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文自修》2001,(7):8-8
茅盾先生《风景谈》中的风景,“沙漠驼铃”、“石洞雨景”、“桃园小憩”……原本很一般,但“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的贫乏,增添了景色,人创造了第二自然!”其实,不仅风景如此.文章也如此。生活给我们的机遇同样多,  相似文献   

2.
几点说明     
一九六四年五月,我教学茅盾先生的著名散文《风景谈》,由于作者当时写作环境所使,写得比较含蓄,有些意思不易理解。我决定写信向茅盾先生讨教,几天后他给我复了信,使我十分感激。六六年冬,我又到北京,拜访茅盾先生,他亲切地接见了我,跟我谈中学语文教育的问题,勉励我终身从事教育工作。他对我说:“你还年轻,做老师是光荣的,不要怕挫折。”“人创造了第二自然”的出处,我根据茅盾先生的指点,在孟昌同志翻译的高尔基《论文学》一书中找到了。例如《谈谈〈诗人丛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要说,我们的时代正在把一些崭新的题材列入诗歌的领域,例如,  相似文献   

3.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先生早在1921年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 第二种为“农民问题说”,严家炎、许钦文、张传宗等  相似文献   

4.
对于茅盾这样一位有着不平凡的经历,著作丰赡的作家,他在世之时和过世之后,研究者都曾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他、认识他,但由于“接近”和“测试”的方式方法不同,在所得到的同时,常常隐显着一种失落感,人们总感到缺少点什么。尤其是对今天许多青年朋友和文学爱好者来说,他们需要一座茅盾的雕像,希望我们传记作家能够说明茅盾这位“一代文豪”作为普通人的内心动机,需要了解他的精神世界。而这方面又恰恰是多少年来所“缺少”和“失落”的。李广德先生的《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填补了这个空白。尽管他自谦此书为“有关茅盾生平事迹的故事”,而非“一部茅盾全传”。可以说该书为茅盾的传记研究作了拓荒的工作,一座雕像在李广德先生之手诞生。  相似文献   

5.
1962年秋天的一个早上,犬作家茅盾来到广州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参观结束时,负责接待的同志请茅盾题词留念。茅盾先生欣然执笔,写下了“剪纸斗彩,秋色迷人”的题词。写完后却留下了半边空白,便落了款。大家看了这张半幅题词,心里觉得奇怪。茅盾先生只笑着说:“这自有妙用。”  相似文献   

6.
《风景谈》是茅盾先生在特殊的年代里写成的一篇较特殊的散文,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茅盾先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对付国统区国民党的书报检查官,使文章免遭“斧削”之灾。采用曲笔形式写成的。整篇文章写的比较隐晦,没有明确指出文章的写作对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出茅盾先生的良苦用心和真实用意。 翻阅《风景谈》全文,通篇看不到“延安”、“解放区”、“共产党”等字样。然而你若再细心一点,了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弄清了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指的  相似文献   

7.
(1)余祥生同志在《“第二自然”探源》(刊登于《语文学习》第九期)中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有一点需要纠正:①文中认为“第二自然”是人化了的自然”,这是不妥的。人化,即人格化,即把动物、植物景观赋予的特征,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讲“人格”就是讲“自然”变得切近于“人”了。实际上,不是说“自然”切近于“人”,而是讲这个“自然”不是一般的纯自然风景,是有着人的积极活动的参与的风景,用公式简易表示,即为人的积极活动+纯自然风景=“第二自然”。用茅盾的原话讲就是一般的纯自然风景因为“加上了人的活动”而完全改观。改观的结果是什么呢?不是把“自然”改成了“人”,  相似文献   

8.
人类更伟大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茅盾《风堪谈》看了茅盾先生的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英国一位哲人的一个有趣的问题:“人到底是不是像天文家们所看到的那个样子:不尽纯粹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在一颗微不足道的星球上生活的动物呢?”我的答案是:是,但又不是。  相似文献   

9.
在涌起“雄壮”、“伟大”感觉的同时,心里潜滋暗长着“单调”的情绪——这是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一文中所描述的黄土高原行车的感受。如果我们借用茅盾的这种感受来反映当前一些青年骨干教  相似文献   

