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小学综合语文课程设置现状的理论研究、小学综合语文课程设置的内涵与具体内容的探讨、小学综合语文课程设置的依据的归纳整合、课程本身所包括的教学任务的辨析以及对小学综合语文课程设置的有效途径的探寻研究,以此弥补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小学综合语文课程设置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整体。我国的小学语文(当时有“国文”、“国语”等名称,本文为了与现在的“语文”课程名称吻合,故称“语文”——笔者注)课程是伴随着《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而产生的,迄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之时,回顾中国近代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状况、特点,能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学制发展嬗变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学制的形成是我国教育向近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反映了近代教育发展的轨迹,同时也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现代学制的形成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回顾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戊学制的发展历程,对各部学制的评价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启示:学制的改革要处理好相对稳定与适时变革、学习借鉴与参酌变通的关系;学制的制定要多方参与、力求民主,并根据各部学制的优长提出了未来学制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是我国小学课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不仅体现为课程门类、课程类型等的变化,还体现为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近代小学课程在变迁过程中,拓展了小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建立了现代小学课程体系的雏形,并探索了小学课程改革的路径,但也存在课程理论研究不足、课程变迁思维简单激进等问题。回顾与反思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历史,对今天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现阶段语文课程设置的弊端是整个课程设置弊端的具体表现;课程意识的缺失和课程研究对象的冲突与错位是语文课程设置滞后性和不科学性的根本原因;新世纪的教育使命亟待我们建构一套全新的、整体优化的、生态化的语文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使小学语文教学满足新课程标准需求,需要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关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需要借鉴国外学校优秀教育理念与经验,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正确转向。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及启示□赵叶珠具有几千年古老文明的旧中国,女子教育一直被拒于学校的门槛之外,直到近代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以后,西风东渐,以往闭关自守的旧中国被迫登上世界舞台,古老的文明在更大的参照系下被...  相似文献   

9.
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但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较多困惑,这一现状制约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需要众多教师引起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了菲律宾小学课程从殖民地时期到今天的发展进程的背景下,结合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进一步总结出其主要特点是重视语言、初级职业训练、德育和综合类等课程,同时对菲律宾小学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其兴起的最直接动因是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御侮图强的需要;同时,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和其它文化机构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积极借鉴;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的科学教育传统则是近代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文化基础;从自然科学本身来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具有异域的流传性和可接受性。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就是在上述诸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其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两国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上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因而两国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的结构调整以及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均具有相当大的差异。通过对这种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以挖掘出中美两国隐藏在课程背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近代的法律教育在我国法律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为研究视角,回顾和总结近代法律教育办学的利弊得失,以期对当今高校法律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张海峰 《云南教育》2001,(22):10-11
骨干教师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的培训类别之一,是指对有培训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按教育教学骨干的要求和对现有骨干教师按更高标准进行的培训。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1999—2002年)》确定的工程目标之一就是“全国选培100万名中小学和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省级从中选培10万名,其中教育部组织培训1万名,使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方案还对骨干教师的培训目的做了概括性的规定:“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  相似文献   

17.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已在一线从教35年的我,常会对“小语”课程做一些再思考,并有新的认知和感悟。从早先比较机械、简单的角度看,“课程”仅具空泛意义。唯外显与物化的教材,以及通过教法将教材内容传达给学生,才是教学的具体存在。  相似文献   

18.
魏航 《教育探索》2012,(2):158-159
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强调课程的灵活性、扩大学生的视野、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注重课程的国际化是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对我国的启示一是要重视研究生课程的基础理论性,提高研究生的认知能力;二是要注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适应研究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提倡广博的教育,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四是要创造活跃的学术环境,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五是要开设国际化的课程,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东京大学的本科课程设置重视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并且有非常完善的选课制度,融合了东西方大学课程设置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课程设置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培智教育学校构建了从学前教育至成人职业教育的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包括三大类:功能性课程。辅助课程活动和专业服务,充分体现了医教结合思想。三类课依教育阶段及学生障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和较大的灵活性。新加坡培智学校的课程体系对我国当前进行的培智教育改革,特别是《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推行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