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三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相似文献   

2.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小学三个学段对学生朗读分别提出了如下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面看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但是体现了对学生朗读要求的循序渐进.突出了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朗读的要求是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三个学段朗读目标具体表述的时候,还是略有区别的。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学习用"到"用"再到"能用",在具体达成度上是有不同要求的,这里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在现实教学中,老师对不同学段的朗读要求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对孩子的朗读是以"有感情地朗读"为评判标准的,尤其是低段学生的朗读拔高要求,过高的要求使得课堂的朗读教学变得急躁、盲目、无所适从。基于低段年级的朗读现状,从正确朗读的角度,阐述低段学生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更好地达成语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1~9年级各阶段朗读训练都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第三学段(5~6年级)到第四学段即初中各年级提出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学习"到"用"再到"能用"虽用词略有差别,但真要落到实处、训练到位,不下真工夫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5.
方飞 《教师》2009,(23)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中高三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正力显了新课程提倡的"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相似文献   

6.
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多次出现"朗读"一词,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各个学段的朗读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再次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  相似文献   

7.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朗读教学的要求关于朗读教学的要求,虽然各学段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关于使用“普通话”的要求却有明显的区别。第一学段是“学习用”,第二学段是“用”,而第三学段是“能用”。这不但对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的熟练程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朗读指导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老师要适当加大“教”的比例,重点在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上下功夫;第二学段学生的普通话已比较流利,教师要适当放手,逐步加大“用”的比例,引导学生在读中“用”,在“用”中学,努力…  相似文献   

9.
所谓有效性朗读,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地读,真正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且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一、朗读的目的性要明确,训练要有层次在不同学段,朗读的要求各有侧重: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不同阶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朗读教学的要求 关于朗读教学的要求,虽然各学段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关于使用“普通话”的要求却有明显的区别。第一学段是“学习用”,第二学段是“用”,而第三学段是“能用”。这不但对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的熟练程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朗读指导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老师要适当加大“教”的比例,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生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1~9年级各阶段朗读训练都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相似文献   

13.
林荣贵 《成才之路》2011,(35):28-28
所谓朗读是指学生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读教学则是指如何引导学生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新的课程标准规定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声琅琅,被教学名家列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要义。目前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不仅有益于学生积累素材、培养语感,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强调要加强朗读,并将之贯穿于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中。朗读的目标要求在各学段的表述分别是这样的: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  相似文献   

15.
朗读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2年级)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个阶段(3~4年级)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个阶段(5~6年级)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三个阶段的主旨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层次相当分明。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这三点的确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6.
鲁春波 《成才之路》2012,(20):23-23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相似文献   

17.
黄丹青 《家长》2023,(21):125-12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朗读是一个把“无声”的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文字的过程,强调脑、耳、口、眼的协同,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读得流利、正确、富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流利、正确、富有感情,这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低段学生的朗读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小学语文低段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现状,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中高3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正力显了新课程提倡的"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匆匆过客,缺乏有效性,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且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读。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教学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成 《中国教师》2013,(20):48-49
朗读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又是理解课文的基本手段之一,还是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全面感知的重要方法之一。朗读是学生对作品的再创造,可使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审美能力,具有高雅趣味。本文旨在从四方面探讨小学朗读课文的方法一、朗读的目标应明确、具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的朗读提出具体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年级)。低年级要求"学习用",中年级要求"用",高年级要求"能用",这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