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立秋三候分别为"凉风至""白露降"和"寒蝉鸣"。前两候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有关,第三候与昆虫的活动变化有关。"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元吴澄《十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以下简称《集解》)云:"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  相似文献   

2.
蚂蚁·打摆子蚂蚁是地球上出现最早、历史最长的动物之一,在非洲湿热带地区蚂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危害之凶,实为世界罕见,可谓“蚂蚁王国”,以常见的“三蚁”为例。黄蚁,个头很小,只有米粒大,但是叮劲相当厉害,有次同事老朱在田间工作时忽然六神无主,汗珠直冒,原来是一只小黄蚁竟然钻到他的内裤中,咬得他像针刺般疼痛,直到把它捏死,老朱那痛苦的表情才缓解。飞蚁,此蚁白色,圆鼓鼓的,有足善行,展翅会飞,以草木为食,危害极大,特别是遍布非洲各地的茅草屋深受其害,白蚁在短时间内聚食,能把草屋咬得摇摇欲坠,蛀空倒塌。白蚁可食,往往在下大雨…  相似文献   

3.
据考证,齐白石先生涉猎工笔草虫可溯至19世纪末。约于1899年,齐白石得长沙一位沈姓老画师所画的草虫底本,始绘工笔草虫;20世纪最初的10年,他完成了大量的作品。徐改编著的《中国名画家全集·齐白石卷》,特别提及近年发现的一部二十四开草虫册中,包括齐白石绘制的《莲蓬蜻蜒》《稻穗螳螂》《油灯秋蛾》《芙蓉蝴蝶》《皂荚秋蝉》《枫叶螳螂》《蝴蝶兰飞蛾》等佳作,可一睹其早年工笔草虫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4.
秋蟲六憶     
王世裹先生近年廣蒐公私所藏蟋蟀譜逾三十家,汰其因襲重複者,得十七種,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影印出版,名曰《蟋蚌譜集成》。書前有自嘲詩六首代序,末附《秋蟲六憶》長文,記六十餘年來飼養蟋蟀的經歷。抒寫性情,未泯童心,風趣清新,值得一读。而於明清養蟲盆罐等细事阐述尤詳,蓋玩物而不失文物研究本色者。是篇实為此一傳统民俗文化之難得材料。  相似文献   

5.
别样的民间阅读,指的是一种非主流民间阅读.在我的家乡,有点年岁而又稍可咬文断字的人都会拥有一两册古旧得发黄发黑的雕版书或竖排的手抄本,大都是算命测字五行风水之类的内容.农闲期间,亲友相聚的时候就拿出来神秘兮兮地传阅,云里雾里地谈论,让听者恍然间如坠太虚幻境,肃然起敬.我这样的高学历者一回到家乡,他们便总是小心翼翼地拿着书,如让方家鉴别珠宝一般让我评鉴,代价是如果我想要就可以拿去复印一本.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这种书拿来把玩把玩倒可以,但千万不敢当真的!他们便似信非信地离去,有的就干脆说我是新派人,古文功底差,有眼无珠.  相似文献   

6.
大理的秋     
从湘南到大理时已是秋初时节,但却感受不到秋的意味。诸如冷清、萧瑟、凄凉、落寞之类的词都不宜用于定位大理的秋。大理的秋意是淡淡的,悄无声息的,因而整天忙于赶电梯和挤公交车、忙于行走在高楼与水泥路面上的人是很难察觉得到的。  相似文献   

7.
赵健 《寻根》2021,(2):99-104
国图藏宋椠本《清波杂志》付梓于嘉泰前后(1201-1207)国家图书馆藏宋椠本《清波杂志》中并未注明成书年代,但根据文本中遗留的蛛丝马迹,可推定大致刊刻于宋宁宗嘉泰前后。该书后有天台徐似道于"庆元戊午(庆元四年,1198年)立秋前一日"所书跋文:"余来中都,闻有所谓周处士昭礼《清波志》,急祈借传录,洪益处最多。"可见彼时尚无刻本流传。  相似文献   

8.
李少君的诗     
李少君 《大理文化》2012,(10):51-52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草根集》、《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蓝吧》、《在自然的庙堂里》、《那些消失了的人》等,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诗作入选《大学语文实用教程》等数十种选本,并被翻译、转载。主张的诗歌“草根性”已成为21世纪汉语诗歌关键词,现为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大学硕士生导师,一级作家。  相似文献   

9.
山歌儿     
<正>打锣锣,烙馍馍,鸡儿叫,狗儿咬,舅舅来,吃啥哩?吃白面,舍不得;吃黑面,羞得很;吃荞面,肚子胀;吃豆面,豆腥味;宰公鸡,叫鸣哩;宰母鸡,下蛋哩;宰鸭子,看门哩;……我们齐声唱歌,因为我们看见,对面的土路上,那个推自行车的人,向着我们的村庄走来。那是我们的舅舅。那是碎舅舅熟悉的身影。我们村庄的地形是一个狭长的扇面状,西边的入口是扇子的把儿,东边脚下依次铺开的平坦土地,是扇子的面。绵延起伏的远山,以蓝天为背景,划出一道道波纹,恰似扇子轻轻一挥,扇出一缕缕清风的波痕。  相似文献   

