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河渠书》:蜀守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注引《括地志》:“大江一名汶江,一名笮桥水,一名清江(接《寰宇记》成都汶江条作流江),亦名水(外)江,西南自温江县界流来;郫江一  相似文献   

2.
近日校点《东都事略》列传数卷,以《宋史》两两比勘,乖谬互见。兹取传主五人生卒年略加考辨,一陈管见,以就正于前辈学者。一、邓洵武洵武字子常,成都双流人,神宗朝御史中丞邓绾之子,洵仁弟。《宋史》卷三二九,《东都事略》卷九八本传皆云:举进士,为汝阳簿,徽宗朝官至知枢密院事。此后二书记载略有不同,《宋史》本传云:“迁特进,拜少保,封莘国公。”未云何年。《东都事略》本传则谓其  相似文献   

3.
一、《宋史》卷四五一《陈文龙传》载:“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案:“福州”应作“福建”。据《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载,宋代的福建路共辖有六州二军,即福州、建州(后改为建宁府)、泉州、南剑州、漳州、汀州、邵武军,兴化军。宋代在一些军事要地设军,其地位与州均是同等的行政机构。因此,兴化军和福州无隶属关系。陈文龙应是福建兴化军人,《宋史》谓之福州兴化人,不确。  相似文献   

4.
苏舜钦,字子美,宋代著名的诗人,与梅尧臣齐名,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关于苏舜钦的籍贯,颇多歧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梓州铜山说。这一说可以《宋史》为代表。《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饮传》:“苏舜钦,字子美,参知政事易简之孙。”卷二六六《苏易简传》:“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采取这一说的还有  相似文献   

5.
李朝辉 《文教资料》2006,(14):221-222
高中地理选修第一册中,讲到文化景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举了一个例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顺应自然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如防洪、灌溉、航运等有利影响,还附有都江堰平面图(如左图)。但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又是如何产生防洪、灌溉、航运等有利影响的呢?课本没有说明,学生们大都是不清楚的,因为这当中缺少许多中间环节。下面就参照左面的都江堰平面图加以补充: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渠首工程和灌区工程两大部分,图上所示主要为渠首三大工程。如图所示:按建成的先后顺序排列(1)是宝瓶口;(2)是大鱼嘴;(3)是…  相似文献   

6.
王韬《瀛壖杂志》卷一云:“上海居南吴尽境,古为《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属吴,后属越。”而旧志云吴越人文“轻扬”,素称“风流”,这是由于江南自然条件的优越,长年丰饶、衣食无虞,培养了它的细腻、敏感、诡异、奢侈的风气。因此,早期的上海民俗风情应与苏州相近,并在苏州一领江  相似文献   

7.
碑文精品     
[导语]《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记》是一篇碑文佳作,读之,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丰富的内涵,恢弘的气势,壮美的辞采,铿锵的音韵,令人震撼和陶醉。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记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历代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爰及秦时,李冰守蜀,慧眼独具,乃于岷江出山口凿离堆以建堰。设鱼嘴分其江,筑  相似文献   

8.
宋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李纲在绍兴二年的行踪如何?《宋史》、《宋史纪事本末》及《梁溪先生年谱》都有过记载。《宋史》第358卷“李纲传”载:“绍兴二年,(李纲)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上疏不成,罢为提举西京崇福宫。”书中载明“绍兴二年”,却不见何月何日。《宋史纪事本末》所载较为详细,“绍兴二年十一月甲  相似文献   

9.
姚勉 姚勉《宋史》无传,问题主要在于其籍贯诸说不一。《增注》第四卷第73页《姚勉小传》云:姚勉“……高安(今属江西)人,宝祐元年(1253)廷对第一。除校书郎、兼太子舍人、有《雪坡词》。”《宋诗记事》、《全宋词》、《归田诗话》也都说是“高安人”。但《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中国人名大辞典》又都说是“新昌人”,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词四考》则两存其说。高安、新昌为邻县,哪一个对呢?《新昌县志》[同治]卷一六《名贤》有《姚勉传》,曰: 姚勉,字成一,一字飞卿,号雪坡,天德乡灵源人,少颖敏,日诵数千言,理…  相似文献   

