻通讯》、新华报业网站等强势媒体和…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韩辛茹同志所著的《新华日报史》,受到启发和鼓舞。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同年10月25日(即武汉失守之日)迁重庆续刊。它是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当局提出,经过批准同意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这张党报的历史很短,只有9年1个月18天,于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政府封闭。这9年多岁月正是从抗战  相似文献   

5.
陆佳卉 《青年记者》2016,(19):89-90
新华日报的创刊背景及办报宗旨 1.创刊背景 抗战时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战争同时进行的局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处境艰难.1937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成功的铺垫,经过8个月的谈判,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新华日报在宣传“为革命种田,用革命精神种田”的同时,辟设了《农村科学生活》专刊。这个专刊每半月和读者见面一次,从八月二十五日开始,到十月十日已刊出了六次。这一专刊主要是介绍农业科学知识、总结群众生产上的先进经验,其次是介绍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香港脱险归来,我于1942年2月5日上午,乘火车从柳州到了桂林南站,出乎意外,一大群朋友已在月台上欢迎我们,其中有田汉、洪深、洪镇、徐桑楚、杜宣,还有新中国剧社的许多不认识的朋友。当时的情景,田汉在一篇文章中作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1949年6月间,《晋绥日报》社的同志走下吕梁山,奉命到山西临汾集训、待命。接着“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彭德怀、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一部分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向大西南进军。我被分配到二野。分配到西南的同志,随军先在湘西北集中。11月1日,我军开始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突然向川、黔挺进。11月15日,攻占贵阳市,11月30日解放重庆。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了。千万读者奔走相告:“《新华日报》回来了。”组织上决定我负责西南《新华日报》城市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1949年6月间,《晋绥日报》社的同志走下吕梁山,奉命到山西临汾集训、待命。接着“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彭德怀、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一部分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向大西南进军。我被分配到二野。分配到西南的同志,随军先在湘西北集中。11月1日,我军开始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突然向川、黔挺进。11月15日,攻占贵阳市,11月30日解放重庆。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了。千万读者奔走相告:“《新华日报》回来了。”组织上决定我负责西南《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10.
勇立潮头探新路——新华日报实施一轮改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3月22日,新华日报实施新一轮改版。在世纪之交,新华日报党委会、编委会通过加大新闻宣传改革力度,进一步拓展党报生存空间,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新的发展之路。改版形成了冲击波。5月26日,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批示:“新华日报改版后,党的...  相似文献   

11.
这是吳玉章同志为了纪念《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反动派封閉十六周年写的一篇回忆录,发表在一九六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的重庆日报上。現征得作者的同意,轉载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新华日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党的机关报。它始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终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彻底破裂。我曾三次参加新华日报的工作。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对红军的进攻,结束了十年内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件后,我党中央  相似文献   

13.
新华日报精心报道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华日报4月下旬开始,6天连续在头版以《着眼大局、心系稳定》为醒目栏题,刊登了16篇稿件,报道和评论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个专栏的内容主要有:泰兴镇骨干企业无一亏损;赣榆县酿酒总厂走出...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2月1日,在电话交谈中,新华日报总编辑周正荣向笔者坦言:“新闻改革中最难也最有价值的还是省报的改革。”10天之后的12月11日晚,当我与周正荣面对面交谈时,前两天甫从外地抓发行回来的他,又一次感叹党报的困境和党报改革之难。党报之难,首先难...  相似文献   

15.
柯黎 《湖北档案》2022,(3):35-38
<正>武汉市江汉区民意一路大陆里四至九号,是一排里弄式的二层居民楼,这就是《新华日报》社旧址,1983年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10月25日武汉失守,报社随即迁往重庆,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查封,报纸终刊。1949年4月30日,  相似文献   

16.
大约在1938年春,八路军驻渝联络员周怡同志到了重庆,当时除他夫妇外,人手很少。最初一段时间,我常在他那里来往,帮他了解一些地方上的情况。汉口《新华日报》重庆航空版是由《大公报》代印的,每天要等大公报的机器空下来后才能开印,出版时间迟。周怡同志当时就想自己搞一套印刷,他给我谈起此事,也可能已预感到《新华日报》有一天会迁川,这点他没说。一摸底,问题可多了,当时迁川工厂甚多,凡是机器设备都很缺俏,印刷器  相似文献   

17.
江苏《新华日报》自六月一日起已全面改革版面。这次改版的总的指导思想是着重提高报纸的质量和宣传的社会效益,加强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服务性,加大信息量。改版后的《新华日报》的头版,仍是要闻版,刊登本省、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以及“短、新、活”的《今日快讯》。二版是经济综合版,力求办得比一版更系统、更深化、更接近群众。三版是国内、国际新闻版。四版是精神文明建设版。加强言论是该报这次改版的一  相似文献   

18.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协定在柏林签订。周恩来就此后的形势,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分析说:“英积极拉蒋,蒋喜。日亦拉蒋,蒋更喜。苏联斯大林亦电蒋,蒋亦喜。此正是蒋大喜之时,蒋处在美英、德意日和苏联三大阵营的争夺之中。”蒋介石处在“居中选择”的有利形势下,从策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一开始,便气势汹汹,不留余地。他命令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军委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于10月19日向朱德、彭德怀、叶挺发出“皓代电”,对八路军、新四军肆意诬蔑,并强令黄河以南的几十万八路军、新四军人员,“限于电到一个月内”放弃原有阵地,撤到黄河以北。他的真实用心是妄图借日本在华北的侵略军消灭之。同时,为  相似文献   

19.
“新华日报”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的一张党报。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到1947年2月28日在重庆被封闭止,共存在九年零一个月又十八天。它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坚持不渝地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教育群众团结起来,向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进行斗争。从《新华日报的回忆》里,我们首先可以看到“新华日报”如何捍卫了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作家艾煊曾任新华日报特派记者。他的这篇回忆文章,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位怀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记者是怎样工作的。他在京一年,平均每月发稿近万字,白天采访,晚上写完新闻稿后,又接着写小说,直至深夜。看来,当一位名记者需要多种素质,而最重要的是:勤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