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金陵百咏》提要:“《新亭》云:‘江右于今成乐土,新亭垂泪亦无人。’大抵皆以南渡君臣画江自守、无志中原而作,其寓意颇为深远。”按:曾极《金陵百咏》之《新亭》,原句为“江左于今成乐土”。《宋诗纪事》卷六十七据《方舆胜览》亦引作“江左”。“新亭”既在“金陵”,古属“江左”,不得云“江右”也。  相似文献   

2.
读《方舆胜览》,见其卷首之“录白”应是迄今难得的早期版权史料。此书全称《新编四六必用方舆胜览》,七十卷(正编四十三卷,后集七卷,续集二十卷),是南宋进士祝穆于嘉熙三年(1239)编撰的。刊刻后,为了防止他人盗版、剽窃(“翻开或改换名目或以节略”),申请官府保护其版权,并得到了转运司官方榜文的认可。现抄录如下: 两浙转运司 录白 据说太傅宅院干人具告状:本宅见雕诸郡志,名曰《方舆胜览》并《四六宝苑》两书,并系  相似文献   

3.
曹洪刚 《大观周刊》2012,(41):41-41
《方舆胜览》是南宋地理总志流传下来的两部之一,其研究的价值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方舆胜览》的部分编辑文件,主要是责任编辑陈抗和作者施和金围绕书稿的来往信函,指出优秀编辑是作者的知音,也是书稿质量优化升华的主导方。  相似文献   

5.
书籍的版权问题,我国很早就已提出。据近人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二《翻版有例禁始于宋人》条记载,这一问题的提出,当可追溯到宋代。叶德辉提到,五松阁仿宋程舍人宅刊本王偁《东都事略》目录后有长方牌记云:“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版。”长方牌记上刻印的这几个字,同后世书籍上所印的“版权所有,不准翻印”数字,简直如出一辙。叶德辉还引用了宋祝太傅宅刊本《方舆胜览》自序后刊载的两浙转运使的榜文。祝太傅宅因《方舆胜览》等书“并系本宅贡士私自编辑,积岁辛勤,今来雕版,所费浩瀚”,  相似文献   

6.
"宗文书院在铅山县鹅湖寺,淳祐庚戌(1250年)江东提刑蔡杭建,奏请于朝,御书今额。盖文公朱先生、象山陆先生曾讲辨于此。"(祝穆《方舆胜览》卷十八)则宗文书院实即鹅湖书院,地处江西铅山县境内。淳熙二年(1175),  相似文献   

7.
南京图书馆所藏清朱文懋抄本《梅花百咏》收录咏梅七绝九十六首,被认为是明代文徵明佚作。通过对该抄本所收诗作的详细考察,可知其中有九十五首皆出自元人冯子振《梅花百咏》之中,另一首则为元人释明本或韦珪之作,故所谓文徵明《梅花百咏》实乃明人作伪而成。  相似文献   

8.
宋代中国历史地理学文献空前繁荣,流传至今者仍有《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纪》、《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五部著名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在中国方志学史与地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宋代地志学的兴盛首先是国家内忧外患时代政治、军事形势的产物。其次也是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内抚诸州、外控四夷的需要。此外宋代学者乡邦意识的增强以及追求博物洽闻、格物穷理的学术抱负也是历史地理学兴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秋子 《档案》2014,(8):28-30
正满堂心语起波涛,赞咏贤公引自豪。饮墨一生凭浪卷,执鞭半世任风敲。才高笔健情思敏,望重名清骨气骄。炳蔚书坛开断响,百年翘楚胜胡萧。这是笔者不久前在兰州举行的书坛巨擘魏振皆书法集萃《振皆书法》首发暨座谈研讨会上的一首即兴寄咏诗(末句中的"胡萧",是指与魏振皆同时代的江南书家胡小石、萧蜕)。  相似文献   

10.
明代是我国刻书事业的鼎盛时期,建阳作为著名的刻书中心,是当时全国刻书数量最多的地方。宋人祝穆,在《方舆胜览》一书中,曾将宋代建本书籍列为当地"土产",摆在建茶、建盏之前。无独有偶,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罗列当时天下著名的物产,也将明代建阳的书籍,与苏杭之币、扬州之姬、徐州的骡车、无锡的大米、温州的漆器等相提并论。明代建阳刻书业的兴盛,是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客观综合因素所产生的交合作用,也是宋元  相似文献   

