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文在国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并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更进一步地研究,同时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探究。得出以下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不同专业、性别和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陈曲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6):178-180
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概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及主要测评工具进行总体评述,对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含义,重点分析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中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及构成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及测评工具,并着重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工具、状况和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85):149-150
为了了解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本研究采用吉楠编制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4年级的215名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结论:(1)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较好;(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88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相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旨在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相貌满意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外貌满意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引导大学生作出积极的自我相貌评价,是提高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对255名永州地区大学生进行了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出大二年级学生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大学生。鉴于此,本研究提出要对大二年级学生及非独生子女学生加强主观幸福感体验的人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45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生源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施加学习压力这项生活事件的进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四化取向",即方法多样化、量表本土化、问题生活化、结论教育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系统观视角出发,探讨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自助策略与外界支持策略。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整体认识,并对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严格按照内容分析法要求及步骤,对主题为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相关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并作简要文献综述。总结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两大重心,并预测其研究趋势。目的在于梳理国内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脉络,找出研究重点及不足,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将解耦理论引入教育科学研究,力求运用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创新教育科研方法,使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和谐统一,提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中的摇蚊幼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摇蚊幼虫在水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重点介绍了国内摇蚊幼虫在亚科、属、种的鉴定结果;详细总结了摇蚊幼虫的指示生物及其在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中的作用、饲养、污染防治方法:初步涉及摇蚊幼虫在水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认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研究重点应是摇蚊幼虫种类鉴定资料的完善、饮用水处理工艺中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及态毒理学特性分析,并制定标准化的试验方法和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ough research on teaching has a long history, teacher knowledge research is relatively recent, mostly occurring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eacher knowledge research is part of a revolution in how educators think about classroom practice. In contrast to the concern for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learning methods, the assumption in teacher knowledge research i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area is what teachers know and how their knowing is expressed in teaching. There are several lines of such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one line of research focused on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as it is developed and expressed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 In the paper we outline the methodology for undertaking this type of research. The methodology is illustrated by a case study of a teacher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和分析了国内美术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对提升美术院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同时,就高校美术专业科研管理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Past and present research has provide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claim that technologi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must be pedagogically sound. However,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are also part of a complex process involving the peop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I review existing research and explain what both of those claims entail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remainder of the paper, I discuss the research agenda related to the need to provide evidence that technology innovations are successful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mplications of this three‐part model as well as a discus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conclude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近几年来人们对量子光学中非经典态的研究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并介绍了量子光学的部分非经典性质以及一些重要的量子态.在此基础上,该文构造仲玻色子的反聚束效应,并对其反聚束性进行研究.这些成果将进一步应用于今后的量子光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sponds to the challenge of how educational research might be practised in a contemporary world that is no longer necessarily organised by nearness and unity. Focusing on ethnography, it argues for what a multi-sited imaginary contributes to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y giving prominence to the notion of multi-sited ethnography as it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anthropologist George Marcus this paper shows how ethnography conceived this way is now necessar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By bringing together recent concepts from anthropology with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it provides an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how to go about doing ethnography in a world that is characterised by partial connections. To highlight the contributions to education of this research imaginary the paper provides an example of how to approach a specific research topic in this field. In sum, this paper makes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by providing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lives.  相似文献   

19.
"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它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文章对其进行了"解构"和"建构"的完整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传统中"人的形象"主要包括"技术人","理性人"和"经济人",文章在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和揭示其理论不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由"文化人","游戏人"和"信息人"为主体构成的"人的形象",并就其合理性进行阐释,以期能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性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系统论述了当前国内外对多酸化合物药物特性的研究工作新进展,特别对多金属氧酸盐的抗艾滋病、抗肿瘤、抗病毒、抗风湿等化学理论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多金属氧酸盐的药物特点、研究方向和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