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的教育生活由日常生活与仪式生活构成,教育仪式参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途径之一。教育仪式具有象征性、展演性、神圣性和建构性,它是推进教师发展的"第二堡垒"。教师仪式文化通过生产教育正统、权力操演与神圣力量的御用来维持着自己的暗箱运作。教育仪式是教师教育生活的缩影、中心与范本,仪式参演是教师与时代教育精神、教育生活沟通的微妙渠道,是变革教师教育生活图式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记忆理论为考察学校仪式提供了历时性的维度.基于文化记忆视角对学校仪式进行考察,发现学校仪式能够稳固而鲜活地存储久远的学校记忆,在社会和时间双重层面建构身份认同,且具有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记忆力.充分发挥学校仪式的历时性功能,需要深入挖掘学校仪式中可作为教育资源的文化记忆,重视学校仪式象征意义体系的固化、呈现与传播,运用学校仪式对文化传统进行教育导向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袁颖 《现代教学》2014,(6X):26-29
<正>学校仪式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在学校场域内进行的一套具有象征意义、固定形式和可复制的程式活动。学校仪式是现代学校中不可或缺的德育课程资源,是学校文化、价值的载体。但在学校德育现实中,我们所看到的学校仪式却大多是徒有形式、缺乏实质内容的活动,这种"形似"而非"神似"的学校仪式对学校德育不仅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而且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一、学校仪式与学校仪式形式化倾向学校仪式在学校场域内具有天然的教育属性,其承载的意义是教育的核心。但在学校仪式操演实  相似文献   

4.
国家仪式是一个国家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时代精神等元素的高度凝聚和仪式化表达,它借助于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仪式培育并强化民众的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精神与价值的反映,需要借助于国家仪式进行有效传播。国家仪式以其深厚的价值承载、宏阔的仪式展演、强大的精神熔铸力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要求,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
仪式作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具有象征性、神圣性及展演性特征。仪式在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合理运用,对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仪式运用存在仪式目的与仪式手段的价值分离、仪式特征与仪式功能的价值缺失、仪式传承与仪式发展的价值冲突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仪式在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需要高度重视仪式的目的和手段,有效发挥仪式的教育功能,创新发展仪式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6.
教育本意主要是养成,养成契合教师教育。养成性教师教育旨在培养"作为人的教师",其主导逻辑是内外兼修、内外相因、内外呼应、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整体养成和德艺双馨。养成性教师教育更逼近素质教育,更强调主体性教育,更重视生活教育,更倡导个性化教育,更关注仪式教育和更追求生态化教育。养成的主要方式包括文化浸润、生活导引、社团磨砺、活动洗练、职业指引、角色强化、课程规训、技能培训、实践锻炼与事例解剖。养成性教师教育更利于解决德艺失范的状况,更善于培养"四有"教师,更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师,以及更益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性素质,是培养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即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性所在,师范教师的师范性是培养师范生具有师范性素质的大前提,集中体现在教师与师范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师范性劳动中,它包括师范教师的思想观念、人格情意、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和选择、教育科研以及从教能力及艺术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8.
程晗 《中国德育》2012,(15):6-9
学校仪式教育具有正面性、文明性和公开性等基本性质;具有议题的针对性和议程的程序性、年龄的层次性和对象的集体性、气氛的庄严性和频率的重复性等特征;具有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和因人而变的规律性,其核心策略为高端的创意和策划、学生担任仪式教育的主角和教师科学引领。  相似文献   

9.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内涵、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教师有关儿童发展和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的个体性看法;它的结构从各个观念来看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从观念系统来讲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具有个体性、内隐性、情感性、相对稳定性、情境性与开放性、实践性以及非一致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仪式让我们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平庸琐碎,传递一 种价值观念和情感。有效仪式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载体,课前 准备仪式、课前师生问候仪式、课件提问仪式、教师鼓励仪式等 都是教学中常规性的教育活动仪式的。它强调仪式的象征符 号,注重仪式背后存在的文化内涵。有效仪式具有一定的文化 传承功效。有效仪式具有一种教化功效。  相似文献   

11.
幼儿仪式教育具有特定性、秩序性、象征性、情境性的特点。家庭、幼儿园、节日活动是实施仪式教育的主要载体。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晨起仪式、睡前仪式、生日仪式,幼儿园生活中的入园仪式、升旗仪式、毕业仪式以及节日仪式具有养成幼儿规则意识、培育幼儿文明礼仪、引导幼儿感受爱与生活的美好、形成幼儿社会归属感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使得对教师教育观念的研究成为当今教师研究的重点。教师教育观念是教师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它的结构从单个观念来看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从观念系统来讲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其具有个体性、情感性、情境性与开放性、非一致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以现代大学教师培养制度为主体,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标准等为条件的教师教育应该遵守的一整套行为规则。它具有专业性等现代性特征。在宏观上包括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国家层面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在微观层面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体系,它是维系教师教育正常运行和发挥其职能的内在制度保障。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还与现代教师供需、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现代知识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明年将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首次引入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也能像大学教师一样评上"教授"了。我觉得,这一举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或者说,它对于中小学教师这个群体的意义大于对教师个体的意义。它的象征意义在于,给予了基础教育在学术性、专业性上的高度认可。比如,一名中小学数学教师,他的专业并不是数学,而是数学教育。那么,现在一个在中小学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和在高校从事数学研究的专家在最高技术职称上平等了。这等于认同了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缄默知识是指教师自己获得的、难以明确意识与清楚表达的、不能以规则形式加以传递的知识.它具有情境性、个性化和无意识性等特征,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驱动和导向作用,是教师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的“内在契机”.教师的缄默知识主要包括教师有关教育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机智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镜面反思、过程回忆、行为分析以及教育研讨等途径来实现缄默知识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作为人、职业人和教育主体的完整的幸福,是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其构成要素包括中等财富、身心健康、人际和谐、高尚德性和发展完满。教师的专业幸福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幸福,是教师幸福的重要构成,具有精神性、内生性、关系性与理解性、创造性。具有专业幸福的教师是关怀生命的教师,具有阳光心态的教师,以教育为事业的教师,具有专业自由的教师,富有创造的教师,追求专业持续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学校仪式活动是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的具有规范化程序的教育活动。作为课堂道德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它包含独特的文化意蕴,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是学生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有效路径。仪式活动的程序严格规范,学生的思想却在不断变化,在这种稳定性与变化性的对弈格局中,在  相似文献   

18.
龙宝新 《中国德育》2012,(15):14-17
教师仪式借助于符号、意指、程式、参演等手段,隐秘地参与着教师专业的自我建构与形成,其中符号暗示教师的教育情境定义;意指诱导教师的工作思路;程式模塑教师的教育行动;参演规训教师的生活世界。学校可以借助仪式场景的设计、仪式程式的雕琢与仪式语言的修订,有效助推教师的专业化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仪式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校仪式教育相对于普通的德育活动,具有群体认同性、实践体验性、心理暗示性、内容外显性等优势。在组织仪式教育时,必须遵循规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文化性原则。对于学校而言,有两条有效的仪式教育组织策略:一是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组织仪式教育,二是基于学校文化特色组织仪式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各种仪式是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的具有规范化程序的教育活动。作为课堂道德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它包含独特的文化意蕴,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行为方式有启迪、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是学生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有效路径。每一种仪式都有严格的规范,学生的思想却在不断变化,在这种稳定性与变化性的对弈格局中,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优化二者关系,更好地发挥仪式活动的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