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花灯比山茶,弥渡山茶别样红",这是对弥渡花灯形象而高度的评价。弥渡花灯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基础深厚,继2000年弥渡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之后,弥渡花灯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弥渡花灯走出弥渡,走出云南,引来更为广泛的关注。元夜燃灯处张灯踏歌乐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老家在大理弥渡。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作为国家"一五"时期156个大项目之一,东川铜矿开发提速,需要大量的建设人员,东川矿务局到弥渡招工。1960年,一心想到外面闯一闯的母亲,不顾父母反对,报上了名,招工进了东川矿务局,被分配到因民矿。从弥渡坝子来到乌蒙山区,还是被称为地无  相似文献   

3.
迷渡,弥渡     
--史载,弥渡有"白国故地,西汉旧郡"之称,相传古代是一片浩瀚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  相似文献   

4.
味道弥渡     
彭琼瑶 《大理文化》2011,(10):86-88
一直觉得生在弥渡是很有福气的,一年四季不冷不热,一天过日子不急不躁;山上有树,河里有水;小伙子帅气阳光,姑娘个个温柔爱笑……所谓"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可不是徒有虚名的。而我是一个"好吃"之人,每每跟人提起家乡的千般好万般好时总会不自觉  相似文献   

5.
李武华 《大理文化》2011,(10):113-114
弥渡花灯、民歌,浩如烟海。弥渡花灯、山歌多达400多首,传统剧目达250多个。弥渡文化呈现群众基础广泛、民歌品牌响亮、历史文化深厚、花灯文化资源丰富四个特点。弥渡花灯以浓郁的地方特色跻身于云南花灯之林,民歌《小河淌水》、  相似文献   

6.
弥渡红粬米     
谢海梅 《大理文化》2014,(12):85-86
正红粬米是弥渡特产之一,是弥渡弥城独家首创的生物食品调味之佳品。在弥渡制作这种红粬米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仅有弥城镇果子园村的几户人家能够制作。因制作成功的粬米颜色呈玫瑰红,又像滴汁的樱桃样鲜红诱人,故称之为"红粬米"。据传红粬米的制作工艺是几百年前就传下的秘方,这一秘方至今无人知晓。在该工艺的制作家庭里,据说有"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弥渡古驿道     
熊旺丽 《大理文化》2012,(12):96-99
弥渡,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地位,成为滇西地区有史以来交通绞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并数度成为枢纽线,是历代中央及地方统治中心与滇西通联的必经之路。弥渡境内的古道有三条:定西岭古道、弥蒙古道、开南古道。古道沿线文物古迹遗存十分丰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8.
弥渡的味道     
杨木华 《大理文化》2014,(12):76-79
正想了很久很久,也念了很久很久,终于,在这个春天,我来到弥渡,来到小河淌水的故乡,领略花灯的烂漫激情,聆听铁柱的沧桑历史,品尝卷蹄的浓香脆嫩。春天的弥渡,在内心深处缠绵,在时光深处温婉。一、密祉闹花灯当南国二月的春风,把弥渡田野的油菜花,大片大片吹开,黄灿灿,亮闪闪,温润着我们的眼眸。  相似文献   

9.
7月13日,"永远跟党走"云南省文联2021年文艺轻骑兵暨云南戏剧"山茶花奖"艺术团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弥渡,为弥渡文艺爱好者带来一大波丰盛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不少地方都有白云寺,仅在大理,就有弥渡白云寺、南涧白云寺。关乎弥渡白云寺的美好,已珍藏在生命的行囊里。而每一次,车行从巍山到南涧的路途中,看到一块醒目的白云寺路标牌,看到路牌,心便会萌生出对南涧白云寺的美好遐想。初冬闲暇时,朋友邀约,如愿去探访南涧的白云寺。我们一行四  相似文献   

