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跳高选手们特别注意提高自己的爆发力,以便在起跳时充分利用它。这就是说,他们力图获得最大可能的起跳速度,认为它是跳高中最关键的问题。要想在起跳时科学地利用助跑加速度和合理使用起跳速度,需要极大的力量,水平加速度提高0.1米/秒,就要增加12-16公斤的力量,这是指起跳踏地时所承受的压力。跳高运动员能否获得好成绩,是由爆发力的大小来决定的,爆发力取决于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短跑速度和技术动作诸方面的技能。因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的最大特点是节奏快,由快速助跑(7.5——8.2米/秒)和快速起跳(起跳时间为0.14——0.18秒)构成完整统一的快速节奏。众所周知,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是跳高技术的关键。而这种结合的完美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节奏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现在普遍认为,背越式跳高技术比俯卧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其内容之一就是前者能够运用更高的助跑速度。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中,采用俯卧式技术的,起跳前的助跑速度为7-8米/秒(亚辛科达到8米/秒);而采用背越式技术的则可达到8-8.2米/秒(朱建华为8.19米/秒)。  相似文献   

4.
联邦德国运动员卡尔罗·特连哈特生于1957年7月5日,身高1.98米,体重83.5公斤,是典型的第一背越式(译注:即速度型)技术的代表人物。今年2月24日在西柏林举行的一次国际室内田径比赛中,他成功地越过了2.37米的高度,创造了男子跳高室内世界最好成绩。下面是他越过2.37米时的连续技术图片。特连哈特的助跑速度较快(8米/秒),起跳前的身体重心较高,起跳速度快(蹬地时间为0.17秒,身体重心轨迹向横杆倾斜(离地时重心抛物线的水平夹角小于40°)。  相似文献   

5.
自从背越式跳高技术问世以来,各国运动员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理解,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技术类型:一种是快速自然的速度型,它的特点是助跑速度较快(7.5—8.2米/秒),起跳前不明显降低身体重心,屈腿摆动。另一种较多地保留了俯卧式技术因素的幅度型(或称力量型),它的特点是助跑速度相对较慢(7—8米/秒),起跳前身体重心降得较低,大幅度的摆腿.由于两种技术类型的运动员同样都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都被广泛地模仿和采用。  相似文献   

6.
有些专家计算了布鲁梅尔1963俯卧式跳高2.28米时,水平制动力、垂直力和总的合力,这些力的投影的对比关系是0.77:0.48:0.85。计算福斯贝里1968年背越式跳高2.24米的瞬间,这些力的投影的对比关系是0.32:0.61:0.73。 俯卧式起跳时用力为650~700公斤,而跳背越式时只400公斤。所以,身体高大、动作敏捷、体重较轻的运动员往往都在背越式上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速度的快慢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作用,助跑距离长、速度快是很多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之一。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以助跑速度快、“进攻性”强而著称。电影胶片的分析结果表明,他在临近起跳时的助跑速度可达8米/秒以上。这一速度上的优势帮助他创造了世界记录。他的教练胡鸿飞曾提出“以速度为中心,  相似文献   

8.
西南交大跳高运动员察力勋(研究生)最高成绩2.01米,雷明新(研究生)最高成绩1.95米,李宗明(力学85级学生)最高成绩1.83米。本文通过以上三名男子跳高运动员动力特性的测试,得到起跳时地面垂直反作用力与时间变化关系,计算出在腾空超重阶段身体各环节产生的惯性力,从而对跳高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反作用力及其动力特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常规教学的步骤一般是:助跑——起跳——过杆——落地。从学生的心理分析来看,他们在学习跳高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心怎样跳过去(过杆)。所以,教师在对助跑、起跳进行教学时,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采用逆向教学就可以改变这一现象,激发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跳高教学的质量。依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逆向教学可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10.
有如下一则报导:选择职业足球队员做一次输出能力为240—271公斤一米/秒的“马格利亚—卡尔门跑梯梯能力试验。”一个状态良好的大学运动员(短跑选手),其输出能力可达到或接近200公斤—米/秒,而同年龄组的男性,其输出能力平均在150—187公斤米/秒(约2马力)。通常能力是用马力表示的。众所周知,一个力量最强的人,在最短的时间(5—10秒)里能够产生多达4马力的能力。但接近10秒钟未尾时,贮藏在肌肉组  相似文献   

11.
    
