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DNA过孔速度过快以及信噪比低等制约固态纳米孔应用于DNA分子检测的问题,通过改变纳米孔两侧盐溶液的浓度,研究了其对DNA的过孔时间以及信噪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纳米孔两侧氯化钾溶液浓度相同时,λ-DNA的过孔时间以及电流堵塞信号都随着氯化钾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当纳米孔cis端的KCL浓度保持在1 mol/L,trans端的氯化钾浓度由1 mol/L变为0.1 mol/L时,归一化后的电流信号幅值增加了1个数量级.因此,调整纳米孔两端盐溶液的浓度梯度可以有效降低DNA的过孔速度和提高信噪比,从而大大提高了纳米孔在DNA分子检测方面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牙周膜(PDL)不同部位的材料特性,采用纳米压痕方法测量牙周膜不同层面的弹性模量.实验样本取自4个成年捐献者的上颚尖牙,使用慢速切割机分别在颈缘、根中、根尖3个层面共制作16个切片样本.分别测试每个尖牙样本的不同区域(沿圆周方向)和不同层面(沿长轴方向),基于Oliver-Pharr理论计算这些位置的弹性模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根中区域平均弹性模量为0.11~0.23 MPa,颈缘与根尖分别为0.21~0.53 MPa,0.44~0.62 MPa.实验结果表明,根中区域的弹性模量平均值小于颈缘与根尖区域,且变化较小,而沿圆周方向的弹性模量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纳米缓释农药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应用前景广阔,了解载体性质对纳米缓释农药杀虫效果的影响,可为纳米缓释农药的合理设计及其生物毒性评估等提供科技支持。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尺寸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纳米颗粒负载三氯氟氰菊酯对玉米螟(Guenée)幼虫的杀虫机理。创新点:1.探明了介孔硅纳米颗粒性质(粒径大小、表面电荷和疏水性)对负载三氯氟氰菊酯后杀虫效果的影响;2.解析了不同性质介孔硅纳米颗粒负载三氯氟氰菊酯后的杀虫机制。方法:1.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系统比较不同性质介孔硅纳米颗粒负载三氯氟氰菊酯后对玉米螟幼虫致死率的影响;2.通过分析玉米螟幼虫氧化应激系统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不同性质介孔硅纳米颗粒负载三氯氟氰菊酯后的杀虫机制。结论:1.介孔硅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可以显著提高三氯氟氰菊酯在光照条件下的杀虫效果(1.5~3.6倍);2.介孔硅纳米颗粒大小对负载三氯氟氰菊酯后杀虫效果无显著影响,而表面改性会降低杀虫效果;3.不同性质的介孔硅纳米颗粒负载三氯氟氰菊酯后会抑制玉米螟幼虫中抗氧化酶活性,而对Na+/K+-ATP酶活性无显著影响;4.介孔硅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可以增加三氯氟氰菊酯与玉米螟幼虫的接...  相似文献   

4.
冀静 《科学教育》2008,(6):37-39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了解并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及DNA分子结构的发现过程;理解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多因素影响下沥青路面水膜厚度的变化,结合基于水动力学理论的二维浅水方程,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沥青路面水膜厚度的方法.多因素包括降雨强度、路面宽度、路面横坡、路面纵坡和路面粗糙系数.二维水动力仿真模型经过实测数据验证并根据沈山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方案仿真得到有限数量的训练数据用于沥青路面水膜厚度的预测,进而分析了多因素对水膜厚度在路面分布的影响.经过18组数据的验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可达0.991.预测结果表明:水膜厚度从中央分隔带向道路边缘逐渐增加,降雨强度对水膜厚度的变化有明显影响.在路面宽度20 m,降雨强度30 mm/h的条件下,路面内侧车道内的水膜厚度低于10 mm,外侧车道的水膜厚度为20 mm.受训练样本数量的影响,预测结果存在一定的波动,但与现行规范和理论计算值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沥青路面水膜的宏观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子宫癌类型,占子宫癌病例的90%。本文通过临床研究,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和DNA复制ATP依赖性解旋酶/核酸酶(DNA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细胞培养实验研究ER调控DNA2表达的机制,证实其与PI3K-AKT通路有关。研究还发现,使用短发夹RNA(shRNA)特异性靶向降低Ishikawa中DNA2的表达,会导致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降低。总的来说,本研究证实了DNA2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并证明抑制DNA2可使Ishikawa对喜树碱(CPT)化疗增敏。我们的发现为DNA2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这将有助于开发与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相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地比较不同的干燥方式对β-胡萝卜素微胶囊粉体性质(形态、颗粒度、水分含量、热特性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创新点:全面且系统地展现了喷雾干燥、喷雾冷冻干燥、包衣和喷雾造粒等四种干燥方式对β-胡萝卜素微胶囊粉体的作用。方法:β-胡萝卜素乳液通过四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得到四种β-胡萝卜素微胶囊粉体,通过理化指标、电子扫描显微镜拍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加速稳定性实验等手段比较这四种样品的各项性质的差异。结论:通过包衣法制备的β-胡萝卜素微囊与其它方法制得的β-胡萝卜素微囊相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均匀的颗粒结构。此外,DSC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可以提高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化温度(Tm)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系统中速度环采用PI控制时,系统调速效果容易受电机参数影响而无法兼顾鲁棒性和动态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与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MPCC)相结合的PMSM最优控制策略.