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学生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无需回答。然而。这又是一个必须要回答清楚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教学便是盲目的、无所适从的。因为,无论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还是把学生看作灌输的对象,都必须要弄清这个问题。这就好像加工宝石就必须弄清宝石的形状和质地一样,虽然这种类比并不确切。自从有了专门意义上的教育以来。  相似文献   

2.
一 学生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无需回答。然而。这又是一个必须要回答清楚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教学便是盲目的、无所适从的。因为,无论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还是把学生看作灌输的对象,都必须要弄清这个问题。这就好像加工宝石就必须弄清宝石的形状和质地一样,虽然这种类比并不确切。自从有了专门意义上的教育以来。  相似文献   

3.
这个问题似乎无需回答。然而,这又是一个必须回答清楚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便是盲目的教育。因为。无论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还是把学生看作灌输的对象.都必须要弄清这个问题。这就好象加工宝石就必须弄清宝石的性质和特点一样。虽然这种类比并不确切。自从有了专门意义上的教育以来,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就出现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4.
本真一点     
曾参加一次大型公开教学活动,听一位老师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老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学生提了"你指的是谁?""这条鱼是什么样的鱼?""这话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四个问题,然后老师让学生读书回答。学生提的前三个问题,是只要读一遍课文就能弄清的,学生课前读过课文,应该知道。为什么还提这几个问题呢,迎合老师呗。  相似文献   

5.
<正> 1 谁是复习备考的主体——关注学生这本来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甚至根本就不应该提出的问题。然而,多年的听课、调研告诉我们,要提高生物学科的复习质量和效果,就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因为,在相当多的教师的复习教学中,还存在着没有弄清“谁是备考主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关键是要弄清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为什么回答不出别人的问话。而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抓住那个叫卖人向人夸口的两句话进行分析,从中学生可以受到逻辑思维训练。这个板书,抓住了叫卖人在夸口造成互相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经常有许多学生问:金属的活动性与活泼性是否有区别?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电离能和金属电极电位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元素的电离能越小,表  相似文献   

8.
这本来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甚至根本就不应该提出的问题。然而,多年的听课、调研告诉我们,要提高生物学科的复习质量和效果,就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因为,在相当多的教师的复习教学中,还存在着没有弄清“谁是备考主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这是许多家长.老师经常思考而又不好具体回答的问题。要回答这个同题,首先要弄清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数学能力。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数学能力有计算能力、数学思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等。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笔者在培养小学生的这些数学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教法沈水根︵新干县洋峰子弟学校︶第一种方法:提问回答问题的方法。就是把反问句的内容当作一个问题,先提出来,再回答这个问题,问答的答案就是这个反问句的陈述句。如:“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据这个反问句就可以提出问题:“这是不是伟大的奇...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时、恰当的评价,这是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一)这两年以来,人们对“信仰危机”的问题议论很多。许多人认为现在的青年一代不信仰马列主义了,发生了“信仰危机”;也有许多人不大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青年人主要是对马列主义知之甚少,搞不清楚什么是马列主义,也就谈不上信仰不信仰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在一部分大学生中作了一次抽样调查。下面是在我们调查时部分学生对几个问题的回答。问:有人认为现在的青年中有一种“信仰危机”,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些什么想法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回答:“学生就是学生”,或回答“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那么。你就完全停止了有益的思考。“学生是主体”,这是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主体”的内涵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恐怕有些教师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如果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获得一些全新的认识。学生是教育的资源。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这固然不错,但只局限于这样一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  相似文献   

14.
从某小学三年级的一份数学试卷上,看到了“最小的一位数是几”的一道考题,据说这道题在该校教师中还引起过一场争辩、有的说是1,有的说是0,各执己见。“0”是最小的一位数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一位数”这个概念的定义。对于“n位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教学设计与教学的质量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要教的课设计好,需要防止以下三个易出现的认识误区.1 大容量等同于大题量在听课、交流过程中,经常要提到容量问题,许多人就认为容量大就是题目要多.那么是不是题目多容量就一定大?或者说大容量就一定要大题量?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确定容量大的标准是什么,要弄清这个标准就要弄清数学教师要教什么,也即是教学生学什么.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因此,教…  相似文献   

16.
异分母分数加法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如果仅仅使学生记住这个法则,用这个法则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这并不困难。但这样做会出现两个弊病:1、容易导致学生把这个法则看成前无源头、后无流向的孤立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便记错和忘却,2、容易导致学生把这个法则看作死的教条,不会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弄清这条法则的来由(即算理),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条法则。据此,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抓了下面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是理答?什么是问题导学?理答和问题导学有什么关系?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从理答的含义说起。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曾这样说:"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是创新问题导学模式必须直面的一个数学命题,因为它研究的是教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问题和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课堂效果。我听过不少数学研讨课,不少一线老师在提出问题时没有抓住时机,导致问题的质量不高;有些教师没有  相似文献   

18.
复数为何不能有大小?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把“有序集”和“有序域”这两个概念弄清楚。§1 有序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讨论关于集合论的一些简单基本知识时,并不涉及集合元素之间的次序。但在研究某些数学理论时,又必须首先讨论集合元素之间的次序,所以产生了有序集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一 第一次引起我思考这个问题是1985年的夏天。这年高考语文试卷第二题抄录了一段对泥石流的形成过程的描述,要求学生回答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条件和给泥石流下定义。在这道题里,直接把语文知识和地理现象联系起来。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必须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与交叉。我找来原文看了一遍,原文中描述泥石流形成过程有一句:泥石流“在重力和  相似文献   

20.
环境资源是否具有商品性,这不仅是政治经济学中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科学需要认真回答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在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进一步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改革,加速环境资源市场化,从而把环保工作纳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环境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商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根据商品生产必须具备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两个条件的分析,预言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公有制的建立,商品生产就要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