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践的发展,相关专著不断涌现。在这些专著中可以领略到作者们勤勉的探索和思想火花的闪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专著对德育目标的论述过于宏大,不面向德育实践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再加上学校德育实践过程中方法的简单和途径的单一,使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表现出巨大反差,从而导致德育理论并未充分发挥对德育实践的导向功能,德育实践常常表现出与德育理论的严重背离。如何有所突破,冯文全同志的专著《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伦理观和德育观为方法论武器,以我国…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德育资源与德育环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环境和德育资源,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德育的资源和环境如何,不仅从根本上反映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成熟度,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的效果。文章从高职院校德育资源滞后表现成因以及高职院校德育资源的开发、管理,德育环境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校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道德实践停留于知性层面,要实现学生的道德实践由知性向德性转化,其重要途径就是选择合德性的德育方式,实现德育活动的整体性、德育影响的整合性以及德育实践的延伸性。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一个从外部客观要求向内部主观需求转化的过程,要将外在的社会规范、客观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离不开学生主体的自主实践参与。“德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整体构建德育体系首要的观点。德育是以丰富的实践和自身的体验为基础的,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低效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严重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低效中常表现出一种外求倾向,而缺乏对自身观念和德育实践的反省,这是德育低效的深层原因之一。德育低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者自身在道德修养、德育观、学生观及德育的方式方法上的偏差所造成的,教育者应以批判性反思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6.
实施德育学分制需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学分制是一种新的德育管理制度。它根据德育要求和大学生活的阶段特点,将德育的内容和环节学分化,将德育的过程和结果成绩化,把德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行为规范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德育学分制的评价体系之中。在德育学分制中,每个学生每学期只有接受一定量的专题理论学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突破了以课程教学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将教书育人的教师责任体现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中小学德育导师制让学校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参与及表现。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突破了以课程教学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将教书育人的教师责任体现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中小学德育导师制让学校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参与及表现。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课程的尴尬现状主要表现为:德育知识之界限模糊不清,德育实践之修养流于形式,德育信仰之超越渐行渐远。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没有从德育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即理性、信仰与德育的内在关系入手进行本真意义的德育。所以需要从理性与信仰关系即德育之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信仰源泉这一基础性的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德育在善知识意义上是理性的科学,在心性教化意义上体现为修养的实践,在道德根基与源泉意义上诉诸于神圣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的理论视角,结合体育的实践性特征,探讨体育课的生活德育价值。体育教学是一种实践态度,体育培养的德性与日常生活的天然孕育所形成的德性是同一的德性,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完整生命表现。体育课堂是在知性洪流侵吞下适合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块宝地,依托体育情景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德育的实践阵地,使德育之花在体育生活中扎根、发芽、生长。  相似文献   

11.
有效德育过程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者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德育对象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构成了德育活动的整体过程。德育过程的有效性即德育过程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诸德育要素的效能、促进德育目的的实现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德育过程中诸子过程充分有效地展开、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等对于德育过程有效性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德育往往是学校喊得响却抓得软的一项工作,主要表现在德育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基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谈了作者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学校德育具有社会功能、个体享受功能、教育性功能等多种功能。但其负功能也是客观存在的,有客观性、滞后性和可降低性等特征,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德育的负功能也表现为多种形式,对其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反思,有利于提升学校德育实践过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规范”人是德育的工具性本质,“发展”人是德育的目的性本质;当代社会转型,促进了德育从注重“规范”向注重“发展”的转变。其在德育观上表现为承认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道德认识与情感在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活动是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径;在德育实践上导致了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和德育方式的 “双向互动性”。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德育思想体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邓小平德育思想体系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思想内容的科学性,其次表现在内在构成要素构建的合理性即思想形式的科学性。一、邓小平德育思想内容的科学性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一脚小平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德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德育,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邓小平同志曾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总结,继承了其中的精…  相似文献   

16.
李华玲 《江苏高教》2012,(4):126-127,134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责任缺损、责任意识淡漠以及责任行为失衡,是造成大学生道德困局的主要表现。未来的德育模式应该以重建道德责任为德育的价值取向,以责任教育为德育的基本内容,以道德实践为德育的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作用,才能消解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职院校“一体化”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具体而现实的运作方式。既表现为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又表现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过程。它维系和推动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途径,也是德育内容体现的载体,更是德育效果实现的基础。因此,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对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灵魂。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针时性、主体性和实效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育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都在途径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研究性道德学习是奉化中学开展的一项新的德育实践活动,它时研究性学习和德育进行有机整合,这种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德育学习方式时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的理论视角,结合体育的实践性特征,探讨体育课的"生活德育"价值.体育教学是一种"实践态度",体育培养的德性与日常生活的天然孕育所形成的德性是同一的德性,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完整生命表现.体育课堂是在知性洪流侵吞下适合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块"宝地",依托体育情景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德育"的实践阵地,使德育之花在体育生活中扎根、发芽、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主体—发展性”德育是班华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代表了班华先生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德育发展和走向的清晰定位,以及对德育现实问题和困境的准确剖析。“主体—发展性”德育理论主要表现为:人化、对话、解放和融合的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学生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注重创造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目标观;涵盖激励教育、个性教育、终身道德学习及心育和德育一体化契合的多样化教育原则;涉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德育与心育结合、规范与能力结合、说理与践行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德育方法体系。“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实践探索主要表现为:对班级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关注、“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实践、德育教材的编写和“心理—道德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