首先给出了PMSM的数学模型,并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搭建PMSM TV-MPCC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种由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和线性状态误差反馈(LSEF)构成的一阶LADRC控制器,在线性简化传统ADRC结构的同时降低参数整定的复杂度;最后利用设计的LADRC控制器替代电机调速系统中传统的PI速度调节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LADRC的调速系统能够较有效地适应电机参数变化,相比PI控制及同类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电机转速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抗扰能力强且无稳态误差,电流总谐波失真减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Magnitude Cut算法,用于从信号的变换域的相位来恢复信号.首先将重建问题等价转换为一个凸优化问题,然后通过块坐标下降算法(BCD)和内点法解决原始信号重建问题.最后,实现了一维和二维信号的重建,并对先通过高斯随机掩膜再进行傅里叶变换(简称FTGM),柯西小波变换(CWT)相位,先通过二值随机掩膜再进行傅里叶变换(简称FTBM),高斯随机变换(GRT)相位的信号重建结果做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Magnitude Cut算法可以完成已知信号不同变换域相位的信号重建,并且在相同的重建误差下,从FTGM和GRT相位信息重建信号比从FTBM和CWT需要的相位数目更少.  相似文献   

10.
11.
国际组织的英文缩写(下)晓章NAM──不结盟运动TheNon-AlignedMovementIPU──各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Union.OIC──伊斯兰会议组织OrganizationoftheIslamicConfcrc...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信号灯路口的交通效率,基于车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密集通过算法.该算法的基本原理为:多个等待在路口停车线后的汽车需要在绿灯开始时同时启动,这样在一个绿灯周期内能同时通过更多的汽车.通过路口的汽车需要跟踪提前规划的轨迹以扩大车车间距.在密集通过算法中并未考虑信号灯的相位配时,因此该算法可以应用到现有的信号灯路口相位配时算法中,进一步提高现有相位配时算法的性能.为检测密集通过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多个仿真工况进行了说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密集通过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固定周期信号灯路口以及自适应控制信号灯路口的汽车通行数量,减少通行时间,这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常见信号灯路口的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支原体污染对HEK-293细胞质粒DNA转染效率的影响,并从支原体对细胞精氨酸代谢的角度探究其机制。创新点:支原体是细胞培养中的常见污染源。HEK-293是目前常用的生产蛋白、包装病毒的常用细胞系。然而,目前支原体污染对于质粒DNA转染效率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报道支原体污染对HEK-293细胞质粒DNA转染效率的影响,并揭示其机理。方法: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鉴定HEK-293细胞中的支原体污染情况以及支原体抗生素Plasmocin对支原体污染的清除效果。通过聚乙烯亚胺(PEI)方法对支原体污染的HEK-293细胞及支原体清除后的HEK-293细胞转染质粒,比较转染效率差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支原体污染的和支原体清除后的HEK-293细胞的细胞裂解产物和细胞上清中的L-精氨酸、瓜氨酸含量变化。在支原体污染的HEK-293细胞中补充L-精氨酸,观察质粒转染效率的改变情况。结论:支原体污染能大大降低HEK-293细胞中质粒DNA的转染效率,且其原因与支原体能耗竭细胞中的L-精氨酸有关。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中《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继续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遗传的本质。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表达”等内容的基础。本节课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在构建模型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获取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和DNA分子的特性等知识。本节教学需要2学时完成,本节课为第1课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速列车在不同速度(260~385 km/h)、无砟和有砟轨道以及明线和隧道运行时的车内噪声特性,为高速列车车内减振降噪和车体低噪声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点:系统分析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车内噪声总值变化、空间分布、频谱特性和声源贡献,掌握车内噪声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轨道型式和隧道混响对车内噪声的影响,研究轮轨噪声、气动噪声和弓网噪声对车内噪声的作用。方法:1.根据不同的列车运行速度,分析车内噪声的变化规律;通过进一步对比头尾车运行时,不同测点位置的噪声总值、显著频率和声源贡献,研究气动作用对车内噪声的影响。2.针对不同轨道型式,分析车内噪声的差异特性;通过进一步对比不同速度下的前、后转向架上方车内噪声测点(其中一个还位于受电弓下方)的噪声总值、显著频率和声源贡献,研究有砟和无砟轨道、弓网噪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以及速度因素的作用。3.对于隧道运行,分析不同速度下在明线和隧道运行时的车内噪声总值和显著频率,研究隧道混响对车内噪声的影响以及速度因素的作用。结论:1.TC01车无论作为头车或尾车运行,车内观光区的噪声均主要受气动作用影响。2.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轨道型式的不同对车内噪声的影响有所降低。3.隧道混响对中间车的影响要高于头车。  相似文献   

16.
