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宪法规范的司法适用既是宪法强制力和规范性的要求和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司法权为保证宪法规范效力得以实现的实际应用。我国的司法机关已经开始直接适用宪法,但从诉讼程序和实体判决而言,都存在明显的缺憾。其中理念的落后和制度的局限构成了重大障碍。近年我国宪法学界就宪法规范如何进行司法适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主张和改革方案,笔在模式选择上更倾向于宪法法院模式。  相似文献   

2.
宪法的司法适用是人类法律实践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实践并检验一部宪法是"善法"还是"恶法"及其社会适应性的必然尺度,也是宪法作为民主、宪政制度的主导性、纲领性文献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流水不腐"的先进性的内在需要.现就宪法的司法适用实践的必要性、可行性,重要性及其同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社会综合发展的本质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该从最近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个司法解释《关于以侵犯姓名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责任的批复》来探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个非常敏感性的问题。“宪法条款能否作为各级人民法院断案的法律依据”,笔从法律适用这一角度,结合筷人事律师工作的办案体会来论证这一问题,认为,“宪法司法化”在法理上是得得通的,在司法实践中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宪法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宪法追求的价值——社会发展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宪法制度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探讨司法机关在私法领域内适用宪法的理论和实践、司法机关在公法领域内适用宪法的问题、宪法司法适用的规则、完善宪法的司法适用,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宪法司法化实质上是把宪法作为判断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纠纷的法律依据的依据。宪法具有法的规范性、可诉性等根本属性,作为根本大法它有实现司法化的必要性。而实现宪法司法化,其核心在于建立违宪审查制。唯此才能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6.
遵守宪法是适用宪法的逻辑基础,适用宪法行为的本身也是对于宪法的遵守,不可将两者完全隔离开来.宪法的司法适用也不意味着法院享有宪法解释权及违宪审查权.我国宪法司法适用应先从保护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利开始,从解决宪法权利受私权侵犯开始,逐步建立起宪法的"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5,(3):33-40
宪法具有政治权威和法律权威双重属性,而其规范性、制度化、强制性特征决定了其可以在司法中予以适用。囿于现有政治体制的要求,合宪性解释成为宪法适用的最佳选择。这是因为合宪性解释是解释方法与解释材料的结合,而且现有制度并未明确排除宪法适用的可能性。通过相关司法解释及案例的佐证,最终明确司法适用中合宪性解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宪法司法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宪法的直接适用性;二是司法审查。囿于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规范的特点、宪政体制及法律传统,这两方面内容在我国无法实现。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应当在民主集中制的框架内寻求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9.
国内一度引起学者专家争议的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已经经过学者一番严谨讨论,但是"宪法可以司法化"吗?"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提法是否妥当?宪法是否可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而在裁决文书中直接援引?宪法是否可以司法适用?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宪法的地位决定了宪法的权威,但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可以在司法中适用。部门法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就应该诉诸部门法;当部门法缺失时,法院还应当诉诸宪法,而不应当以没有法律依据为由拒绝审理。宪法司法适用的主旨:一是宪法间接性援引,二是使合宪性解释成为一种宪法义务。  相似文献   

10.
法治国家的法院必须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如无此项规定,则一切保留特定权力与特权的条款将形同虚设。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我国法院目前尚不具有适用宪法规范的权力与能力。司法实践中各级法院片面地理解宪法规范的司法适用性与随心所欲地对待宪法规范的做法应该予以纠正。为了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法制的统一,更好地保护公民权利与监督宪法的实施,我国应建立宪法法院来担当宪法规范司法适用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宪法的市民性就是自由、平等、经济人理性和社会理性。要树立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保障权利的人权观念 ,就必须承认和提倡宪法的市民性。通过对宪法市民性的提倡 ,有利于达成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机整合 ,从而可以形成对宪法的完整认识 ,为我国宪政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宪法司法化是世界各国司法发展趋势之一,受宪法的法律特性及地位、作用所决定,宪法在司法活动中予以适用是必然的。中国宪法目前在司法活动中还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致使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及宪法与人们之间的联系不甚密切,这直接影响了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实现宪法的司法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行政许可法>的制定与实施,适应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政府行为的法律化、规范化和理性化的必然要求.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对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离不开宪法作用的发挥。本文将从讨论法治和宪法司法化的概念以及宪法的特点入手,简单分析宪法司法化和法治关系。  相似文献   

15.
建立行政许可制度是政府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事务进行管理与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政府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行政许可制度的有效实施,在规范行政权力,把行政权力的行使法制化、规范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关键和核心的作用.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必须转变政府的行政观念和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切实坚持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6.
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备受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兴衰荣辱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贯彻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切实维护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要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保证宪法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王秀玲 《教学研究(河北)》2002,25(3):271-272,280
本文对已公开发表的宪法学教材进行比较,发现宪法学学科体系,内容都存在一些缺陷,并对现有的宪法学学科教材体系提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依法行政的民主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上自由化,政治上民主化,是现代行政法治实现的两个基本前提。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不可能实现依法行政。民主化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行政法治的实现程度。因此,实现依法行政必须建立民主基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民主的这一本质特征要求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贯彻行政民主原则。  相似文献   

19.
宪法司法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在探讨这个问题时要立足中国的国情。本文通过运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方法认为,法院进行违宪审查行不通。法院直接将宪法作为裁判具体案件的依据要特别谨慎,在刑事案件中绝对不能根据宪法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在民事案件中也禁止直接引用宪法条文判案,应该通过对民法中概括性条款的合宪性解释贯彻宪法精神;在行政案件的裁判过程中如果行政法出现“缺位”则可以引用宪法条文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20.
儒家义利观包含两个不同的层面:要求君子见利思义和对庶民先富后教。它对中国古代的民法和经济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当前,儒家义利观与民事、经济法的原则、制度有诸多契合,能促进民法、经济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