11.
《清诗鉴赏辞典》(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选录了"同光体"代表陈三立(1853—1937)的诗作6首。令人遗憾的是,其中的《咏小松》被鉴定为陈三立的早年诗作。所附鉴赏文章称"诗人青年时期的精神状态和抱负也就在这首借小松自况的诗中体现出来,""他的胸怀与情操,从他早期所作这首《咏小松》中,也可看出"。事实上,《咏小松》共两首,《辞典》仅收录其一:"阶庭三尺小松树,待长龙麟岁月间。霰雪纷纷冰齿齿,一尊对汝气如山。"其二:"杜陵移植草堂中,配汝茫茫笑略同。莫为旁枝发桃李,仰天倔强拒春风。"两首诗均出自《散原精舍诗续集》卷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是中国地志编纂的成熟阶段,不仅出现了许多总记全国州县地理的总志,还出现了大量的专记一州一县,甚至一镇历史和风土人情的地方史志。其中以宋代,尤其以南宋居多。现存唐宋地志中,除《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和《吴郡志》等少数地志外,其余地志均记及一州或一县至周围各州县之里程,或称曰“八到”,或称曰“四至八到”,或称曰“地里”,或称曰“道里”,或称曰“境土”。如《元和郡县图志》记苏州“八到”云:西北至上都三千三十里。西北至东都二千一百七十里。南至杭州三百七十里。正南微西至湖州二百一十…  相似文献   

13.
中唐以降,杜诗的典范化进程在持续进行。北宋时,杜甫年谱、诗集的编刻,以及杜诗注本的刊刻、诗话评论的传播等,近乎全方位地推动着杜甫在中华诗学史中经典地位的树立。南宋背海立国,失去了中原土地,故《舆地纪胜》《方舆胜览》等地方总志,在汇总山川形胜古迹时,严守宋疆金界,量图裁诗,根据南宋疆界舆图挑选杜甫及前贤诗文。地方总志中大量引录的杜诗,都有确切的属地,这一系地工作不仅清晰地呈现了南宋版图内包括杜甫在内的前贤遗迹,也对杜诗的经典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克勤 《兰台世界》2017,(10):89-91
以版本为基础,在文化视野下,从舞蹈、民俗、史志、文学、绘画等角度考辨李白诗歌异文二例:《白纻辞三首》中的"剪綵"当为"剪綺",《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水"当为"二水"。这将有助于对二诗原貌的认识与欣赏。  相似文献   

15.
《玉台新咏.枚乘杂诗》中的《兰若生春阳》一诗中说兰草、杜若"涉冬犹盛滋",据宗长白之说当为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前作品。或者"冬"当是"秋"字之误。由诗中"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愿言追昔爱"看,应同《迢迢牵牛星》为组诗,彼以织女口吻言之,此以牵牛口吻言之。两诗皆西汉时所传古乐府辞。《古诗十九首》中有十四首篇幅较长者皆文人之作,而五首民歌色彩较浓者同《兰若生春阳》皆篇幅较短,应为西汉时乐府诗。  相似文献   

16.
江西最早的傩面具与傩的始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赣鄱大地拥有雅文化生存的优越环境。从历史上看,远古的江西之地本为三苗腹地。战国魏人云:“三苗之居,左有彭嘉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彭蠡即今鄱阳湖。传说舜时三苗迁至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江西遂又为百越地。《尚书·禹贡》分天下为九州,江西分属荆、扬二州。春秋战国时期,吴、楚两国在江西境内辗转角逐,形成对峙之势,因有“豫章之地,楚尾吴头”《方舆胜览》之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吞并吴国全部疆土,江西又成了“楚尾越头”。公元前306年前后,楚又灭越,江西全境一归于楚,为“南楚…  相似文献   

17.
为配合自治区“非典”防治工作,我们将有关文献资料记载的自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以来,百年来发生在内蒙古的百余次重大疫情以编年体的形式辑录起来,定名为《内蒙古百年交通疫情辑览》。历史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相信科学、讲究卫生、群防群治,人定胜疫。同时,借鉴历史,强化公共卫生管理机制,任何传染病都是可以防控的。  相似文献   

18.
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隐晦地交待了自己遭劾免官,借编撰《玉台新咏》排遣郁结的行为。徐陵在序文中使用典故委曲表意暗示的编撰动机,在"玉台新咏"书名含义、《玉台新咏》所收诗歌中均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一、徐妃为《玉台新咏》撰录者又一佐证先师詹?《〈玉台新咏〉三论》据《玉台新咏序》叙一丽人,"细考文意,知一后宫贵人失宠之后,长日寂寥,此编(指《玉台新咏》)乃为其排遣而作",我伸扬先师之论,作《〈玉台新咏〉为梁元帝徐妃所"撰录"考》,主张《玉台  相似文献   

20.
署名纪容舒撰的《玉台新咏考异》,实乃纪昀所作而归之其父。这一点已为学界所认同。今人隽雪艳曾将纪昀之《玉台新咏校正》稿本序与《玉台新咏考异》之序对照,发现二者"文字几乎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年代和署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