10.
不出十天,先遭狮抓,又遭豹咬,遇到了前所未闻的大灾难的女演员——松岛友子(40岁),于1986年2月17日飞抵成田机场,回到了她的祖国——日本。被狮子抓过的头部伤口用头巾遮盖着,被豹子啃咬的脖颈还打着石膏绷带,真是一副伤痕  相似文献   

11.
志奔山问秋     
正一年四季,我最喜欢初秋时节。田野的五谷开始泛黄,空气里散发着浓浓的五谷芳香。在这样的日子里,伸手抓一把空气,手里就会留下淡淡的五谷芳香。初秋的日子仰望天空,会感觉天比平日高许多。感觉云比棉花、比雪花都白,天空碧蓝得如同大海,特别是当一群群大雁排着队形从头顶上飞过,唱着团结奋进的歌,秋的韵律才感觉完整。就在这个秋季,机缘巧合,我们来到滇西峡谷中的漕涧坝,走进坝子  相似文献   

12.
秋叶不枯     
秋,携着落叶的声音,姗姗而来;风,掀起地上积厚的落叶,四处翩飞。当枝上最后一片枯叶乘着风盘旋在空中时,我的思绪也随风散在无边无际的水波一样的枯黄里……秋的斑驳折射出岁月的沧桑,以我稚嫩的生命来讲,这只不过是一场季节  相似文献   

13.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好似一转眼的工夫,2000年已经过半。河北省文化发展规划座谈会议选在居于一年之中的八月召开,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总结2000年上半年乃至这个世纪河北省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2000年下半年乃至新世纪文化工作的规划和目标,不能不说此次会议在河北省文化工作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立秋后的天气依旧烈日炎炎,  相似文献   

14.
徐唯辛印象     
名油画家徐唯辛本不在我的“美术家印象”系列,我写的艺术家多是功底扎实、创作勤奋、成绩卓却默默无闻的“草根”。而徐唯辛则是市场价格飙升、官场声名显赫、官拜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的名人、艺术家。是共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问题,把我与他紧紧连在一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司马兵法》是齐威王时期在周代《司马法》的基础上杂揉进司马穰苴兵法而形成的一部兵学著作,它虽是一部兵书,却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司马兵法》中有关军礼的内容是中国礼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现就今本《司马法》和辑本《司马法》中有关军礼的内容略述如下:其一,关于“校阅艹鬼”。今本《司马法·仁本》曰:“天下既平,天于大恺,春艹鬼秋,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艹鬼,指寻找、搜集;,指秋天打猎。所谓春艹鬼秋是指国君在春秋两季以围猎形式操练士兵和检阅军队的仪式,以这种形式表明不忘备战,实际上是表明国君拥有兵…  相似文献   

16.
解读太阳     
1906年秋,年仅13岁的毛泽东在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敢于批评老师及其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封闭式"的教学极为不满.他的一首五言诗就表达了他急欲走出狭小的围墙,放眼广阔天地的心声,其激愤之情可触可摸--  相似文献   

17.
秋歌     
秋,风清云淡,天空,瓦蓝瓦蓝,是那么明净;云儿,雪白雪白,是那么轻盈.明媚的阳光交织成一张巨大的金网,洒满整个大地,不用从那浓密的树叶的缝隙中费力地挤出来漏到地面上.秋的阳光不像夏天那样热情,也不像冬天那样冷漠,总是软软地,绵绵地照在脸上,让人感到一丝特有的暖意.  相似文献   

18.
游感通禅寺     
铁栗 《大理文化》2008,(5):43-44
那条古道叫斜阳古道,踏着它的宁静一直向北,我便看见了感通禅寺.季节已呈现出秋的颜色,踽踽地独行在圣应峰的灵秀之中,忽然就触到了秋的脾气.……  相似文献   

19.
在法律层面,网络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显然面临新的挑战,中国该如何面对这个挑战?而在化层面,以陈凯歌为代表的精英传播,显然受到以胡戈为代表的草根传播的挑战,两关系朝哪个方向发展,是拼个你死我活还是募存并荣?[编按]  相似文献   

20.
一秋天的阳光有点泼辣,立秋不几天,林里的松包便滴滴答答炸开了。细微的松子刚睁开眼睛,就被风吹到空中,松子没有重重地摔到地上,因为,它有一对很难让人肉眼看清的翅膀。坡度很陡,长满石头,好在每年的雨水都要在老家阿定山赖上几天,甚至几月,树不长都不行。最多的要数云南松,在有些偏酸的土壤里生活,它没有怕过霜雪,对得住当年一位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