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在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中基于动态规划的排队论聚类算法.首先将HEMS的总花费划分成网关的安装成本及数据传输成本2个部分,然后通过对比2种不同的排队论聚类算法,将家庭能源管理系统中的成本问题转化为系统网关部署问题,最后,设计了一种使系统花费最小的M2M网关配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当网关缓冲区间足够大时,HEMS系统的花费主要来自网关的安装成本.当网关缓冲区间有限时,通过边际分析方法及成本最小化特性,所提出的排队算法能够保证在最小化花费的基础上实现网关的最优分配.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一种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其特征在于通过溶酶体依赖性途径降解和再循环胞质成分或细胞器。它与乳腺癌的耐药性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 RNA,mi RNA)是小的非编码分子,可通过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来影响众多细胞过程,包括自噬。许多蛋白质和途径能调节自噬,而其中一些反过来又被mi RNA调节。另外,这些mi RNA可能会影响乳腺癌的耐药性。耐药性是乳腺癌患者远处复发、转移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乳腺癌自噬与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还讨论了自噬相关蛋白和途径及其相关的mi RNA在乳腺癌耐药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脉冲宽度调制(PWM)变频驱动使轨道交通牵引电机获得了良好的运行性能,但由于输出电压存在共模分量,导致了轴承电压和轴承电流的产生,进而引起轴承早期失效。本文旨在回顾轴承电压根源、轴承电蚀失效模式、轴承电流形成机理、轴承电流共模等效电路、耦合回路阻抗提取和抑制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重点围绕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电机及负载接地状况对轴承电压的影响展开全面研究。创新点:1.总结PWM变频系统轴承电流分析与建模方法和抑制对策与效果;2.分析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电机接地配置对轴承电压的影响,并通过共模等效电路模型成功模拟了不同转速下的轴承电压波形,验证了采用接地环和调整系统接地阻抗可以降低轴承电压。方法:1.通过文献搜索和调研,总结PWM变频系统轴承电流的研究方法和思路;2.结合实际轨道交通牵引电机系统接地状况,得到共模等效电路模型和提取回路阻抗参数,并通过仿真模拟与实际测量轴承电压波形,验证模型的正确性;3.通过实际测量,验证接地环和调整系统接地阻抗是否可以降低轴承电压。结论:1.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电机轴承电压与定转子接地阻抗有关,可产生转轴接地型轴承电流;2.通过转轴侧接地共模等效电路,可以模拟...  相似文献   

19.
铜合金是高铁接触线的关键材料,同时在通信、电气工业等领域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强度和高导电是提高铜合金综合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析出强化(沉淀强化)是一种有效获得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近几年在高强高导铜合金上关于析出相的研究进展,从析出相的角度总结归纳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本课题组近几年的实验工作,提出具备开发前景的合金体系,提炼在该方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薄膜流体共振现象的内在机理。创新点:1.提出薄膜流体共振区的概念。2.提出共振现象与雷诺数的范围有关、而不是与某一特定的雷诺数有关的观点。方法:1.使用有限体积法对薄膜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2.为了验证模拟的准确性,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法进行实验测量。结论:1.薄膜流体共振可以使自由表面的振荡最大化。2.共振现象与雷诺数的范围有关,而不是与特定的雷诺数有关。3.在共振区域中,薄膜表面的振动增强,底部涡流被抑制,并且这些都有利于传热传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