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子竞技》2009,(6):61-63
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想证明自己是在硬件上有多么投入的发烧友,也不是想把我其实贫乏的经历拿出来炫耀。对于硬件和游戏.心中总是有一种很莫名的情感。说不出来到底是一种热爱还是一直寄托。坦白的说起来,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如何给自己的水平下一个判断.我可以帮别人装电脑做系统,却总是对自己电脑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我可以在和别人讨论电脑的时候头头是道,可是在电脑城里却躲不过奸商的明枪暗箭.也许只是一种最简单的喜爱.一种最简单的态度,让我把自己七年来和电脑的故事拿给CEA共享。  相似文献   

2.
声音     
《当代体育》2010,(9):8-8
“我有一个目标,一个巨大的目标.那就是为克利夫兰带来一个NBA总冠军。直到我拿到之前我绝不会停下来。”——勒布朗·詹姆斯最近在接受NBATV采访时说。对这句话有两种解读.一是在拿到一座总冠军奖杯之前,詹姆斯不会离开克利夫兰,这对骑士管理层是一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3.
梁慧敏 《乒乓世界》2005,(12):44-47
“我打球的时候.虽然36届世乒赛我们团体最后赢了.打了翻身仗,可我输了两场.总归有点遗憾。我一直觉得自己在乒乓球上的智商还比较高。通过自己的手实现目标是一种享受,而做教练.让另一个人实现目标.更能体现你的智商.对乒乓球的理解以及业务能力.这是一种更大的享受和满足。”施之皓说。  相似文献   

4.
wingyy 《乒乓世界》2008,(2):145-145
有人说彩虹能给看到它的人带来幸福.七种颜色在一起就是一种奇迹,能够拥有.就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是真的.我要把它做成翅膀.送给我心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全能     
谢明 《网球》2012,(2):136-136
我第一次看见老赵是在一次圈内聚会上.他端着一杯混合饮料却喝得满脸通红,当然他有可能在别的地方喝了酒.或者是对暖气敏感的缘故——他笑得非常开心.显露出一种要见人就抱的架势,好像是这里的主人一样。他热情地和我很多朋友打了招呼.  相似文献   

6.
“空对空”是羽球行业的新兵。记得一次客户和我谈合作,多次谈到“空对空”羽球产品品质的持续性问题,我是这样回答他的:“其实作为厂家.我们比你们更重视质量.我们质量不好了.你可以放弃我们,但我们能放弃谁呢?”此后这样的询问非常普遍.我还是上面一种回答。面对客户对品质的关注.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任.我们除了坚持“品质为先”的道路.还有什么选择呢?质量是我们的生命啊!向客户提供高价值和高品质的产品.是我们  相似文献   

7.
我是个天生的愤世嫉俗者.爸妈说我生下来喊的第一个词就是”dada”(指达达主义.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我对那些”边打球边傻笑”的网球表演赛感觉也一贯如此。我宁可去看杰克·索克和马克·吉奎尔在美网17号球场的交手,也不愿意看两个大牌球星做秀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8.
宋斐 《乒乓世界》2005,(7):10-13
刘国正的解读 “四年前.我就知道网络上有人说‘嫁人就嫁刘国正’那句话了.当时我没上网去看。但是打完比赛,我的朋友告诉了我,我也不好说是什么感觉.当时小,更不可能有什么领悟。反正.我觉得每个人在他的生命中都会扮演一种角色吧.至少在打球中,我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可能就是让人放心吧。我感觉,关键是自己干什么事情都能坚持。和队友.朋友相处.我都是用一种随和的态度,大家和我开玩笑,我也不在意.没必要因为这些事较真儿。”  相似文献   

9.
《体育博览》2012,(5):125-125
几乎每届北京车展我都要挤出点时间过来看一看.仿佛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如果不来.看着网上的报道.心里就会痒痒的。  相似文献   

10.
美网之旅     
陈迪 《网球》2012,(10):183-183
经过四年的漫长等待.我再度来到纽约打美网预选赛,能在网球最高殿堂出赛,对网球选手来说是种肯定,我也为自己的努力感到开心。美网的球员酒店设在曼哈顿市中心.离赛场约40分钟车程.组委会安排运动员班车来回接送。我住在朋友家,从他家坐地铁到球场需要一小时。时间等于金钱,在纽约地铁站里,大家都非常匆忙.连换车都要小跑步。有人说:纽约是个万花筒。卖艺.唱歌,跳舞.乞讨等等.这些在纽约街头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1.
姿态     
燕子 《体育博览》2014,(5):10-11
也许,仅是一种姿态.便足以令我斗志昂扬。  相似文献   