G823.12 20032734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运动学因子及其对起跳效果的影响=Kinematics factoranalysis in take-off process and take-offeffect of Chinese elite male bake-style highjumper[刊,中,A]/刘英梅(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吕乙林(广州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54-57表4参12(SJ)背越式跳高//优秀运动员//男子//起跳//运动学//因子 起跳效果历来是专家、学者及教练员关注的焦点。背越式跳高中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瞬间就已进入了起跳。采用三维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的方  相似文献   

12.
苏联体育专家乔里斯教授认为:理想的一跳要有10米/秒的助跑速度和最适宜的放脚角度这样才能达到9米。据报道,欧文斯的助跑速度达到10.97米/秒,倘若如此,他就能取得近10米的跳远成绩。根据乔里斯教授的推算,助跑速度为10.97米/秒,在准备起跳时通常会减少0.5—1米/秒。在这样情况下,及时做快速有力的蹬地起跳动作,可获得4.3米/秒的垂直速度,运动员就有可能跳到12米。按照乔里斯教授的看法,只有当运动员在助跑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快速能力,即不受限制地助跑到起跳板,并有一种快速有力、及时蹬地向上的感觉时,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3.
    
G823.1,G804.62 20023310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刊,中,A]/李建英,王黎明,许家巧.//体育科学.-2002.-22(1).-63-66表10参9(SJ)中国//跳高//助跑//起跳//男子//技术分析//世界//优秀运动员//运动学//腿部动作采用三维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锦州站)成绩较好的6名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动作进行现场拍摄,并对其助跑最后一步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男子跳高运动员在最后一步步长、摆动腿摆动、起跳腿的髋、膝、踝关节的蹬伸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差距。此外,起跳距离不当也是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跳高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对运动员稳定地发挥各项技术的要求也就越高。当代世界跳高运动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是:(一)助跑距离相对加长,助跑技术更接近短跑技术,助跑速度加快。(二)助跑与起跳衔接紧密。在进入弧线助跑中保持积极加速,身体重心快速前移,使助跑与起跳衔接紧密,为快速起跳做好积极准备。  相似文献   

15.
    
G823.119 20012610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Help runninglinked with arisen jumping skill of the connecting between comng before and goingafter[刊,中,I]/庞俊梅,郑浩∥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38-39 参2(SML)跳高∥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分析助跑和起跳技术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背越式跳高从整体教学讲,应着重解决好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在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和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认为:成功的助跑和起跳结合技术不仅有助于完整技术的教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错误动作出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跳高运动中,运动员所能腾越的高度,主要取决于起跳动作。因为人体重心所能上升的高度,在起跳的一刹那间就已经决定了。而过杆技术,只是为了使身体在所上升的高度上避免碰落横杆,所以起跳是跳高技术的关键。在急行跳高中,起跳的目的,就是要把助跑的水平速度尽量多地转变成竖直向上的速度。所以说,运动员身体腾起的速度,主要是由助跑的速度转变而成的,这就是带助跑的起跳比原地起跳效果好的原因。但是,起跳动作是否把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全部“扭转”成腾起的速度了呢?这一点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说明:设运动员起跳前的水平速度是8米/秒,如果起跳时把这个速度“扭转”成60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实质和起跳垂直速度获得途径,提出了背越式跳高是“双动力”起跳,起跳垂直速度的五种获得途径是起跳“速度—幅度”不同组合形式的体现,背越式跳高“速度—幅度”训练思路是以速度为中心,在不同训练时期,在保证助跑起跳速度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不断加大起跳幅度,使起跳速度、幅度与个人技术特点有机结合,表现出最佳的起跳效果和个人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一)教师只了解总目标,没有确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课例:跨越式跳高(第九次课)知识目标:学生能懂得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的方法及作用。上述案例教师只了解跨越式跳高单元教  相似文献   

19.
跳高起跳动作的任务是使运动员获得适宜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并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以便使运动员能够获得最高的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并为旋转过杆提供力的来源。背越式跳高起跳的动力,是由起跳腿的蹬伸以及摆动腿的摆动效应共同构成的。正确认识和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是有效完成背越式跳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对女子跳高运动员的研究表明,她们在训练中所采用的不同练习有100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有20—25种。下列这几种练习是最符合跳高项目的运动力学要求的: ——5—7步助跑的垂直起跳练习。——短程助跑的既高又远的跨步跳(跳5—6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