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流行文化已渗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总结流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分析流行文化对大学生阅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在当前流行文化背景下,社会要净化网络环境、学校要营造网络环境、学生个人要积极发挥阅读主动性,以期改善大学生阅读行为。  相似文献   

2.
丁芬芬 《时代教育》2014,(5):207-208
本文通过对2010年大学生阅读委员会和阅读心理委员会对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阅读问卷调查的结果的研究,分析出影响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几个因素,并针对现有的阅读行为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大学生要进行专业知识、基本素养的学习和提高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现在大学生阅读状况普遍较差,需要进行相关的阅读推广工作来改变。文章从行为角度对大学生阅读进行研究,在剖析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拓展大学生阅读推广路径,并分析了路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特征,从发挥图书馆阅读教育作用,努力搭建大学生阅读教育平台;争取将阅读培养纳入教学管理,为阅读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搭建网络阅读平台,实现优质阅读资源的共知共享;创新民族原典阅读空间,满足大学生阅读对民族文化的特质需求等四个方面对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行为学的角度展开研究,针对现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需求、行为动机、行为模式及失范行为四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展开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特点、成因及事前干预和事后防范对策。最后提出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干预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相应管理对策,进而倡导和推动现代大学生文明网络生活。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行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行为,而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问题也在大学生群体中日趋凸显.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表现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对策、措施,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蒋钰珮 《考试周刊》2012,(7):169-171
作者对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进行了实证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大学生网络群聚的四大现象,并对具体的网络群聚行为进行了分析,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三大特点进行了总结,结合研究结果,对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积极的网络生活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青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24(10):72-73,105
随着网络阅读率的大幅增长,如何指导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成为新时期图书馆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网络阅读分为获取知识和信息型、应付考试型、消遣娱乐型,在网络阅读中他们存在着盲目阅读、逆反阅读、猎奇阅读、恋网阅读、恶意阅读等不良行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阅读指导,在传统阅读指导上进行延伸,建立阅读社区,精选优质网站,构建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导航库,加强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皖南医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网络互动行为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关系为出发点,从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网络涉入程度等角度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网络互动行为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主要网络使用对象,网络体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当代中国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知识面等,也推动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消费以及主动阅读相关信息等.本文调查对象是以池州市高校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是网络体育信息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行为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首先基于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实际行为,对20名大学生的访谈数据进行内容分析,识别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的构成维度和表现形式;然后通过对382名大学生的调查,实证分析并确定我国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本土量表由好友互动、浏览新闻、休闲娱乐和社交媒体四个维度构成;最后使用该量表对全国27个省份1 043名大学生的网络闲逛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从行为普遍性看,从事好友互动活动的人最多,从事休闲娱乐活动的人最少;从行为依赖性看,大学生对休闲娱乐活动的依赖性最强,对好友互动活动的依赖性最弱;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在年龄、上网时长和上网频率上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培养健康的互联网使用文化、开发移动学习资源和跟踪预警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提出管理和干预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反映着这一群体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动态,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学生由阅读而体现出的价值观念和整体文化积淀程度.本文在对大学生阅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阅读行为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各种终端产品的日益普及,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获取资讯和信息的一种重要而日常的阅读方式。但数字阅读也有着很多缺陷,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行为甚至阅读态度。图书馆学科馆员应该强化对大学生数字阅读的引导与指导,使他们在数字阅读的同时也兼顾传统的纸本阅读,从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而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载体,网络阅读也已成规模。但现在的大学生网络阅读现象多种多样,因此,我们对于它的多元化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阅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通过对网络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提高网络信息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经典阅读和网络阅读并重的学习习惯,培养深度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不断提高网络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络团购这一新兴的消费方式风靡全国,并逐渐被大学生所青睐.对大学生消费者的网络团购行为进行研究,有利于为商家的营销策略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电商的快速发展.以蚌埠市高校大学生为例,基于TAM模型提出大学生网络团购行为的影响因素假设,并运用SPSS19.0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感知网络团购有用、感知网络团购易用是影响大学生网络团购行为的重要因素;团购网站质量、团购产品服务质量及个人团购经验对大学生网络团购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客观上促成了网络学习的常态化。作为混合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学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混合式学习的效果。分析网络学习效能与网络学习行为的关系,对于提升网络学习效果有着积极意义。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别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效能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学习效能感和网络学习行为总体表现上较好,但大学生在网络学习效能感水平和网络学习行为上受专业类别影响很大;大学生自我能力感和环境把握感对网络学习行为的解释作用最大。通过精准提升大学生网络学习效能感、关注网络学习效能感与网络学习行为并放在整个网络学习系统中去审视,可有效促进网络学习行为表现,进而增强网络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一般压力理论视角下,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以及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受欺负问卷、自伤行为问卷、社会排斥问卷和负性情绪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网络受欺负、社会排斥、负性情绪和自伤行为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受欺负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的自伤行为。首先,网络受欺负直接预测大学生的自伤行为;其次,网络受欺负通过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间接对自伤行为产生影响;再次,网络受欺负通过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伤行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网络受欺负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自伤行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网络阅读指导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阅读是当今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阐述了网络阅读的内涵、特征,指出了网络阅读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学生阅读习惯受网络的影响,传统阅读行为弱化、减退,本文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客观原因,提出了重建阅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