10.
查国华先生编著的《茅盾年谱》,于1985年3月由武汉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茅盾年谱,填补了茅盾研究领域的一处空白,查国华先生的贡献是巨大的.略感不足的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错误和脱漏的地方,现摘出三处,并作补正如下:一、第7页:“1910年15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三中学(即湖州府中学),插入二年级.”此条虽然纠正了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上)》中写的“1909年”秋季始读中学的误  相似文献   

11.
1928年,茅盾隐居上海,他身心两伤。6月下旬陈望道来访。他见茅盾身体虚弱、情绪郁闷,便建议茅盾换换环境,可暂赴日本。茅盾说:“我也曾跟鲁迅先生议过此事。但我不懂日语,人地两生!何况又有家室拖累。”陈望道是热心人,他说:“后者我无能为力;前者我可以帮...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补词     
茅盾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影响很大的作家和评论家。 1962年秋天的一个早上,茅盾来到广州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在书画陈列室里,茅盾看到了郭沫若题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郭沫若1961年来这里参观时留下的。诗曰:  相似文献   

13.
编后     
在学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学报增刊《茅盾研究》编定出版了。我们感到无比高兴。这是因为:一、“增刊”赶在纪念茅盾逝世三周年暨《茅盾研究学会》第二届年会举行之前和大家见面了;二,这是我们研究小组的第一次,也是初步的“成果”。回想今年三月中,  相似文献   

14.
了解先生的人,自然知道先生素有清晨开始伏案写作的习惯。当早晨的阳光照进先生的书房,先生的写作已经告一段落,走在了散步的路上。对于先生来说,自由自在地散步不仅仅是在健身,更是学术思考的一种继续和延伸过程。几十年过去了,先生一如既往地勤奋耕耘,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在茅盾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色彩美学研究等方面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成为著名的茅盾研究专家和文学史家。  相似文献   

15.
茅盾先生“把”字并未用错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徐伟民“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这是茅盾先生《谈(水游)的人物和结构》中的一句。《(谈《水济》...  相似文献   

16.
茅盾的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中、下三卷,83万多字,已于1988年出齐.此书茅盾生前只写了一半,即写至1934年,以后的一半是由亲属续写的.从严格的“自传”意义上讲,茅盾写的回忆录只有前半部,后半部因非出于他的手笔,故被叶子铭先生称之为“续貂”.又因是其家属根据他留下的录音、笔记、手稿,并参阅有关资料而写成,故也就算在“茅盾”的名下.其中有不少事件都是亲属根据与茅盾有交往的人的回忆录,改换人称和语态而写成的,并非茅盾本人的回忆.故真实性可疑,但一时又无法完全核实.因此.我  相似文献   

17.
新千年的金秋时节,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化新学校——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落成了,茅盾文学社随之诞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以“菁菁校园,琅琅书声”为满足,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去认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乌镇采风,南北湖野足,菊海问菊,参加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参与茅盾先生诞生105周年纪念活动,聆听无数的专家报告,  相似文献   

18.
既为人也为己的人生,必然拥有“人生中最伟大的东西——爱与友谊”。而“爱与友谊”则在入际与性际之间展开,鲁迅与茅盾自然也不例外;一切内在与外在的追求都是为了充实人生,鲁迅与茅盾也由此成为真正的“人生派”。从“为人生”包括也“为自己”的“人生”角度来看鲁迅与茅盾,可以更真切地走近他们的人生世界和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这对理解他们的个性和文学,辨析他们的异同、关系和遗训也会有所帮助。论文主要从交友和婚恋这两个人生基本主题,来考察和理解人生场和文学场上的“人生派”鲁迅与茅盾——说到底人们关注鲁迅与茅盾,也是为了建构今生今世的人生世界。  相似文献   

19.
大约六十多年前,茅盾先生曾经热烈称赞鲁迅是“最理想的人性的追求者,陶冶者,颂扬者”;“最伟大的hu.manist”(英语,通常译为人道主义者,人文主义者,人本主义者)。新中国成立后,茅盾为适应形势需要改称鲁迅为革命的人道主义者”,赞扬他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革命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现在看来,茅盾过去对鲁迅的认识与评价其实是相当准确深刻的。因为贯串鲁迅一生,始终不渝而且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根据叶圣陶先生关于“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要下功夫”和茅盾先生“学习要有指导”的教导,笔者认为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过好以下三关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