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文献中的"外江班"有三种不同的意义。《扬州画舫录》里的"外江班"指的是盐商江春蓄养的花部戏班春台班,与昆班称"内江班"相对而言。广府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外省来广东演出的戏班,与"本地班"相对而称。粤东潮梅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专演"外江戏"(即后来被称作广东汉剧)的戏班,与"潮音班"相对而称。"外江戏"的源头是湖北汉剧,但汉剧在向南传播的过程中,或带上了湖南祁剧、湘剧的某些因子。所谓"闽西汉剧"、"广东汉剧"其实是一个剧种。从地缘关系看,"外江戏"的传播路线应该是顺汀江从闽西顺流而下到粤东。  相似文献   

2.
"高铁""免签""本币结算"……中泰之间的合作便捷呈现出更多可能性,李克强此访,将使中泰合作驶上"快车道"泰国首都曼谷和第二大城市清迈,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天泰国行程仅有的两个地点。10月12日上午,李克强在与泰国总理英拉共同出席"中国高铁展"开幕式,是此行的重头戏。李克强称中国的高铁技术坚定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希望中泰加强铁路合作。这被外界称为李克强又一次在泰国"推介"中国高铁。第一次"推介"是在一天前,11日李克强刚抵达曼  相似文献   

3.
论及粤剧戏船,或误以"红船"为粤剧戏船专有之名,或混淆粤剧戏船与歌伎船。其实,"红船"在明清两代可指诸多船种,在诗词中一般泛指船舶。粤剧戏船最早见诸乾隆初年记载;是广府本地班即粤剧班借用珠江上常见的内河客、货船,并不断进行"戏班化"改造而成的船种;至清末民国才始称"红船",或仅是在颜色上与前一阶段所用"黑船"对比的结果。粤剧戏船的基本形制由创制于明永乐朝的漕运河船演变而来,为头低尾翘的平底浅船,长约22.1米,宽约4.5米,其结构、部件的形制、颜色皆大致可考。  相似文献   

4.
媒体上常出现"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混为一谈的现象,这应引起重视。例如:女法人惨死男友之手:靠"色相公关"能爬多高?2004年1月,某房地产公司法人曹某邀刘某到澳门进入葡京赌场,两天输掉二百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告殿"是指某科个别会试中式者因故告请不参加当年殿试,以待来科补试.会试中式者多因疾病、丁忧、时局动荡等原因而"告殿".通常"告殿"者会在下一科、两科或三科补行殿试,还有个别"告殿"者,未及"补殿"而亡.每科"告殿"人数相对于全体会试中式人员来说还是少数,通常为几人或十几人,个别科则多达二三十人.由于"告殿"制度的存在,致使明代每科会试中式人数与进士人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即便二者数目恰好相同,也多出于巧合,并非表明该科会试中式者与进士在名籍上的完全一致.作为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6.
著名记者范长江因其对中国西北角的采访,获得了"范长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西北角进行考察的记者"和.范长江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两个"第一"的称号.这两个"第一",虽然都是后人"强加"给他的,但是,加得好!加得切实!  相似文献   

7.
正"早教影响一生",没有孩子之前,李新听到这句话非常不屑;但当双胞胎女儿快一岁时,这名80后"辣妈"却成了它的"忠实拥护者"。"有孩子的家庭,大多都躲不过早教的诱惑,女儿只学了拼音和音乐两个早教班,我们单位有的同事给孩子报了四五个班呢。"李新说,什么都能变成早教,能禁得住诱惑不掏钱的没有几个。记者调查发现,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让上早教班成为一种"时尚",家长追捧和巨额暴利使早教这一产业急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家长被"个性化服务""优质师资""美  相似文献   

8.
随着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刘洋正式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也使全球57名女性组成的女航天员队伍中,有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批优秀的中国女飞行员队伍,以及十数年的艰苦训练,成就了这次举国瞩目的飞天之旅6月15日,神舟九号飞船预定驶向太空的前一天,空军指挥学院大校军官萧邦振在北京空军指挥学校内对《中国新闻周刊》笑言:"不是我眼光好,而是她们确实优秀。"2009年,萧邦振出版了一本介绍中国第一批至第七批女飞行员的书,名为《飞上天的花儿》,在第七批飞行员中,他选择了两个人:刘洋和王亚平。  相似文献   

