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环境下,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各种场景中,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也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带了很多改变。首先是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的各类工作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利用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式来实现高效的工作效率;其次在高校不断扩招与教学不断发展的同时,图书馆相关资源也会大规模增加,这种情况会对 编目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完成 编目相关工作对于编目人员来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 迫切需要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化也在不断发展中,而将网络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流通中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的方式.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不仅具有快速及时、全面具体等特点,还具有简洁高效的优点,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信息建设发展水平,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图书馆管理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科技的发展要求.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特点,然后对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和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措施,以期通过分析论述,使相关学校从业人员和图书管理人员不断完善服务工作,进一步实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尚民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1):103-105,118
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图书馆的结构和功能。文章对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正确定住、文献订购、读者服务和提高馆员素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贾熹 《考试周刊》2013,(31):16-17
随着互联网被更加广泛地应用,高校图书馆文化在网络环境下有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图书馆作为为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提供服务的重要基地,应从内涵、特征、影响等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化的认识,在加强对新时期图书馆文化研究与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网络环境下自身文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大量信息资源以电子图书形态出现,网络资源、数据库资源构成了高校图书馆全新的信息环境,资源共享正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流。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加强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从而降低高校在信息资源上的投入,谋取规模经济效益,是每一位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需要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挑战。在网络环境下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数字化是必然趋势,特色化是重要途经,人性化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图书编目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也收获了可观成效。然而,互联网环境下对图书馆编目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同时为图书馆编目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因而,要求对图书馆编目工作开展改革创新,确保其能够适应互联网环境,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的有序健康发展。文章通过阐述图书馆编目工作内涵特征,分析互联网环境中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对互联网环境中图书馆编目工作创新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图书馆的有序健康发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推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提供了契机。分析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研发中心、读者需求、服务范围等方面的新要求,提出基于网路环境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方式以及读者服务创新思路,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精英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我国科学研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图书馆则是文化信息资源存储和共享的知识宝库,是高校各项教学科研工作的坚强后盾,尤其是在立足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对教学科研活动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作用更加凸显.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以互联网视域为研究视角,围绕图书馆对高校教育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转变以及互联网应用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并以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完善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若干建议,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有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它已经涵盖了很多我们身边的事物,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互联网。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有什么新的突破呢?我们应该利用网络技术丰富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努力打造更加完美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移动互联网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更广泛便捷的阅读空间,更保证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的和意义分析,并阐述其现状,同时提出几种阅读推广模式,以供读者参考,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根据广大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利用图书馆资源向读者提供信息和文献的一系列活动称为图书馆读者工作或读者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呈现新的特点。本文在分析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创新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影响了高校图书馆信患资源建设,各学科的不断发展造就了信息的大量积累,而人们对有利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在高校中,高质量的信忠资源成为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也是衡量高校建设水平的重要尺度。从高校图书馆信忠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图书馆信患资源需求原则,寻找在网络环境下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新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广大读者获取信息的基础性工具。高校图书馆要与教学信息化环境融会贯通,要看到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仅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条件,而且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同时也要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方面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应用,其渗透在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创造极大的便利性。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场所,其近年来不断引入信息技术。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等存在一些问题,不符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与管理需求。因此研究中分析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特征以及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问题,研究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提高高校图书馆水平与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当前,高校图书馆正处于向服务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有效转型关系着图书馆的科研竞争力。提升图书馆科研竞争力,不仅可以推动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甚至还可以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而图书馆科研竞争力是图书资源、科研能力、服务能力的总和,要提升图书馆科研竞争力,就必须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素养、图书馆资源特色、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程度和图书馆服务功能等多方面进行提升,只有依次从这些方面不断优化,才能提升图书馆的科研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信息化建设思路,教育领域也应紧随时代步伐,探索数字化转型。文章重点分析“互联网+”发展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策略,结合“互联网+”背景分析,阐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内涵,总结其发展现状,最后结合高校育人目标与图书馆实际需求,提出技术更新、资源配置、人员管理、数据隐私等方面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思路,为今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已经全面转化为自动化管理模式,步入现代化、自动化管理的道路,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构建面向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和"一体两翼"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9.
云服务在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其规避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也是互联网及网络安全的一项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已逐渐展开,图书馆的云时代即将到来,这将重塑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推动图书馆自身变革是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未来趋势。本文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具体解释了什么是云计算以及云服务的含义,并分析云服务在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有关技术问题、数据安全问题、法律问题和标准问题等,然后提出了一些解决此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其中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在现代高校中覆盖,与之相应的自助服务也融入到其中,为高校学生开展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基于此,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自助服务进行探讨,通过对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自助服务的优势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促使当前高校改善和优化图书馆自主服务,也为高校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