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都存在着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健全政企协同策略,引领企业成果转化反哺社会;加强校地协同策略,助力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深化校企协同策略,探索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新模式。政校企协同推进成果转化,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在阐明农业产业化主体价值创新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农业产业化主体价值创新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提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奠定了农业产业化主体价值创新的物质基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主体价值创新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区域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集聚地,在助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依托高校应建立“校-园”协同创新体系,明确协同创新主体的职责,厘清共同目标,深化完善联动机制,充分释放主体活力并实现资源和要素共享、能力与优势互补,系统推动主体优势资源的联通互动,进而持续提升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突破传统组织边界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活动,在此过程中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主体会产生多层面的复杂交互活动,这些活动就构成了"界面",这些界面是否有效运行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界面内涵的界定,归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界面因素主要是界面要素实力、界面要素组织、界面环境和界面敏捷性,并从这四个因素入手提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界面的优化路径,可为高校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成果颇丰。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通过构建地方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对滁州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的科技成果供应质量不高、创新主体间纵深合作不够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推动创新主体平衡发展、打造创新生态共同体和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出单位之一,高新区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之一,高校与高新区的互动对科技成果的创新产出及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与高新区应加强人才资源、优势学科、产业规模、企业知识转化能力等方面的协同合作,政府要为其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7.
从科教资源、产业升级需求、产业条件、前期转化案例和平台区位优势等方面对淮北市创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可行性开展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重视核心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关;实施科技创业专项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移的国际创新合作;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深化技术成果转化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重重,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互联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四大参与主体、四大功能模块"的系统构建,有助于拓宽高校科技成果信息传播渠道,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该模式也有助于评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术论文和专利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主体,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依然偏低。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种制度突破,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主体利益、外部支持、辅助组织三个层面,建议加强辅助性支持组织建设,成立专业性经纪组织,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周期长,一大批高校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未能快速有效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东北区域经济振兴。东北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技术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举措,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东北区域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助力东北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下是造成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我国农业科技研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公开、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引进工作;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向生产转化;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工业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有机构成;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2.
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还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高校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阵地。如何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实力亟需解决的要务。纠正高校价值取向的偏差,同步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成果转化,实现科研行为与市场需要均衡,现时拓展融资渠道应该成为重要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源动力不足,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水平不高,整体科技实力不强,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影响农技推广的积极性与推广成果,科技应用服务效果受限于脆弱的农村基础设施和落后的农户观念,以及不很健全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现代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与政策不够完善、调控力不足等是目前苏北地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探索多元技术推广模式、完善农业科技应用服务体系、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筑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保障体系等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进入大众传播媒介时代的今天 ,人们信任且依赖于大众传媒了解现实世界的物、人、事 ,却无形中获得了一种“缺席的真实”。换而言之 ,以电视、网络为典型代表的大众传媒在展现真实世界的同时 ,随意缩放、歪曲 ,甚至掩盖了真实 ,使大众处于一种缺席的或者说想像中的真实状态中而不自知。而这一切皆由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审美要求等多种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研成果市场转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换代十分重要。但当前高校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现状不容乐观。透过域外立法经验发现我国当前高校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立法存在滞后、可操作性弱、认识不到位、规范性文件位阶较低以及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完善立法、提高规管市场转化立法认识、提升规范性文件的位阶、立法中明确市场转化主体等措施,改善高校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环境,促使产学研结合、经济与科技共同发展与有机结合,推动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技创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河南省高等院校科技创业存在着诸如科技成果先天不足、管理体制滞后、科研任务繁重和精力分散、创业意识不强、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明晰现状、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着力进行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和管理创新是高校提升其科技创业能力、服务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促使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与时俱进,切合实际,大力推进。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成果转化模式,探寻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再度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小麦育种及推广转化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了科研创新必须依托高校、扩繁推广必须依托企业、农户应用必须注重效果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需求会更加迅速地发展。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在经费的来源及资金的投入上是非常有限,加之高职教育较高的培养成本这一特点,使其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社会应给予大力支持,逐步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面对国家科技和经济竞争的需要,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成了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文章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经济社会学前沿和有影响力的理论概念,社会资本强调互信互惠的人际关系对个人获得更大成就和社会更有效运作的积极意义。对教师培训效果的审视趋向从培训知识的获得转移到教学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以社会资本理论系统考量教师培训迁移,指出信任互惠有助于教师培训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培训参与者的积极行动有助于形成可持续的教师培训系统,从而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并最终使跨越理论与实践鸿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