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读了《一堂阅读课》,我感到这是洋溢着人性和理性的课堂,是荡漾着孩子们生命灵性和个性的课堂,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沃土与乐园。它的突出之点在于:一、凸现人文教育,培植美好人性语文教育首先应凸现其人文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塑造品格,丰富人文素养,夯实人性根基,培植美好人性。我们知道,人性中有美好的一面,也难免有丑陋的一面,“把脸一直向着阳光就见不到阴影。”这节阅读课老师总是在尽力发掘、召唤和培植美好的人性,而并不去纠缠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比如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后妈,先让学生认识到辛黛瑞拉的后妈“…  相似文献   

2.
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爱伦·坡的《黑猫》进行分析,探讨黑猫形象所揭示的人性特征。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与黑猫的形象相互渗透,反映了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出黑猫的形象又如明镜。照射出人性的复杂。人性中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人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应努力寻求自身、现实和道德伦理之间的平衡,避免一味地诉诸外物,否则,将导致人性的扭曲和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3.
着重分析了束缚《八骏图》中的“八骏”们的自然人性“自由”发展的“道德”的“真”与“伪”,并由此指出.因对社会“合理”道德的遵从而对人的“本我”即“人性”的不得已的压抑,与出于对社会的,尤其是个人自己手造的种种“伪道德”的遵从而导致的“自虐”性的性压抑,在本质上是并不相同的。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应得到同情,引起人们的反思;而后者才真正可以被视为“都市人“智识者”与“文明人”的所谓“阉寺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一面镜子     
无意间,我看到一面镜子,它不是《西游记》中的“照妖镜”,也不是《白雪公主》中后娘的“魔镜”,而是很普通的一面镜子。而就是这一面小镜子,却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首先,我觉得我们班主任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们在观察学生,而学生也在以敏锐的目光洞察着我们。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比如说我代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模仿力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因而,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道德水准可…  相似文献   

5.
记得《南方周末》曾报道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萧瀚副教授被停课一事。萧瀚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中国宪政史”,他在这门通史性课程却大讲“先秦”。反对者说:“讲课不能过于随便化”,“人性可以洒脱,教学应有规矩”。支持者则举出陈寅恪作例子,说陈在清华大学国学院讲授唐代历史,光《长恨歌》的前四个字就讲了六七节课。这不禁使我想起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纪念萧筵父先生的文章《坐我光风霁月中》。  相似文献   

6.
古人评韩愈《祭十二郎文》,常用“至情”、“至性”、“至文”三个短语。章懋勋《古文析观解》引苏轼语:“惨痛悲切,皆出于至情之语,不期然而至也。”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自始至终,处处俱以自己伴讲。写叔侄之关切,无一语不从至性中流出。”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本文拟借用前人评点术语,谈谈《祭十二郎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21.《金瓶梅》的贡献《金瓶梅》代表着小说意识的觉醒。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代,道德与欲望激烈冲撞,理性与人性剧烈冲突。一方面,程朱理学对人性的扼杀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本应享有的自身权益遭到理学的  相似文献   

8.
《一面》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在教学中如果巧用数字来分析课文内容,不但能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面》的内容可用数字概括为:一面,两本书,三次肖像描写,四年后的回忆,五种称呼,六次写瘦。具体含义如下:“一面”:指“我”和鲁迅先生在内山书店的一次偶遇。作为标题,它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也可看到这次会面给“我”印象之深,暗示“一面”对“我”产生的影响深远。“两本书”指《铁流》和《毁灭》,这是“我”和鲁迅先生能有一面之缘的引线。鲁迅先生曾认为:“这两部小…  相似文献   

9.
《京华烟云》作为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从小说篇章布局与内容叙述中,均可感受到老庄思想对作者创作的影响,散发着《庄子》中的浪漫主义气息。姚思安旷达、顺势自然的人生态度,体现着道家思想“超然”的一面;然而从木兰道家的“女儿”最后的“叛逆”并溶身于时代洪流的转折中,又看到了在民族大义与艰难面前作者关于道家哲学思想困惑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陈颖 《现代语文》2006,(12):76-76
人性在怎样的环境下才能赤裸裸地真实显露出来,这是西方作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众多的作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荒岛”,借“荒岛”来表现人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荒岛”提供了一个展现真实人性的平台,在“荒岛”上没有明社会中的种种诸如法律、社会舆论这样的制约因素,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因而能彰显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比如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蒂森的《金银岛》等。本则重点谈谈《唐璜》与《蝇王》中的“荒岛与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香木     
那年春天,我家老屋的院子的西北角长出一株小树苗,那时候,我刚刚懂事,还识别不出那是一棵什么树。于是,我找来一些小伙伴辨认,他们也同样识别不出来。后来,我拉着父亲去看,问道“:这是一棵什么树?”父亲看了之后,微笑着说“:这是一棵香木。”我感到好奇,继续问道:“香木是什么啊?”父亲煞有介事地说:“香木啊,就是能散发出香味的木头。”我听了,更加惊讶了。因为此前,我曾在广播的《杨家将》的评书里听说过,穆桂英破“天门阵”时,有一种神奇的香木叫“香龙木”。莫非这株小树苗就是那神奇的“香龙木”?我赶紧俯下身,在小树苗的嫩枝上嗅了半…  相似文献   