11.
与鸟共存     
铁栗 《大理文化》2004,(6):12-13
一位朋友约我去弥渡,说是去采访张应徐.我不知道谁是张应徐,但我知道弥渡是<小河淌水>的故乡,我同意和他一起去是受了那首民歌的吸引.朋友早已加入了有车一族,平日出去采访都自己驾车,这一次也是.他在车上对我说,张应徐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一个普通的养鱼人.后来他的鱼塘里落下了一群鸟儿,鸟群吃了他的鱼,他干脆就由一个养鱼人变成了养鸟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名曲的<小河淌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作为<小河淌水>的故乡--云南大理弥渡密祉,却几乎鲜为人知.今年六月,借参加大理州作家协会采风团活动之际,我有幸走进了弥渡密祉.……  相似文献   

13.
石玉 《大理文化》2022,(1):76-80
被誉为"白国故地、西汉旧郡、十赕沃壤、六诏咽喉"的弥渡,曾经是通往滇西和滇西北的交通要道.古代过境弥渡著名的古驿道有清溪路、开南古道、弥蒙古道三条.弥蒙古道起于祥云云南驿,抵达弥城后出城西门,过天渡桥(即西大桥),经龙门邑(罗摩衙铺)进入蒙化箐,经拦你哨、桃园哨、石佛哨,过隆庆关到蒙化城,也就是现如今的巍山县城.在48...  相似文献   

14.
宴子辞高缭     
宴子辞高缭宴子手下的一名属官叫高缭,已经做了三年官。他为官处处小心,事事谨慎,从来不妄议别人之过。可是,宴子却把高缭辞退了。有人对此事感到奇怪,便去问宴子。宴子说:"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比如一块弯曲不整的木头,必须用墨斗划线,再用斧头砍削,才能制成一...  相似文献   

15.
弥渡走笔     
正因为一首名扬世界的经典歌曲《小河淌水》,极大地提升了弥渡的文化形象,许多进入弥渡的过客,都会往它的诞生地密祉张望。有的,会直接离开坝子,沿着山路,到密祉寻访。我不会错过密祉,包括街旁的珍珠泉,桂花箐里的那株千年古桂,早已多次光临。几天前,再受邀到了弥渡的白云寺,又感觉别有洞天。此行,我们一行六人,又顺势寻访了铁柱庙和雾本村,不禁赞叹:文化在民  相似文献   

16.
一苇 《大理文化》2014,(12):71-75
正提起弥渡,你也许会想起那首歌,那首被称为"东方小夜曲"的《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也许你会脱口蹦出一个词:花灯。或者,你一脸坏笑:呵呵,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当然,天生桥、铁柱庙、太极山,还有茶马古道上的密祉小镇。够了,弥渡,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乡,盛产民歌和爱情,不去,让人心驰神往,去了,让人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17.
每年新年(含上元节)期间,清宫要为藩属举行系列外藩宴,外藩宴又称为恩宴(相对於理藩院与礼部为藩属举行的部宴而言)、大蒙古包宴(因举行宴会时要陈设大黄幄殿)。所谓藩属,即藩部和属国的总称。藩部为理藩院管理的与清王朝有封藩关系的异民族部落,主要含蒙古、回部、西藏等各部。  相似文献   

18.
彭琼瑶 《大理文化》2014,(12):95-101
正第一次亲密接触2014年8月,中元节过后第二天,我终于和李彩凤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写下这段话,我在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作为弥渡人,李彩凤是我心目中的能人、名人,一直都有想认识了解她的渴望。最早见到她是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之窗·小河淌水的地方》这一档栏目上,当时我还在上初中,相信大多人也都是通过这个节目知道而且记住了这个唱调子的"老妈妈",在之后的十多年间,她一路把山歌唱到了省城,唱到了北京,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弥渡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调子客"。偶尔  相似文献   

19.
天渡潮声     
A 天渡桥是一座古桥,它架在弥渡城西的毗雄江上.天渡桥这个名字,恐怕四百多年前就有些鹊噪了.因为桥架在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关津要隘上的缘故,这里少不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来.  相似文献   

20.
张昭 《大理文化》2005,(4):45-46
多少年来,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到了红岩不想回来".正言宣传者有之,戏言调侃者有之,笔者咀嚼再三,骤发断想,试从以下五个因素作一浅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