10.
王拱辰 《增注》第一卷第159页《王拱辰小传》结尾云:王拱辰“……神宗元丰初,累官武池军节度使、彰德军节度使。”其中“武池军”不确。虽然《中国历史人物辞典》(P286)亦作“武池军”,但《中国文学家大辞典》(P593)则作“武汝军”,而《宋诗记事》(P296)、《中国人名大辞典》(P107)、《宋史·王拱辰传》均作“武安军”。查《宋史·地理志》及《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均无“武池军”,亦无“武汝军”,《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有“武安军”,但解释文字为“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年)以钦化军改名,治所在潭州(今湖…  相似文献   

11.
定稿本《辞海》屈原条云:“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这是一九六三年未定稿的照录.姜亮夫《史记屈原传疏证》亦云:“正则、灵均,皆屈子化名,而字义亦与‘平’‘原’相应.”这样说来,屈原的名、字则有新的歧异了。按《史记》列传卷二十四屈贾列传云:“屈原者,名平.”可见司马迁认为屈原名平、字原,再无他名他字。那么,说屈原有“化名”或另有名字,即是对屈子自云不同理解而来.  相似文献   

12.
元脱脱撰的《宋史·沙州传》是当今研究敦煌学的基本史料之一,但由于所载太简略,且史实亦有讹误,故本人不揣浅陋,就有关内容给予补正,不妥之处,析请大家指正。一、(曹元忠)建隆三年加兼中书令,子延恭为瓜州防御使按:建降三年(962年)前,沙州曹氏政权已与赵宋政权发生交往。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二太祖建降二年十一月癸酉条云:“以沙州节度使、同平章事曹元忠及其子瓜州团练使延敬(注,《宋史》作延续),皆遣使来修贡。元忠,义金之子也”。李焘注云:“义金事,初见大中五年,后见咸通十三年及同光二年。 元  相似文献   

13.
吕中其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著,撰有《大事记讲义》等书。然而,却有人将《大事记讲义》等书,归于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名下,是故不可不辩。《大事记讲义》,全称《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的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收入此书二十四卷本,题作“吕祖谦撰”,又在“前言”中写道: 今存吕氏(指祖谦)大事记类书籍,载于(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者,计有:1.大事记通释二卷。2.大事记解题十二卷、3.皇朝大事记九卷、  相似文献   

14.
拜水都江堰     
伍振 《少年月刊》2014,(12):41-41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成功地驯服了奔腾咆哮的岷江水,成就了一段"膏泽千古"的佳话。它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史记》记载: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相似文献   

15.
张掖是汉武帝所设河西四郡之一,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张掖”一名因何而得,其意何在?《汉书·地理志》“张掖郡”条下东汉应劭注云:“张国臂掖,故曰张掖。”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40亦云:“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使将军赵破奴出令居,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  相似文献   

16.
吕创辉 《现代语文》2007,(1):122-122
节选自余秋雨著名散文集《文化苦旅》的作品《都江堰》是一篇描述形象生动、议论深刻独到、抒情自然深沉的写景记游散文,教学此文,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蕴含于文中的三美,即“引人深思的形象美、意蕴深邃的情感美、丰富多彩的写作技法美”。  相似文献   

17.
《南宋书》是明人钱士升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南宋史著作。编写体例上,无志、表,奸臣、叛臣未单独列传;遵循“以类合传”特点,相关的人物合为一卷,并且几乎每一卷人物都相当多。内容上,全书基本沿用《宋史》南宋部分相关记载,并有所改动。与《宋史》相比,《南宋书》传记篇幅较短、内容也较简单。但也增加了《宋史》所无的一些人物的传记,增补了新的史料等。本书的缺点主要是:记载比较简略,所补充的史料未注明出处,沿袭《宋史》原有的一些记栽错误等。  相似文献   

18.
一、文本解读《都江堰》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章,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人格构成。因此《都江堰》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李冰,通  相似文献   

19.
<正>“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用东汉李膺的《益州记》如此盛赞四川的一处水利工程。这项伟大的“超级工程”便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于战国时期且至今仍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相似文献   

20.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句,课本为“赤城”注云:“赤城,……山名,在现在浙江省天台县北部。”笔者对此曾深信不疑。近读杂书,忽发疑问:“赤城”到底指何处?据手头零星资料,我觉得,指四川青城山似乎更可能一些。理由如次:一、四川青城山亦名赤城山。唐杜光庭《青城山记》(《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二)引《玉匮经》云:“(青城山)一名赤城山。”其所以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