12.
我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曾对学生进行了广阔性思维的训练,现笔录如下: 课前,我引导说:“日本创造学会比嘉佑典先生说:‘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一样东西,从坐着、站着、蹲着、躺着、站在凳子上等各个不同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今天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方式,在了解掌握字词的同时,大家一面熟悉课文,一面思考“我”可以从本文哪些方面来做文章,而且要把重点放在出题上。题目的要求是紧扣课文,力求出得简  相似文献   

13.
周玉玲 《现代语文》2013,(12):132-133
这个话题是由一次研讨课和一篇论文引出的。不久前听一位教师讲《孔乙己》公开课,课后讨论时,这位教师说:“我从人性的高度来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缺陷……”无独有偶,笔者曾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谈《项链》教学体会的文章,那位教师在文中也说:“我把问题拓展到人性思考的高度,引导学生从人性角度深入地思考,玛蒂尔德身上也存在我们今天应该发扬的美德……”  相似文献   

14.
出国前曾听人说,法国人如何的“罗曼蒂克(romantic)”,如何的有品位。去一趟才知道,他们也有“短”的一面:在我认识的所有法国人中,竟没有一人能唱完《马赛曲》,除了路易高  相似文献   

15.
陈文忠 《学语文》2004,(4):30-31
普遍人性与永恒主题是作品主题分析和价值评价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看待曾被视为理论禁区的“普遍人性”与“永恒主题”问题?经过历史的反复拷问,现代文艺学坚定地回答:艺术是人性的审美显现,对普遍人性和永恒主题的深刻表现是衡量作品伟大性的决定性标准,也是艺术作品具有不朽魅力的根本保证。德国学者菲·巴生格在《黑格尔的美学和普遍人性》(宗白华译)中明确表示: “我  相似文献   

16.
曾杰 《成才之路》2013,(26):F0002-F0002
第26讲社会控制与思维制导(上) 一、社会控制体系 (1)社会控制。“社会控制”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于1901年在《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罗斯本来认为,人性中存在着一种“自然秩序”,人们会自行调节自己的行为。然而,19世界末到20世纪初,由于都市化和大规模移民,美国社会中人性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对人的行为不再起调节、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师可以以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认知作说明,同为儒家圣人,孟子说“性本善”,荀卿云“性本恶”,这说明人性的善恶确实存在一个成长与转化的过程,若教师能够从悲悯情怀、仁者之心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去看待人性,在善恶之间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善的一面,让学生感同身受于《茉莉香片》在悲凉的人性底色上给与我们的一丝微光。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是一部“遄飞逸兴”、“永托旷怀”之书,其鬼魅精怪的形象,包含着作者对于人之性情的见解和体悟.以出现最多的狐精为例,往往具有洞鉴人生的智慧、超越世俗的胆量、美人的外表,她们身上体现出被礼教所压制的人性本真.可以说狐性是人性中的狐性,人性是狐性(动物性)中的人性,二者交织互补.从中可见人性中恶念与善缘的发生.而人性与狐性的交织终究落在弃恶扬善的基调上,实际上是以“志异”的方式对人性地剖析,对传统道德与人格理想的张扬.  相似文献   

19.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感情深沉,描写别致细腻,学习本文可着重围绕下面三个问题来思考:一、作者曾说过:散文家笔下的自然“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又曾提出,要把热情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大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来”。(《小说论》)请结合这些话来分析本文的“景”  相似文献   

20.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斯密以其《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巨著奠定了他在伦理学和经济学上的历史地位,也正是源于这两部著作中对人性的论述所呈现出的不一致,才构成了“斯密问题”。通过“斯密问题”的诠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人”与“道德人”二者的统一,阐明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合道德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道德的支撑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