9.
<正>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中唐以前诗中之吏隐大多出自山涛"吏非吏,隐非隐"之典,至中晚唐方成"以吏为隐""、隐于吏"的涵义,宋代之吏隐并不局限于小官小吏者,仕宦失意或居高位而被闲置者皆可自称吏隐。中隐在宋代并未广受关注,究其原因与中隐的功利化、世俗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受历史因素影响,《辽史·百官志》在修撰过程中出现诸多纰漏,为后世史料校正和研究工作带来困难。通过对"宿卫司"事目所现问题予以疏证,认为宿卫司人员以宗室贵族为主要甄选对象,其赏罚、转迁有各自独立标准;宿卫司职升迁符合"补祗候郎君→宫使→(宿卫官)→殿前都点检"这一规律,其职能演变路线为"对外征讨→对内宿卫→对外征讨";宿卫司既可作为宿卫制度,总领宫廷宿卫,也可看作宿卫僚属,而非臆造拼凑;另对殿前都点检司与宿卫司关系作进一步考证,并认为宿卫司属宿卫制度"本源",而殿前都点检司属"衍生"。宿卫司发展演变是不断适应政治统治需要,突显其民族文化融合特征,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正>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赵静莲 《兰台世界》2017,(14):123-125
于淑健、李维琦等认为佛典中"津腻""津黑""津悟""津通"等词中"津"为程度副词。考察相关佛教典籍中"津腻""津黑""津悟"的意义,发现"津"无程度副词义",津腻""津黑"之"津"为"津液"之意",津悟"之"津"为"津渡"之意。"津通"在佛教典籍中则有包容囊括和度化两种意义。这两种义项诸大型辞书均未收录,可予以补充。  相似文献   

14.
"‘钟华论’有什么深意""‘钟华论’是谁"……随着新华社播发的"钟华论"文章一次次镇版刷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钟华论"是新华社融媒体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由新华社党组直接指挥,举全社之力尤其是评论骨干力量精心打造。"钟华论"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5.
紫禁城西华门内路北,咸安门之东,熙和门、断虹桥之西,有一组封闭建筑,称之为武英殿。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推翻明王朝后,在此称帝。清摄政王多尔衮带领八旗官兵,先于清世祖进入紫禁城,在此办事,接待明王朝诸降臣。清世祖进入紫禁城,初御极于此。可见武英殿在大内之地位非同一般,然而最引后人注目的是在这里刊刻大量精装线本书。自康熙十九年谕令此处为修书处起,挟皇家之物力财力,在这里刊刻的大量线装书,为存世之书中最佳版本——善本,即武荚殿版本也,亦称之为殿本者。为了人们了解当时刊刻武英殿善本图书时此处建筑之全貌,现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营造司两本清册予以公布,供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印刷史参考。这两本清册的正件无从查考,清册本身朱注年月,从清册中所报建筑修缮情况,似为清末。清册主要内容是查看武英殿各殿座捐毁情况及修缮,从中可以看到各殿座的方位及规制,与现存情况相较,正殿院内的武英殿宫门及两山值正殿及后殿、东西配殿,关帝庙,浴德堂等主要建筑均仍存在,校录东房及院内围房、武英殿墙后殿北大墙均不复存在。而刊刻书籍主要在西配殿大墙外,这里的建筑除井亭外,其余档案办事房、笔帖式办事房、刻字作、刷印作、文昌堂、印信钱粮库以及茶房、值宿房、河西大墙均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6.
担心字母词汇威胁了汉语纯洁性的背后,更迫切的,是怎样在既定规范与现实使用的张力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使汉语保持独立而健康的发展曾被认为是第一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在历时5年的最新修订之后,却被举报为"违法"。举报者言辞激烈,称其"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这一根本搞乱汉语汉字""这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的最严重的破坏,这是一场历史空前的汉字大动乱""这是一场自毁长城的文化内乱,是中国文化空前的大灾难""中华汉字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等。  相似文献   

17.
回顾自《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发布以来高校档案整理有关规范的发展历程,疏理高校"卷""件"结合整理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及实践状况,分析该模式的执行困惑,即"卷""件"整理的执行范围不明确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各高校探索"卷""件"结合档案整理模式,应遵循"共性+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全宗档案分类的起点应明确为按档案门类分类,不同档案门类之间所用的整理分类等可以互相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辽史·百官志》编纂过程中出现若干纰漏,为史料校误及研究工作带来困难。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殿前都点检司"事目所现问题予以疏证,得出殿前都点检司人员以宗室贵族为主要甄选对象,其赏罚、转迁有各自独立标准;殿前都点检司所属事务为宫廷宿卫及契丹族内事,而《百官志》中将其置于"南面军官"事目下,属混淆职能所致。其发展演变是不断适应政治统治需要,突显其民族文化融合特征,是华夷同风论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止”的本义是“脚”,后来引申当“停止”讲,而另造个“趾”字,代替字义为“脚”的“止”。“止”又有“拦阻、使停止、仅”等义项。“至”字甲骨文的上部是一支箭的形状,下面的一横表示箭所射到的地方。“至”的本义是“到”,“至”又有“至于、极”等义项。    相似文献   

20.
唐玉华宫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其前身是建于武德七年(624年)的仁智宫,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废宫为玉华寺。显庆四年(659年)至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在玉华寺翻译佛经。玉华宫不仅是一处重要的初唐离宫,而且在中国佛教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其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玉华村。玉华宫的主体建筑数量,有宋人张"九殿五门"和今人"十殿五门"两说,而此两说的产生与对紫微殿的认识有关。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证,认同"九殿五门"之说,玉华宫建筑中无紫微殿和显道门。玉华宫建筑布局应该是由中路、东路和西路三组建筑群组成,中路建筑是专供唐太宗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场所,东路是太子居所,西路可能是随驾妃嫔的住所,至于百官居处则另有所在。玉华宫晖和殿与耀和殿名称在文献中的演变与宋代避濮王赵宗晖之名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