12.
成为职业棋手之后.关于如何提高听到过两种观点。有些人说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分;也有些人说棋这东西靠悟,可能一直不上道.突然有一天境界一下长了.一鸣惊人。两种观点根据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方式.我一直认为我是前者,郑岩是后者。  相似文献   

13.
莫相忘     
莫莫  别闹 《当代体育》2010,(20):73-73
退役,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痛苦.但对于莫莫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听到莫伦特斯退役的消息后我这样想。  相似文献   

14.
叶佩兰 《收藏》2010,(7):48-49
去年7月底我应邀参加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主办的“宝石红新瓷研讨会”。会前我一直在疑惑,什么是宝石红新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瓷器?当我看到展台摆放的一尊闪着晶莹玉润的桃红色光芒的宝石红彩瓷罐时,我非常震惊!在故宫博物院从事陶瓷研究工作几十年.看过数万件我国历代传世精品陶瓷器物.像这种粉红色胎质的陶瓷器物,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其粉红胎质非常纯正、玉润.色泽高雅、细腻.犹如十六七美丽的少女在情窦初开之时而闪着红润光泽的圆润脸庞.我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5.
张老师:您好!我叫魏博杰,广西柳州人,是一位象棋爱好者。这是我执红棋在弈天大理国4关下的一盘对局.中局我感觉很优.但就是找不到好的进攻路线,最终输了.希望您能对我的这盘棋进行一下分析.谢谢!  相似文献   

16.
感悟乒乓     
乒乓球真是一种"感悟"的游戏。这是我二十年前初次接触乒乓球时的第一感觉。那时我刚 参加工作,如今,二十年过去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对此深信不疑。就是这一触.便一发不可 收拾。乒乓球在球类项目中是最难驾驭的。初次打球的人理解最深的一句话无疑是"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也正是这种最难驾驭吸引人的视线.调动着人的口味.启发人的天性--征服欲。 从满天飞球到有台上来回初学的进步.无论谁都有一种快感。有点控制能力后,你会感受到球与 拍之间碰撞出的"震颤"之妙,感觉乒乓球就是为自己所设计的,渐渐地会感受到球接触球拍后 的震颤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此前没有体验过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劳累后的放松.是心烦后的忘却,是纠缠后的解脱。球与  相似文献   

17.
这是秦皇岛中兵杯象棋公开赛第八轮的一盘对局,王天一积13分匹马领先。当时我积11分,与广东高手黎德志相遇,鉴于当时的局面是众英雄混乱厮杀,于是我选择了稳扎稳打的策略。1.炮二平六马8进72.马二进三车9平83.兵三进一…………挺三兵是我策略性的一种下法,以往我在与别人的实战对局中多走兵七进一,当时为了避免走以往的熟套,索性率先变着。  相似文献   

18.
王津津 《新体育》2007,(4):26-26
离去训练馆还有一刻钟.队友们有的还在洗漱、整理内务.陈中却早已收拾妥当躺在床上看书.她说这是一种习惯。她看的是一本情感类杂志,远望去都是密密的字.如果不知道她是陈中.我想我也许根本不会把这个安静细腻的女孩跟赛场上跆拳道高手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灯谜姥姥     
《健身科学》2010,(7):58-58
1.水随空山转。(打一字)2.远看两个零,近看两个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3.一头猪说:“加油啊!”(打一样食品)4.老鼠对野马说:“我昨天跟猫约会呢!”(打一种食物,2字)5.野马不信,揪着老鼠的衣服把它提了起来。(打一种蔬菜,3字)6.土豆要去跟包子决斗,可是前面有一条河,他过不去。(打一蔬菜,3字)  相似文献   

20.
TeD 《电子竞技》2011,(4):10-10
2011年3月24日我正式宣布退役了。很长时间的思考,中间有很多很多的思想冲突.有很多的舍不得在里面.很感谢一路陪我走过来的人,我父母、我女朋友、king老大、天王、苏总、like等等很多人。或许宣布自己退役的决定有些自私.但是一个人思考.自我提高,到线下比赛真的很辛苦很累,或许这几年我已经习惯了让自己这样辛苦吧,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